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部编教材带来的小学语文课

2018-01-13 00:28李果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李果

摘 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缺乏语文性的问题,解读了部编教材的创新点为解决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可能性,指出了如何还语文课以语文性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性;部编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有这样一种尴尬现象:任何其他学科的老师听一堂语文课,都可以对这堂课评头论足一番,理由很简单——我从小说中文,课堂上教的字词我都认识,读的课文我都理解,讲的道理我都明白,怎么不能来评价呢?

语文老师们都是欲极力为之一辩的,但是又从何辩起呢?确如其说,小学语文课堂不就是在认字词、读课文、育德行吗?除此之外,还教了些什么呢?语文课有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吗?语文课有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吗?没有!因为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内容没有这样的要求,也没有体现这样的语文教学思路。一线语文老师仅仅从教材的编排中看不出核心的语文素养、找不出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理不出清晰的语文知识体系。所以老师只好自食其力,在混乱的教材中这里插一点文体知识,那里加一点语法知识,零零散散,顾此失彼,这也导致了一篇课文教下来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个教学目标的现象。而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则以课文内容和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教学中的人文内容的熏陶和拓展为单元教学整合目标,至于语文核心素养什么的早已无迹可寻。

甚至许多高中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都非常薄弱,更不用说理解表达运用的能力。这种现象不由得让人质疑:学生学习了那么多年的语文究竟学到了什么?是真正具有语文学科特性的语文知识,还是学了多年仅仅会识字的思想品德课呢?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基础年段教学,究竟该以语文知识为教学核心还是以品德教育为核心?如何在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运用探究能力之间取得平衡,齐头并进?

部编教材也许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以工具性体现语文性

以往教材的编排中,人文性目标在教材中有直接呈现,甚至很多单元都是以人文性主题来组织的,但是工具性目标往往不确定。部编教材主編温儒敏指出的七个创新点中提到,新教材有更加灵活的单元体例,单元结构呈双线——人文要素、语文要素,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工具性目标还是人文性目标都应得到实现,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这就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改变过于注重课文中的人文教育而忽视语文工具性的教学模式,教学应更突出工具性的训练学习,语文课应该是教语文,而非教课文。

部编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文知识点在语文园地、课后思考题、课文补白都有复现和强调,同时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同时还强调文本意识,这就大大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明确目标意识,以教学内容、基础知识为依托,穿插或多或少的人文教育,将核心教学目标放到语文知识的运用表达上,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上,这才体现了语文的学科专业性。

二、以主体性体现语文性

部编教材主编陈先云指出的“六个意识”中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凸显主体意识,指出语文老师应建构起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上不能只注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既要强调目标意识、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尴尬现状,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素养、探究能力、创造性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样所有文本就都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而非学习文本内容的单一篇章。

三、以运用性体现语文性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清楚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材内容的关系,方能更好地契合部编教材的新教学理念。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和价值观要素,也就是教什么。语文教材内容指的是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也就是怎么教。“语文课要关注表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将读、说、讨论、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围绕课文、挖掘文本、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研究作者是怎么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描写的,而不是研究文中的人怎么样,文中的内容有哪些,由此看来,明确教什么甚至比怎么教更为重要。课文内容只是初步的语言输入,利用课文将课程内容内化,然后重组表达,这才是语文课的语文性所在。部编教材中阅读教学呈“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要提高写作教学效率。这些创新点强调的是语文的表达、运用。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解,最终在于运用,语文课堂应该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超越,而部编教材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

部编教材的这些改变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系统的语文知识教学体系、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丰富的教学素材,更富有科学性、指导性,让老师有路可循,有的放矢,找到了如何上出有语文性的语文课的方向。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