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新红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积极转变思想,构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行合一。文章围绕“解决问题”,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合作创新、落实课后实践三大策略,希望以此强化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5-16
一、创设问题情境,触发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设与所学知识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触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的事。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进行教学。一幅插图往往反映了一个生活场景,虽然很常见,但是学生们很少去深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指出来,为学生的自主思考指明方向。例如,六年级上册《圆》这一课中的插图,一群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圈的正中间插着一面红旗,学生一看就知道图中的学生在做游戏。“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围成一个圆而不是围成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的什么形状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把很多同学都问懵了,他们开始认真思索,比较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不同,来寻找答案。根据生活经验,很多学生得出是为了游戏公平,因为只有这样,每个人到红旗的距离才是相等的。但这只是一个猜测,并没有科学依据做支撑,所以接下来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几分钟的思考时间中,学生们变等待教师解答问题为自己思考问题,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了猜测,这是对他们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他们着手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鼓励合作创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给予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在课堂上“一手包办”地把解题的思路、方法都直接告诉学生,应让他们自己交流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自主探索得来的方法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且有利于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能够有效避免题目换一个形式他们就不会做了的情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讨论,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错误的方法,遭到同伴的质疑,也有可能提出一些与教材中不一样的方法,甚至其中一些方法已经不属于数学的范畴,但这些都不要紧。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还是他們认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以及在质疑同伴时能对具体方法的分析,这些都是宝贵的数学思维。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维,才能手到擒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时,教师让各小组先分别讨论如何求解。一些小组当场制作了一个长方体,先把每一个面分别剪开,再把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后得到两个或三个新的长方形,计算它们的面积再相加,最后推导出正确的表面积公式。
在讨论之前,教师要在各小组指定一名学生来汇报探究结果,且尽量把这个任务交给平时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的学生,避免只有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在思考和讨论。
三、落实课后实践,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在编排上并没有给出“例题”的字样,而是以“认一认”“说一说”“比一比”“数一数”“做一做”“摆一摆”等形式来呈现,跳出了持续做题的机械化模式,避免了沉闷与枯燥。相应的,教师在课后也要多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改变以书面作业为主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强化和提升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比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制作一份比例尺为1∶1000的校园平面图,作为向他人介绍母校的辅助工具。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们自动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测量操场的长和宽,一组负责测量各个花坛的半径、草坪的长和宽等,另外一组电脑高手专门负责制图……学生们根据各自所长进行分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合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就对所学知识最好的应用,而这个任务完成的结果也展现了他们学习的成果。学生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查缺补漏,在完成之后也能回想自己遇到了哪些操作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逐渐强化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持续地在课内和课外进行训练。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转变权威思想,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而不是“教”,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讨和亲身实践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四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
[2]庞惠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