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14 03:20阮碧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实践幼儿

阮碧霞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全面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必须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及生动有趣的教育形式,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同时,在组织科学教育过程中克服解决幼儿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教育观念和幼儿个体差异等问题,从而推动幼儿科学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幼儿  科学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16-02

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与国际科学教育接轨,积极应对新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有远见卓识之士已把普及科学教育的目光投向了幼儿阶段,纳入了幼儿教育体系中,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提出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此本人就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开展谈几点认识。

一、科学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增强幼儿的科学知识

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选材涉及面广,有利于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开阔幼儿的视野,其次,理性经验的获得源于丰富的感性认识的积累,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感知、探索活动、观察比较、推理分析,从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例如:小班幼儿在玩“多彩的肥皂泡”时,不但发现肥皂泡是五颜六色的,还发现了肥皂泡从吹出到炸开之间在不断变换着颜色,有的还发现大的肥皂泡飞得高,持续时间长,小的肥皂泡很快就落到地面。通过类似的活动,不但使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经验,还萌发了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培养幼儿探索求知的兴趣,对周围事物产生积极的态度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态度最初表现为好奇心和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可见好奇心就像一把打开知识的钥匙,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兴趣。由于科学活动自身操作性强的特点,再加上幼儿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对周边的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要通过科学的引导,把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出来,使之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的一种习惯。

3.科学活动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非正规的科学活动,以幼儿个人完成为主,可以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集体中与同伴合作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相互协作精神。在经历着失败的挫折,成功的喜悦后,丰富了幼儿情感体验,也使得幼儿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提高了幼儿的心理素质。

二、在欢乐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直观具体形象事物的认识,通常是在活动中用感官去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必须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及生動有趣的教育形式,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欢乐有趣的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1.在大自然中学科学,扩大幼儿的眼界

大自然神奇美妙、生机勃勃、千变万化,是科学教育最广阔,最有趣的课堂。带幼儿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去,因地制宜引导幼儿去发现、探索和研究自然奥秘。例如:秋天,气候和植物的变化较大,带幼儿到户外去活动,让户外的大自然成为孩子们的科学实验室。秋游时,可找一个野外清静的地方,让幼儿坐下来,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鸟声、水声或是虫鸣等),这些声音从哪里来的,了解大自然发出的声音有千万种。秋天落叶像金色的地毯铺满大地,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组织幼儿拾落叶,制作标本或树叶贴画,将这一活动与艺术领域社会领域相结合,让幼儿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美,接受美的教育。在大自然中幼儿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愉快地吸收着多方面的知识。正像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的大自然——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

2.在游戏中学科学,激发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天真、活泼、好动,思维能力一般是在说说、做做、玩玩中发展和提高的,因此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主题,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如:玩镜子游戏时,通过照镜子,采光斑、找反光游戏,让幼儿充分感知镜子的特征等。在采光斑的游戏中,幼儿拿着镜子照远处、近处、高处、地上,幼儿互相照光斑追逐跑,在玩中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玩会出现不同现象。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开动脑筋,动手探索,有的在镜子上放一至二个手指,有的放五角星、小花、小动物,还有的放彩色透明纸等,使光斑出现不同的图案。幼儿玩得很开心,百玩不厌,并且能把发现的现象饶有兴趣的告诉老师,激发幼儿思维想象力。再如: 幼儿玩“摩擦生电”的小游戏中,我先用摩檫后的塑料棒吸碎纸屑,幼儿惊奇地看到塑料棒像着了魔似的吸起纸屑,然后我在纸的两端画美丽的鸟儿、漂亮的花朵等,在纸条中压上暗针,用摩檫后的塑料吸引纸条,鸟儿和花朵等立即转起来,极大地引起幼儿兴趣,幼儿纷纷跃跃欲试,游戏中,我除了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还启发幼儿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告诉幼儿摩擦产生的是静电,和电灯的电不同,通过游戏告诫小朋友不能玩电线里的电,使孩子们受到启发,明白了其中的科学道理。游戏为幼儿学科学的积极态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在丰富有趣的环境中学科学,满足幼儿的求知需求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教育活动是不够的,应积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的探索环境,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如班上开设科技角,提供各种实验操作材料:三棱镜、磁铁、铁钉、电池、小灯泡等等,让幼儿自由观察、操作,自由探求科学的奥秘。展示蜻蜓蝴蝶等标本,设立动物角、植物角,这些区角的设立,引起幼儿探索自然的极大兴趣,他们经常围在一起议论或向教师提出许多问题,如:“冬天那么冷,鱼会冻死吗?田螺浸水,为什么会张开嘴巴?”等,逐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为了使幼儿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们还要根据各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对“动物角”、“植物角”里的品种、位置、数量进行更换,引导幼儿去观察哪些动物不见了,又来了哪些动物,了解秋天到了,什么东西丰收了,同时进行相应的科学知识教育,让他们对那些区角保持新鲜感,保持浓厚的观察学习兴趣。

三、组织科学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树立幼儿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教育观念

以活动性观念为指导思想的幼儿科学活动,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逐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实践的引导者和幼儿的伙伴。幼儿在活动中自由选择不同的材料,自主操作,甚至尝试失败的自主权。教师在活动中巡回指导于幼儿身边,或观察了解,或参与活动,或根据幼儿需要补充材料,充分体现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2.培养幼儿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够一味的灌输生硬的科学知识,而应当在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幼儿崇尚科学的热情,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和操作能力,探求科学奥秘的认知能力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3.科学教育过程要注重因材施教

幼儿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在认知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同样存在着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具体的科学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体幼儿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科学的热情,借助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幼儿科学教育水平必然会达到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张俊著:《幼儿园科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刘占兰,沈心燕主编:《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杨爱华主编:《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实践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