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吾才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青海 玉树 815099)
作为临床非常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攀升,疾病临床表现为呕血、上腹不适、黑便等,以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多见,该病通常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并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为该病有着发病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的特点,如果诊治不及时会引发诸多危险[1]。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了显著预后效果,下面对具体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
此次研究病例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8.5±2.3)岁。45例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症状,其中黑便10例,呕血16例,腹部胀痛、不适19例。首次出血22例,13例存在长期服药史,25例伴有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实验组25例,采用胃镜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
1.2.1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先仔细评估病情,观察患者外在症状表现,包括有无明显的意识模糊、嗜睡、烦躁焦虑等,每间隔20 min左右观察一次体征,并同时对血压、脉搏、体温。如果患者多次呕吐,则要就呕吐性质、呕吐量、呕吐血液颜色等具体观察,并进行辅助检查。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即将静脉注射与止血药物使用相结合以达到止血效果,配合进行输血扩容治疗,使用到的止血药物有二乙酰胺、酚磺乙胺等,每间隔8 h静脉推注西咪替丁,同时静脉滴注洛赛克,该药物每日用一次,连续用14 d。在治疗的同时检查胃液、身体各项指标。实验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胃镜治疗,方法是插入胃镜经食管,将出血点确定后喷洒凝血酶药物,喷洒量在35 ml左右每日1次,通过内镜注射针喷洒。如果止血效果依然不显著,比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发的出血,可注射硬化剂,如果胃粘膜病变引发出血,可以在病变区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喷洒生物蛋白胶。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再给予其他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后36 h,患者出血得到控制,呕血、便血、腹部不适等症状均消失,视为显效;常规治疗48 h内,出血得到控制,各症状好转,视为有效;常规治疗48 h内,出血未得到控制或者有加重趋势,各症状仍存在或者加重,视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关统计数据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5例患者,显效15例(60.0%),有效8例(32.0%),无效2例(8.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50.0%),有效4例(20.0%),无效6例(30.0%),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出血常见类型,是指食管部位、十二指肠、胃等部位出血的现象,病变是引起这些部位出血的关键因素,这是从病理学角度分析而得出的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是常见病变,在这些病变下,会引发食管静脉出现曲张破裂,从而引发出血的情况[2]。而同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促使胃粘膜保护机制逐渐遭到破坏,最终保护机制消失,从而导致出血,这也是此次研究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关键原因。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了表现出便血、呕血、腹胀腹痛等常规症状外,还会表现出四肢冰冷、乏力、昏厥等症状,甚至引发生命危险,还有黑便也是最为显著的症状表现,由此可见上消化到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多样,需要在诊治过程中密切对病症进行监测,必要时借助相关器械辅助诊断,详细询问病史,以在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创造积极的治疗条件。
当前,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对于病变较轻的患者提倡保守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更为简单、方便、安全性更高,包括卧床休息、禁食、配合给予止血药物,可以有效对出血进行控制,缓解病症,也可以通过营养补给方式,对患者身体所需液体进行补给[3]。而病症表现相对严重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输血、输液等治疗方式。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突发疾病,如果因失血过多而未能及时救治会非常容易引发心力衰竭或者休克,增加了病死率[4]。为此,要做好治疗前期的诊断工作,保证诊断及时、准确完成,这样才能为后来的治疗提供依据、创造良好条件。最后,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饮食安排及指导,忌食热辣、油腻、刺激冰冷食物,多食用柔软、易消化的半流食,少食多餐,做到营养均衡,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
此次研究,其中,实验组25例采用胃镜治疗,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了做好疾病前期诊断,基于诊断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控制出血、缓解病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行药物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在未来可做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