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圣军
20 17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粮食企业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20 16年,实施了八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玉米市场化定价机制基本确立,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明显。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价格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玉米产业主体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期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风险管理方式,从18 6 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 B O T)首次上市推出玉米标准化期货合约,已有15 2年历史,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期货品种;我国玉米期货发展相对较晚,1993年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推出玉米标准化期货合约,随后国家对期货交易所整顿关闭玉米期货交易,20 04年9月22日大商所再次推出玉米期货合约,至今已有13年历史,玉米期货持仓量、成交量、期限比均逐步提高,尤其是收储制度改革后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在20 16年美国期货业协会全球农产品期货交易量排名中,大商所玉米期货位列第4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产业主体大规模参与玉米期货市场可谓既有了产业动力、市场基础,也有了政策推动。本文将从服务实体经济、壮大粮食产业经济的角度,深入分析玉米产业主体的期货参与模式、存在问题及支持对策。
玉米产业主体顾名思义是从事玉米产业的主体,其核心特征是从事玉米产加销或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分布在玉米从生产到消费终端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包括法人和个体两大种类。从参与玉米期货的角度,玉米产业主体的核心特征是拥有现货支撑,能够实现期现结合,不过最近几年,部分期货投资机构也开始涉足现货业务,从事基差交易,为期货操作提供部分现货支撑。在玉米全产业链条上,核心产业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贸易商、饲料厂和加工厂四大类。
(一)生产者
依据生产规模,玉米生产者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小规模家庭种植户,户均种植面积在5 0亩以下,采用小麦、玉米两季种植模式或春玉米单季种植模式,其核心特点是单户产量有限,即使户均5 0亩,单产1000斤/亩,户均产量也仅25吨,因此兼业化、副业化问题比较严重,价格波动对其收入影响有限,单户风险管理需求偏弱。另外一种是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据统计,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 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 8.8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9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合计为4 29.4万个;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大、玉米产量高,面临的价格风险也大,风险管理需求也相应较强烈,是我国玉米期货市场潜在的未来重要参与主体。
(二)贸易商
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下,贸易商可谓遍布玉米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产地集货贸易商,负责走街串巷收购农户玉米,然后运至较近的饲料厂、加工厂或长途运输贸易商,收购范围不大,集货量有限,以三轮或小型运输车为主,属于初级贸易商;二是长途运输贸易商,一般在乡镇或核心交通要道设置收购点,集货到一定规模后通过铁路或公路长途运至外地,在东北长途运输贸易商一般拥有烘干设施,单次运输量较大,运输距离也较远;三是港口贸易商,以北方四港和南方广州港为主,直接在产地收购玉米或驻港收购,租赁港口仓储设施进行储存,通过船运运至南方销售,单船运量可达到5万吨以上;四是企业贸易商,拥有完善的烘干设施、储藏设施、质检设施甚至是运输设施,经营模式以大进大出、可长期储存为主,拥有广泛的海内外玉米购销网络,并日益全产业链化;五是复合贸易商,不单纯从事贸易业务,同时从事深加工业务或饲料业务,主要是发挥自身强大的采购网络和运输能力及储存能力,低采高卖赚取差价同时调剂自身库存,对于饲料厂,从事贸易业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销售交割玉米中品质不合格的部分。
(三)饲料厂
20 16年,我国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7 04 7家,商品饲料总产量为20 91 8万吨,玉米消耗量为104 97万吨,平均单个饲料厂产量不到3万吨,玉米消耗量约1.5万吨。综合考虑自产自用的饲料产量,我国饲料玉米消耗量合计在1.2亿吨左右。根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20 17年玉米饲用消费将达到1.35亿吨。作为玉米消费的最大主体类型,饲料厂对玉米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乳猪料,在众多质量指标中,饲料厂对霉变率和脂肪酸值相对要求较高,霉变率一般要求在2%,最高不超过3%,乳猪料更是要求在1%;脂肪酸值一般在30~5 0m g/100g之间,同时对黄曲霉素、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等指标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陈旧玉米尤其是储存3年以上的玉米将明显影响畜禽尤其是猪的采食量。但是,在定价权方面,饲料厂虽然玉米消耗量大,但市场定价能力不如玉米深加工厂。
(四)加工厂
玉米深加工厂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玉米淀粉、玉米油、蛋白粉等加工产品,在玉米淀粉基础上加工淀粉糖、发酵品等产品。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统计,20 16年我国加工消费玉米5 5 00万吨,20 17年预计达到6 300万吨;20 16年玉米淀粉产量为225 9万吨,20 17年预计达到24 5 0万吨。深加工企业对玉米质量要求相对较低,霉变率可以放宽至5%,脂肪酸值要求也相对较低,尤其是酒精厂完全可以对超期存储玉米进行深加工。从集中度看,玉米深加工厂集中度也相对较高,20 16年年产10万吨以上玉米淀粉的企业共计37家,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98%,其中前十家的生产集中度约为6 0%。因此,单个玉米加工厂需求量大,个别企业年消耗量超过300万吨,低品质要求和高集中度决定了玉米加工厂的定价权强于饲料厂。
玉米产业主体均从事玉米产销或加工活动,期货参与模式既可以套保、套利也可以投机,期权作为期货的延伸,玉米产业主体期货参与模式也可以包括场外期权。由于不同玉米产业主体产销规模不同、风险管理诉求不同、期货操作目标不同,期货参与模式也不尽相同。但与投资机构相比,产业主体有现货支撑,在期货市场的四大参与模式中,是期货市场从事套保操作的核心力量。
(一)套保
在国外成熟的期货市场,产业主体均是期货市场重要的套保力量,也是稳定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即使是如今闻名全球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 B O T)最初也是由8 2位谷物生产经营商组建的。从套保角度,国外四大粮商均严格按照套保的规则参与期货市场,通过转移风险专心从事企业生产经营,获取稳定的生产利润,防止价格的大起大落影响企业的稳健经营。我国大型玉米企业也开始参与玉米套保,但总体比例不大,力量不强。在四大类产业主体中,生产者受自身生产规模和文化素质所限,基本未参与套保;贸易商以获取买卖价差为利润点,受贸易量较小、储存时间较短等因素制约,套保参与率也不高;饲料厂和加工厂受交割品质难以把控、交割库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制约,套保参与率也有限。各类玉米产业主体套保参与率较低,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从客观角度,我国玉米期现价格回归性、相关性较差,导致基差风险时常超过单边现货价格风险,产业主体无法通过套保转移风险;二是从主观角度,产业主体对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掌控能力较强,而对期货价格基差风险掌控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基差风险即使小于现货价格风险,产业主体也不参与期货套保。除此之外,在资产配置理论兴起后,传统的套保理念也注入了一定的投机成分,除了“套保是对基差的投机”观念之外,套保比例的优化调整和期现货交易时间差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产业主体套保的投机成分。
(二)套利
套利主要包括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套利,而我国玉米产业主体参与期货的主要模式则是“期现套利”,即综合平衡“期货价格+升贴水-交割费”和“现货价格”,价格合适则在期货盘面上做多或做空,临近交割时,再次综合平衡交割和平仓收益,宜交则交、宜平则平。无论是贸易商、饲料厂还是加工厂,参与玉米期货的主要模式均是“期现套利”,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期现套利风险较小,在目前的玉米期货市场发育状况下,期现套利风险不仅小于投机,也小于套保;二是期现套利既可以充分发挥产业主体的现货优势,也可以充分发挥产业主体现货市场价格预测能力、掌控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强的优势,亏损额可控;三是玉米交割厂库的大量设立,为产业主体参与期现套利提供了交割便利;四是产业主体越临近交割期,参与期现套利的风险越小,风险偏好型的产业主体可在离交割期较长时参与,风险厌恶型的产业主体则可在临近交割期参与,从而满足各类产业主体的需求。在产业主体大规模“期现套利”的参与模式下,玉米期货市场的定位俨然已成产业主体的第二采购市场或销售市场。
(三)投机
投机是保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我国玉米产业主体参与期货投机的比例因主体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上贸易商参与投机的比例最高,饲料厂和加工厂相对较低。贸易商中的港口贸易商参与期货投机的比例最高,而且大多以“个人”方式开户参与交易,主要原因是多年参与玉米贸易,对玉米价格判断能力和未来走势把控能力相对较强,但参与量均不大,因此无论是赔还是赚均在其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总体特点是“面大量小”;大型企业贸易商、饲料厂和加工厂以“法人客户”的方式均不同程度的参与投机,但投机量均不大,参与投机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产业主体对期货的定位不是期现风险对冲锁定价格或利润,而是追求期现两个市场同时双赢;二是玉米期货套保绩效较低迫使产业主体转向投机;三是大部分产业主体尚处于参与期货市场的初级阶段,小规模的参与投机主要是为了熟悉市场和锻炼队伍;四是豆粕点价交易的推广推动大部分饲料厂均参与豆粕期货,玉米淀粉的活跃也推动大部分加工厂均参与了玉米淀粉期货,在参与其他品种期货交易的同时,部分饲料厂和加工厂“捎带”着也参与了部分玉米期货投机。但是,由于产业主体资金实力、人员素质、操作经验均不如投资机构,而且单纯投机也不能发挥产业主体的优势,因此大部分产业主体为了稳健经营并没有大规模地参与玉米期货投机。
(四)期权
目前,大商所正在积极推动玉米期权,但目前尚未正式上市,依然处于场外期权阶段。最近几年随着场外期权的发展和普及,农户作为合作社成员,开始通过合作社间接参与期货市场。20 17年8月份,浙江省粮食集团与辽宁省昌图县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5万亩玉米订单协议,同时与国海良时资本管理公司及当地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场外期权”。充分发挥浙江省粮食集团粮库加工设备齐全的优势,解决农户储粮难、储存损耗大的问题,同时通过“场外期权”,建立有效的稳价保收市场机制。在期权操作中,产业主体通过支付一定的权利金,在特定执行价格下购买一个未来交易的选择权。期权操作可以降低期货风险,在锁定最低价格的同时,可以获取潜在价格上涨的利润,不仅能有效控制亏损额,而且风险相对较低,是未来玉米种植者规避价格风险的重要期货参与模式。随着未来“保险+期权”“粮食银行+期权”“订单+期权”的日益规范和发展,保险行业、粮食银行和订单农业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玉米期货市场也将大规模、大范围地进入玉米生产领域,重塑玉米整个产业链条。
我国玉米期货20 04年9月22日重新上市,虽然交易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20 08~20 15年长达八年的玉米临储政策,使玉米市场明显呈现“政策市”特点,市场价格波动有限,产业主体参与期货积极性明显下降。同时,玉米产业客户先前参与玉米期货或其他品种期货尤其是绿豆的巨亏经历,给部分玉米产业主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主体参与玉米期货的积极性。20 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期货市场进入了发展的“井喷期”,持仓量、成交量、期现比和换手率短期内急剧增加,也给玉米期货市场的稳健发展带来一些挑战。
(一)产业主体对期货存在较多错误认识
期货在我国总体属于新生事物,受自身素质、过往经历和亲朋信息传播的影响,产业主体对期货市场产生了一系列错误认识,一定程度上将期货“妖魔化”,甚至将期货市场与赌博、投机划等号,出现“珍惜生命、远离期货”的极端错误谣言,个别产业主体对期货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达到谈期货色变的程度。根据调研,综合各类产业主体对期货的错误认识,主要如下:
1.期货不能投机。投机是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没有投机就没有期货市场,但部分贸易商、种植户甚至是企业期货参与人员存在“期货不能投机”的错误认识,片面的认为投机者是期货市场不稳定的根源,是期货价格大起大落的元凶,是套保者的敌人,发展期货市场就必须打压、管制、约束,甚至是取缔投机者,殊不知没有投机者的套保交易将难以迅速找到对手盘。以此错误认识出发,片面得出结论认为期货市场投机性太强,风险太大,不能参与。
2.套保完全规避风险。套保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可降低风险但不可消灭风险,部分产业主体片面认为参与套保就意味着消灭了风险,从此万事大吉。在此错误认识下,一旦参与期货套保产生亏损,就开始怨天尤人,把问题全归咎于期货市场,甚至从此再不参与期货交易。这种错误认识与传统经典套保理论的宣传可能有一定关系。依据理想的传统套保理论,若基差保持不变,套保通过现货期货对冲能完全规避风险。
3.套保就是交割。交割是套保的一部分,也是期现货价格到期回归的保障,但部分产业主体错误地将套保与交割划等号,认为套保就是交割,不交割就不是套保,依据此错误认识,片面认为企业不需要交割或无法交割,就不用或不能参与套保;调研中,部分产业主体不参与期货的原因竟然是所在省份没有玉米期货交割库。同时依据此错误认识,根据玉米期货合约交割率低的特点,错误得出期货市场投机性太强的结论。
4.参与期货放大了风险。产业主体对参与期货市场到底是放大了风险还是降低了风险存在不正确认识。部分产业主体认为参与期货市场放大了企业承担的市场风险,个别人期货亏损导致跳楼事件经媒体渲染放大,使很多产业主体产生期货放大风险的错觉,殊不知不参与期货市场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大。更有甚者,直接将期货的杠杆率等同于风险。依据此错误认识,企业片面认为参与期货必须有可观的收益来弥补其承担的风险,否则不参与或者一旦亏损就退出。
(二)期货交割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交割既是期货交易的重要环节,也是连接期现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期现价格到期回归的制度保障,包括一次性交割、滚动交割、期转现和提货单交割等四种类型,玉米期货尚未开展提货单交割。产业主体在现货支撑下,是期货市场交割的重要参与者,交割环节存在问题将严重影响产业主体参与期货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调研,期货交割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交割库空间分布不合理。交割库空间分布直接影响交割成本和产业主体参与交割的积极性。按照目前规定,玉米交割库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没有玉米交割库,若华北、华南、西北地区的玉米产业主体参与交割,必须到东北去接货,办理出库手续然后自行运至企业,不仅手续繁琐而且成本高昂,严重限制了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产业客户参与玉米交割的积极性,加上“套保就是交割”的错误观念,很多产业主体因此而放弃参与期货市场。
2.交割品质量难以把控。不同产业主体对玉米的品质把控不同,饲料厂对玉米质量要求较高,加工厂则相对较低,而交割品质量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产业主体能否使用交割到的玉米。按照玉米期货合约交割质量规定,生霉粒只要≤4.0都可以交割,而部分大型饲料厂对生霉粒超过2%的玉米是无法使用的,尤其是猪料,部分饲料厂通过掺兑最多可接受霉变率为3%的玉米。因交割到的玉米无法使用,直接导致部分饲料厂不参与玉米期货。
3.交割品升贴水设置不科学。从“优质优价”角度,玉米期货交割品设置了一定的等级判断指标及不同等级间的升贴水,根据调研,目前玉米交割品升贴水设置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期现升贴水不一致。按照玉米合约质量差异扣价规则,以生霉粒标准品质量要求≤2.0为基准,替代品质量>2.0且≤4.0的,替代品扣价为-5 0元/吨,而现货交易中按照《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以规定指标为基础,每高1个百分点,加扣量1.0%;二是交割品升贴水只有贴水没有升水,对交割优质玉米的产业主体不公平,从而导致产业主体通过掺兑严格按照交割品质量要求实施交割,不仅增加了交割成本,而且不利于接货方交割到优质玉米。
4.交割部分环节有失公允。交割手续较为繁琐,部分环节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人为操作余地较大。根据调研,问题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一个是入库质检环节,抽样不同则检验结果不同,调研中发现的一个极端案例是交割时水分质检稍微超标,建议烘干,烘干后水分质检合格,不完善粒质检又超标,最终无法顺利交割。其实抽样时选择阳面水分质检完全可以合格。另外一个是提货环节,交割厂库占据主导地位,从提货时间、提货规格等多方面都存在为难接货方的案例,导致提货过程无法顺利完成。
(三)期货市场套保效率有待提高
在经典的套保理论下,通过期货套保将产业主体面临的现货价格风险转变为基差风险,这样,基差风险是否小于现货价格风险便成为期货套保是否成功的关键。理论上套保效率的衡量方式主要通过套保后风险的降低程度进行定量测度。根据调研,我国玉米期货市场的套保效率总体不高。结合套保效率的影响因素和产业主体反映,我国玉米期货套保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活跃合约少影响套保效果。套保原则上选择近月合约是最优方案,因为近月合约的期现相关性强于远月合约。受交易习惯、玉米生产周期等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一年6个期货合约中,只有1、5、9活跃度较高,产业主体套保可选的活跃合约有限。此外,受交易保证金、限仓制度、套保审批制度等因素影响,在进入交割月前较长一段时间主力合约便发生转移,迫使套保者转至较活跃的远期合约建仓,转至远期合约建仓不仅期现相关性差,而且迫使部分套保无法交割,只能平仓。
2.期现价格相关性低。受期限价格传导率、期货市场投机程度、现货价格形成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玉米期现价格相关性较低,甚至出现正常期货市场比较罕见的“反向波动”现象。期现价格相关性低导致基差风险大于现货价格风险,从而使套保成为不可能。产业主体不参与套保,进一步导致期货市场投机性过强,期货价格脱离现货价格频繁波动,从而期现价格相关性进一步下降,使玉米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陷入了的怪圈。
3.期现价格到期回归性差。期货市场交割制度是保证期现价格到期回归的一项制度保障,但期现价格到期回归的程度受交割成本、交割库容、市场投机等众多因素影响。交割成本越高,基差越大,期现回归性也越低;交割库容越少,交割月逼仓风险越大,多方抬价迫使空方平仓,导致期现回归差;交割月空方虚假交易压低结算价从而少缴增值税,也会影响期现回归。期现价格回归差会直接增大产业客户交割的风险,降低产业客户交割积极性。
4.玉米期货投机性较强。受大额投机资金大进大出和小额个人资金频繁进出的影响,玉米期货投机性较强,导致期货价格频繁波动,不仅导致产业主体难以通过期货价格波动准确判断未来现货走势,影响期现价格传导速度和传导率,而且放大了基差风险,影响产业主体套保积极性。玉米期货投机性强导致产业主体套保积极性低,而产业主体套保参与度低又反过来强化了玉米期货的投机性,从而陷入了无法自我修复的恶性循环。
期货市场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但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玉米产业主体作为玉米产业的实体企业,既是玉米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也是玉米期货市场的服务对象,玉米产业主体的需求便是玉米期货市场的完善方向,国外的期货理论、操作实务固然可以借鉴,但必须与中国玉米产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我国玉米产业主体的现状出发,针对玉米产业主体存在的各种错误认识和市场交割、套保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玉米期货市场的开办者、监管方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支持玉米产业主体参与利用期货市场。
(一)加大产业主体的期货培训教育
玉米产业主体接受期货、参与期货、利用期货是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产业主体接受期货利用期货需要时间也需要培训需要教育,只有加大培训教育,才能破除玉米产业主体心中长期存在的各种偏执和对期货的各种误解。
1.培训方式务求实用。期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高智商行业,让众人望而生畏。鉴于玉米产业主体总体素质偏低,尤其是种植者和贸易商,期货培训绝对不能就理论而理论,也不能追求高大上,必须将复杂理论简单化,用玉米产业主体能听懂、能接受、能理解的朴实语言讲授玉米期货的参与方式、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培训对象有所侧重。在有限的培训教育资源制约下,培训对象必须高度聚焦且有所侧重。玉米种植主体应侧重培训教育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组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贸易商、饲料厂和加工厂要侧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没有管理人员的支持,企业难以持久的参与利用期货。
3.培训主体多管齐下。针对玉米产业主体的培训是一项系统且长久工程,必须多管齐下,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商所、证监会作为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应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加大专业培训;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农广校、干部培训机构等载体,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教育;教育部门应通过业余学校、农业培训学校等载体,加大对农村青壮年的期货培训。
(二)强化玉米期现市场间的联动性
期货市场是建立在发达的现货市场基础上的,国外现货市场的“点价交易”更是将期货现货市场融为一体。作为玉米产业主体,套期保值更是期现结合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期货需要现货支撑,现货需要期货引导。
1.统一期现质量等级价差。期货交割的是现货,期货价格引导的也是现货价格,期现价格相关性和回归性必须基于统一的产品等级定价方式。玉米产业主体关注的品质指标、等级划分和品质价差理应同步应用于期货交割品,并设置双向升贴水,确保期货交割品是产业主体的采购品,能满足产业主体的采购品质需求。
2.动态调整交割厂库区域升贴水。玉米交割厂库依托玉米产业主体仓库设立,既提高了产业主体厂库的利用率,也极大方便了玉米产业主体交割,但由于交割厂库分布于不同的区域,而运输成本又经常变动,为促进期现回归,必须动态调整交割厂库区域升贴水,可设定一个“触发标准”,当运输成本变动超过“触发标准”时,便启动交割厂库区域升贴水调整工作。
3.加大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期货市场杠杆率较高,属于高风险行业,必须严加监管。首先要加大对投机资金的监管,防止大额投机资金满杠杆的频繁进出和大幅炒作,以免造成期货价格大起大落;其次要加大交割月头寸操作的监管,防止逼仓行为和虚假交易;最后要监控大额机构资金在期货品种之间的流量和流向。
(三)科学规范玉米期货交割环节
交割环节既是玉米产业主体高度关注也是直接影响产业主体利益的环节,尤其是在“套保就是交割”等错误观念影响下,交割的便利性、公平性和规范性更是直接影响玉米产业主体是否参与期货,是否套期保值。
1.增加玉米交割库数量。国外成熟期货市场虽然交割数量较少,但国内玉米期货市场毕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适应玉米产业主体的交割需求,增加华北、西北、华南等地区的交割库数量,以鼓励各区域的产业主体积极参与期货,以此打破期货市场因产业主体缺失而产生的各种恶性循环,待期货市场成熟完善和产业主体心态改变后,可再行减少交割库数量。
2.交割出入库探索第三方操作。针对玉米交割尤其是厂库交割存在主观性较强、公平性较差的问题,探索第三方操作方式,由期货交易所派出人员或指定第三方人员具体负责交割品的入库验收和出库提货,防止交割厂库所属企业利用自身独特优势,不公平对待交货方和提货方,切实解决交割难入库、提货难出库的问题。
3.逐步发展玉米集团交割。在设立延伸交割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团交割,切实解决增加库容和监管困难的矛盾,同时完善仓单串换制度,缓解交割配对后多空双方远距离交割和长途运输产生的各种风险,提高交割的便利性。同时依据集团信用,充分发挥产业集团仓储分布全国的优势,广设交割分库,通过风险分层降低交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