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及探索

2018-01-14 04:37赵梓君
关键词:白芍肝郁肝气

赵梓君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医医院,吉林 松原 131400)

当今的社会,物质日益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缺乏锻炼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使得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有研究表明,全世界有约3亿6000万糖尿病患者,到2030年预计增加到5亿5200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2型糖尿病约占所有糖尿病的95%。而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临床上的普及,2型糖尿病的一些精神类的并发症也逐渐得到重视,特别是抑郁症。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2.0%~62.0%,是普通人的5倍左右。并且,国内外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与抑郁症二者相互促进,会加重病情。目前,西医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药物的选择较少,且毒副作用较大,但是,中医的个体化辨证治疗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抑郁症状及血糖,也能改善全身的一般症状。

1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病因分析

在中医学中,2型糖尿病又称为“消渴病”,关于其研究最早见于《内径》。而对于消渴病的中医辨证可以追溯到张仲景所提的“三消辨证之法”,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阴津亏耗,燥热偏胜。因此,在治疗时宜采用养阴清热,健胃益脾之法。在清代黄元御等人则持不同观点,开创了从肝来论治消渴病的先河。

随着后来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也开始丰富起来,即认为导致病症发生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某一方面,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诸如阴虚、五脏柔弱等先天因素,也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后天因素。但是,多数中医学家认为阴虚是贯串该疾病产生始终的根本,而肝失疏泄是诱发疾病的关键性因素。祖国医学并无抑郁症的病名,常将其按照病症称为梅核气、脏燥、百合病等,现在统一称为“郁病”。其发生主要是七情过极,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等,而肝气郁滞是郁病的基本病机,所以,二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一致的,这就导致了2型糖尿病易发郁症。其关系非常密切,但也不排除其他病因病机。

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辨证论治

肾阴亏虚,肝气不达,有研究表明,约有28.23%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兵营机是肾虚肝郁,阴虚是贯串消渴病始终的重要病机特点。故在治疗类似病人的时候要肝肾同补,以滋肾阴为先,加以疏肝解郁。采用“益肾解郁方”,包括熟地20 g,山茱萸15 g,五味子9 g,白芍12 g,石菖蒲12 g,酸枣仁20 g。心肺气阴两虚,肝气不调,白小林等人经过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虽然是中医“郁病”,但是,其是由于消渴病引起的,所以,与一般的“郁病”并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一致,他提出病机是阴虚燥热日久,进而导致心肺气阴两虚,肝气不调,所以治疗方面应以益气养阴为主,采用“养阴清郁汤”,包括山药30 g,牡蛎30 g,北沙参15 g,赤芍15 g,麦冬15 g,白芍15 g,柴胡、半夏、甘草10 g。肝阴不足,疏泄失职,对于该症状,有学者认为,主要病机是阴虚血燥,肝失所养,所以导致肝失疏泄,建议采用的药方是“一贯煎”,该方具有滋阴疏肝,里面还有大量养阴之品,以期滋阴柔肝以代疏肝之功,而无伤阴耗液之弊。生地30 g,沙参15 g,麦冬15 g,当归15 g,枸杞子12 g,川楝子5 g,山萸肉10 g,黄芪10 g,山药20 g,白芍10 g,酸枣仁15 g,合欢花10 g。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将本病定义为五种类型,他们认为该病不外乎是肝郁脾虚、气郁化火、阴虚火旺、气血两虚、阴阳两虚五种证型,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治疗,所以,对于气滞血瘀及气机不畅者,应该理气化瘀、疏通气机,“血府逐瘀汤”是首选,主要包括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枳壳、赤芍、柴胡、牛膝、醋香附等是基本方,然后根据病人的不同特征进行加减。对于不管是2型糖尿病郁症,或者是1型糖尿病效果均较好。

3 结 论

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的研究可以发现,虽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复杂,但总的来说是阴虚与肝郁互为因果,只要围绕根本病机来进行辨证论治,是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加以治疗的。

猜你喜欢
白芍肝郁肝气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