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相关研究进展

2018-01-14 06:15麻彬彬王婷婷林晓晓郑晶晶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婴体温

麻彬彬 王婷婷 林晓晓 郑晶晶

作者单位:32500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是指将刚出生或出生后不久的婴儿俯卧放在母亲裸露的胸前,母亲双手扶住婴儿,可以与婴儿轻声说话,低声呼唤婴儿,触摸婴儿的皮肤或抚摸婴儿头部,亲吻婴儿等[1]。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对所有产妇经阴道分娩后,立即进行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持续时间≥1h;如采取母乳喂养,则母婴皮肤接触应持续至首次母乳喂养后[2]。WHO指出新生儿如生后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可降低新生儿低体温发生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住院率[3]。母婴早期皮肤接触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简单的产后母婴护理方法,已被证实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均有益处。本文对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相关研究现况进行如下综述。

1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重要意义

1.1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 分娩的过程是从母体子宫内到子宫外的过渡,胎儿从温暖潮湿的宫腔内环境进入寒冷干燥的环境将面临较多问题。首先由于室温低于宫内温度,导致新生儿散热增加,体温降低明显[4];其次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较多,易于散热;此外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全[5],导致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率升高。母婴皮肤接触通过触摸、温暖和气味等感觉刺激,通过强烈的迷走神经刺激,引起母亲催产素的释放[6]。催产素可以引起母亲胸部乳房温度增加,起到为婴儿保暖的作用[7]。Christensson[8]研究证实在产后90min内与母亲皮肤接触的新生儿其平均腋窝温度高于放在床旁的婴儿车中新生儿的平均腋窝温度。此外,Christensson[9]的另一项研究将正常的低体温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的复温效果与暖箱比较,结果表明与母亲皮肤接触可以达到与暖箱同样的保暖效果。国内类似研究不但证明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可以减少新生儿出生后1h、2h、4h的低体温发生率,且可影响新生儿产后1h,产后5h的行为状态,有利于新生儿的自我统合,使其更快地适应宫外环境,顺利完成胎儿至新生儿的过渡[10-11]。可见,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不仅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温暖的环境,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指标的稳定,并促进母婴关系的融洽,是一种人性化的预防新生儿低体温的方法。

1.2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的目标[12]。促进成功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之一是产后立即开始母婴皮肤接触,并在生命最初1h内开始母乳喂养[13]。产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者其母乳喂养评分较高,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开始的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14-15]。黄蓉等[16]研究证明皮肤接触1h较30min更能有效地提高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由于新生儿适应皮肤接触的姿势需要一段时间,因此<30min的母婴皮肤接触效果并不显著[17]。Bramson研究指出产后3h内皮肤接触与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早期皮肤接触时间越长,对出院时纯母乳喂养越有利[18]。2016年一项研究显示:99632例96h龄的新生儿中,57.2%的新生儿完成第一次母乳的时间 <1h,38.2% 在 2~23h,4.6% 在 24~96h[19]。据此,WHO建议新生儿生后母婴皮肤接触应>90min,以保证90%的新生儿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19]。

1.3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的影响 自然分娩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培养母婴感情,增加母亲愉快感,利于泌乳;还能促使母体产生内源性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盘安全剥离,继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20]。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改善产妇预后[20]。有文献报道,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可起到有效缓解疼痛的作用[21-22]。

2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临床实施现况

我国2002发布的《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标准第四条规定:“帮助母亲在产后30min内开始母乳喂养”,其中指标之一要求“至少80%的新生儿在生后30min内进行母婴皮肤的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然而较多医疗机构鉴于对其安全性与可行性的考虑,30min皮肤接触均尚未规范开展。国内有研究报道“产后30min的皮肤接触”仅为12.0%左右,明显低于卫生部要求的80%[23]。在全球范围内,2014年WHO西太平洋区推出健康新生儿行动计划,在所属成员国开展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以减少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使每一个新生儿有良好的生命开端[24]。EENC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产后母婴持续皮肤接触90min。这种产后立即开始的持续母婴皮肤接触有利于早吸吮、早开奶,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低体温和低血糖的发生[25]。我国自2016年开始在试点省份医院开展EENC,2017中国EENC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提出:生后90min的保健措施,让新生儿与母亲保持不间断的持续皮肤接触≥90min[26]。EENC所倡导的产后母婴皮肤接触持续90min能否被医务人员和新生儿家庭接受,在全面二孩的政策大背景下实施长时间皮肤接触是否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是否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对早期皮肤接触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如何确保早期皮肤接触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均是未来推广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

3 影响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因素

3.1 产妇因素 有研究发现影响早接触早吸吮的因素包括:产妇知识缺乏,广告宣传误导,支持系统缺乏,母体因素等[27]。(1)知识缺乏:产妇关于早接触早吸吮方面知识的缺乏,有70%的产妇不知道早接触早开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通常在产后2d内乳量较少或无乳汁分泌的情况下而使用奶瓶或代乳品喂养[28]。(2)母体因素:随着新产程的实施,因试产时间明显延长而易导致产妇产后劳累。产后持续不间断的皮肤接触90min,产妇自觉劳累难以坚持。

3.2 医疗护理因素 Jennifer[29]研究认为医院对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临床医师的人员配备和教育不足。(1)医护人力资源不足;由于医务人员繁忙不能协助产妇做长时间皮肤接触。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伴随而来的是高危孕妇的数量增加及高危管理要求的提升,势必造成“超负荷”的产科、儿科医疗服务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30]。而助产士配比处于较低的水平。(2)医护人员不够重视:不同医护人员对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认识不同,在母婴接触前不注重与产妇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3)设施缺乏:由于分娩量大、分娩床的使用率较高,产后母婴常规进行皮肤接30min,未能达到 1h[31]。

3.3 分娩方式 经剖宫产术分娩后,在手术室中立即进行母婴早期皮肤接触较为困难,主要由于手术室环境的特殊性,及经剖宫产术分娩后产妇生理、心理状态明显不同于经阴道分娩产妇的缘故[32]。

3.4 其他因素 国内文献报,早接触早吸吮的影响因素包括妊娠周数、产时并发症和婴儿出生体重[33]。有产时并发症、妊娠不足37 周和婴儿低出生体重(<2500g)是影响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危险因素。

4 展望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作为一项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可以用相对低廉的费用得到高质量的新生儿护理。而目前国内研究多局限于早期肌肤接触时间长短对新生儿身心影响。随着中华围生医学杂志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的提出[26],产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90min虽不存在争议,但如何深入开展促进早期母婴接触实施的研究,找出适合国人的方法以促进临床实施是妇产科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母婴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