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员++李红
摘要:定向师范生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坚定的职业信念是他们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阐述了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强化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四大对策。这对培养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体现国家实行定向师范生教育的战略意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定向师范生 职业信念 现状 对策
定向师范生的培育是国家重塑尊师重道传统的重要举措。成为终生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是国家和社会对定向师范生的殷切期待,也是定向师范生应树立的职业信念。
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个体对教学的想法和观念。那么,在校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如何呢?高师院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呢?本课题组以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师范生为样本,发放1061份问卷,收回1033份,有效问卷985份,并据此分析了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强化其职业信念培育的四大对策。
一、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现状
(1)定向师范生从教信念呈现复杂性
在回答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时,20.9%的定向师范生是因为热爱农村小学教育,50.3%的定向师范生是为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8.8%的定向师范生则是听从家长和班主任的建议。
在回答是否愿意终身从教时,67.7%的定向师范生表示愿意,32.3%的定向师范生表示不愿意。
在回答是否会遵守定向协议时,48.2%的定向师范生表示会遵守,但协议期满便会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小学;37.3%的定向师范生则表示不会遵守就业协议,只有14.5%的定向师范生愿意一生坚守在农村小学教育战线。
在回答如何对待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时,高达95.8%的定向师范生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81.5%的定向师范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好教师。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定向师范生都愿意从事教育行业,但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不够坚定,坚守农村小学教育战线的职业信念更是欠缺。
(2)高師院校不重视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
在注重定向师范生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同时,高师院校也应关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品德与情操同行。但是,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教育并没有引起高师院校的足够重视。首先,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会涉及职业信念的话题,学工团委等部门组织相关活动时也会关注职业信念的主题,但高师院校仍然将职业信念教育置于配角地位,其关注点也仅仅集中在师范生这个大群体上,忽略了“定岗于农村小学”定向师范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其次,高师院校对学生强制灌输理想信念教育的现象严重,有些教师将理想信念教育变成了晦涩枯燥的说教,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更是缺乏科学性、长期性和综合性,致使理想信念教育难以渗透进学生的内心。
2.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因素
教师职业信念是个既稳定又不失开放的复杂信念系统,受到来自个体内部建构及外界客观环境的共同作用。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因素有两个:从主观因素来看,定向师范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常常过于单一化和理想化;从客观因素来看,市场经济环境下重物质享受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冲击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其中,46.4%的定向师范生认同“理想是空的,信念是假的,权利是硬的,钱财是真的”这一观点,对权钱与精神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此外,相比于城镇小学,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匮乏,生活环境较差,教学氛围缺失,文体娱乐几乎空白。在回答有哪些因素会动摇坚守农村小学教育岗位的信念时,70.8%的定向师范生认为是“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16.5%的定向师范生认为是“没有教学氛围”。
二、加强和改进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对策
1.重视教育实践,强化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感受
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评价、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测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评估等固然都会对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培育产生影响,但最直接影响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效果的是对实践的疏离。多数高师院校虽然给定向师范生安排了教育实习的机会,但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项学业内容,不重视其对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功能。教育实习作为一种实践学习,是定向师范生重要的实战机会。期间,学生会遇到诸多困扰,包括维持课堂纪律、组织课堂活动、与家长交往、处理个别问题学生等。借助教育实习体验,定向师范生会对教师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转变其教师职业信念。
2.引入红色文化,解决定向师范生的职业疑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二部分指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是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引入高师校园,探讨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当代高师院校教育的一大特色。红色文化的核心就是信念文化,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培育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
如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就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踏上长征路时,红军就坚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长征组歌·告别》)。”在恶相环生的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心中都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高师院校应借助长征精神核心点的宣讲,利用长征精神激发定向师范生乐于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职业信念,解决他们“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疑惑。
3.宣讲教师榜样,激发定向师范生的职业兴趣
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都是一首催人泪下的诗歌,都是一篇激人奋进的檄文。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贵州省大方县的徐本禹、烛照深山的四川彝族村寨甘洛县的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心灵放歌的河南淮阳县的李灵、高义薄云的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胡忠和谢晓君夫妻、贵州省遵义市的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格桑花开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格桑德吉、老骥伏枥的贵州省遵义县的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妻、化作光明烛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莫振高、芳兰振蕙叶的江西省奉新县的支月英,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扛住了山村的贫穷和孤独,抗拒了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挑着山村孩子沉甸甸的梦想,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凡人善举,小善大爱,高师院校可充分利用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培养定向师范生坚定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职业信念。
4.完善政策制度,坚定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心
除了高师院校注重培育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之外,各级政府也应完善相关政策或制度。
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小学硬件建设经费的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小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将农村小学办成原生态的花园式校园。“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农村小学环境美了,自然可以吸引人才,也能留得住人才。
其次,各級政府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用身边优秀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定向师范生不要只看到农村教师的清贫与辛苦,还要看到农村教师的人生价值,激励定向师范生立志在农村小学教育战线建功立业。
再次,各级政府应建立诚信机制,加强定向师范生的诚信教育,建立信用评判指标体系,保障定向师范生定向就业政策顺利、有效地实施。完善的政策制度可以为定向师范生坚定职业信念保驾护航。
最后,各级政府应完善激励机制。如进一步完善经济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交流培训等,以及优待农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措施,加大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内涵,也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在培养定向师范生的过程中,高师院校必须重视研究定向师范生职业信念培育的对策与方法,切实加强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信念教育。定向师范生只有坚定了职业信念,才能成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师资。
参考文献:
[1]王慧霞.国外关于教师信念问题的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2]赵玉芳,左有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信念:自身及他人教育经验的差异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16,(8).
[3]胡玲翠,秦立霞.实践场域下免费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13,(8).
[4]VEEMAN S.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4,(2).
[5]王荣.实习教师教育信念的改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X大学的本科实习教师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6]胡玲翠,秦立霞.实践场域下免费师范生教师信念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13,(8).
※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高师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长征精神在定向师范生职业精神培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研究”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L161012。
(作者单位: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