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现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是加快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教师的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德育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需肩负起教育中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在懵懂的学生眼中,好像都是一些大道理,总给他们一种严肃的印象。如何揭开这层严肃的面纱,让学生发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教育课,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思考,不断创新。新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也有几年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兼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及综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一言堂是常态化。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而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牢记这一观点,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和创新教学方式。
1.教学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只掌握教学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想法,有活力,同时又极度敏感,常常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此外,他们既有群体差异,又有个体差异。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必须掌握中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的共性,同时又兼顾学生个体间的特性,与学生们成为知心朋友,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育学生认识自我
《新课程标准》要求成长中的学生要认识自我,这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他们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增强他们接受挫折、应对挑战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乐观、进取向上的心态;最后,教师还要教导学生客观地評价自己,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
3.不以分数评价学生
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告知自己,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学习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所以成绩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尤其不应该为了升学率和成绩考核,而忽视德育工作,牺牲学生的德育学习时间。高分低能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一点好处。客观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注重教学方式
对于大部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一言堂的教学是一种糟糕的教学方式。笔者常常从学生那里听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话语,这些话听上去好像玩笑话,但是笔者深思后发现,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深层次的教学矛盾的体现。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教师需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1.基础导向不能丢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怎样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都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以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人情世故,未来他们面对的是更复杂的社会,尤其因为目前发达的网络,地球另一端的新闻能够迅速被传播到世界的任一角落。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最新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去分析现象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传授学生新知识更加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最好的诠释。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珠田学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