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
摘 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但需要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各种运动教学的开展。软式排球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选修项目,文章主要针对软式排球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软式排球;体育运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7-08
一、软式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没有重视体育课程的积极开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偏重于专业课程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体育教育投入资金少,运动场所以及运动器材少,校园运动氛围不足。②体育课程开设时间短,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再加上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限制,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③体育教师少,导致教师往往要教大量的学生,使得教师没有精力研究教学改革以及开展课外活动。总而言之,体育仍不受高校重视[1]。
(2)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我国体育教学体系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通过传授学生专业的体育知识、动作和技巧。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竞技类体育项目,导致基础较弱的学生的运动意识薄弱,缺乏对运动锻炼的兴趣与爱好,使高校体育流于形式。并且现代大学生见多识广、求知欲强,在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时,往往无法提起兴趣,故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的目标,反而会影响学生对软式排球教学的积极性。
(3)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高校体育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只注重考试成绩,没有重视大学生在软式排球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往往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参与课程的次数,导致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参与软式排球运动的能力弱,缺乏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软式排球运动能力,也就很难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2]。
二、提高软式排球教学效率的对策
(1)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增加排球購买数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排球训练的机会,同时及时更换破损严重的排球,避免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明确软式排球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通过优化安排课程、选择教材、创新教学模式等形成系统的软式排球教学框架。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体育思想,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个体差异;以学生未来发展为重,可以通过排球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但却僵硬死板的体育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动作以及技能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因此,高校体育需要采取科学的体育组织形式。我国大学生年龄普遍在18~24岁区间,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大脑和身体机能发育也已经成熟,其不但能够进行一些激烈的运动赛事,也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技能锻炼,因此可以通过多样化、灵活化的组织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改革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趋向于个体化教学方向,通过“教”与“学”的结合,以学习小组为形式,通过不同兴趣小组的划分,能够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软式排球活动,培养学生对软式排球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体魄、娱乐身心,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软式排球中的学习水平,活跃课堂氛围。
(3)改变传统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大学生在软式排球训练中能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水平,此外,还能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在进行一项体育锻炼时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不用刻苦练习就可以达到理想成绩,而部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无论如何努力都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进行软式排球评价与考核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大学生的软式排球技能掌握状况,而且应当考虑学生的努力水平,并结合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状况、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软式排球是现代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学生参与软式排球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软式排球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无法实现软式排球教学的目标。学校的不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及教师理念的滞后,导致学生对软式排球运动的积极性下降。教师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学生未来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汪 焱.我国软式排球推广普及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社会学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2):10-11.
[2]黄 斌.采用软式排球与传统排球授课对教学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