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翻译策略研究

2018-01-13 12:28姜丹丹
关键词:英译文化遗产物质

姜丹丹

(晋中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0 引 言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长河里生活生产沉淀形成的内涵丰富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 至2018年,我国已有52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二。*参见非遗大数据平台,网址为:http:∥www.diich.com/.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晶,也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纽带。 本申遗文本翻译策略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但保护和有效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整个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意识,其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是非物质的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作用最大的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人的活动而充满生命,所以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人。 人类非物质文化的起源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并在人类漫长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思考方式、人类智慧、民族情感和历史的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它建立伊始演变到现如今向全世界交流传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在人们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故人的参与和活动至关重要。

1.2 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下来的历史的活的见证,它在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是有历史痕迹的,有着被继续传承的可能性。 只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非物质文化进入到一个衰弱、停滞的状态,但是它并不是处在一个“死”[1]的状态,而是具有活力的、处在潜伏期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形式以及其所蕴含的内涵都会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变化。 因为人类的种族是不断迁徙的,每一次迁徙都会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所以非物质文化的演变也会因为不同的发展者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而得到新的生命力。

1.3 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明出来的,它往往就是人们现实生产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中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并且因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不同和地域变迁等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翻译,良好的译作可以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永世流传。 当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现濒危甚至出现某种文化彻底失传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依靠翻译这样一种有效途径,因此,翻译研究分析在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非物质文化翻译的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翻译不是个人的行动,而是一种理解和表达的双向社会交际的过程。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人类和平发展交流的大背景下,翻译起到两种语言所代表文化间交流传播的重要作用。 任何一个翻译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和具有特定的功能用途,非遗翻译更是如此。 非遗翻译作为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的翻译,本身就具备丰富的文化思想,要想产生一篇高质量的译文,必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也要充分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申遗资料在文化交流传播语境下的策略选择,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能够通过语言的转换得以传播。 长久以来,归化与异化都被认为是文化翻译的具体指导原则,但在非遗翻译实践过程中,过多的采用某一策略会造成文化的缺失和目的语读者的不知所云甚至是误解。 因此,在融合、吸收现有翻译理论的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保留源文化信息,并从非遗英译独特性这一角度提出具体而实用的翻译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现状

相较于申遗工作的步步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 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申遗这种文化内容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翻译研究,研究范围既有省级专题研究立项形式,也有学者专家实操性研究成果。 例如,地区积极立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翻译研究工作的有: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从异化翻译视角看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ZWYB2013007)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跨文化视域下的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14JK1215) ”等。

目前,我国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吴克炎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遵循“认同”原则,让目的语受众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最大程度地认同接受译本。[2]陈芳蓉分析了三大申遗翻译难点,总结认为“求同”(对原文的适当编译)和“存异”(采用音译、直译、文内解释、类比等几种方法相结合)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才能解决翻译中的具体难题。[3,4]骆冰在研究中提出申遗文本的翻译对申遗能否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总结出归化异化的动态结合才能保障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5]钟玲依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将申遗文本归类为信息文本,认为此类文本应采用以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6]许敏、王军平不仅提出了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注这五种具体的翻译策略,并且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特点和《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填写要求,提出非遗英译文本的语言应当客观简洁,具有逻辑性。[7]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的客观主体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快速发展的今天,非遗翻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翻译传播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采用是一个相对主观的应用,不仅体现和折射出翻译主体本身的素质(译者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翻译能力)和对目的语读者对象的定位,同时也反映了非遗翻译的时代需求。

非遗的翻译工作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 首先,译者作为翻译工作的主体,不但要具备包括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建筑等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术语的双语转化能力,还要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网站了解申遗工作运作的机制和相关政策的规定,学习非遗专业术语的表述,以此来深入理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其次,申遗翻译活动还是一次“团队合作”和“互动”[2]的翻译过程。 译者可以向申遗文本的编纂专家和本土权威的文化遗产专家进行请教,以便向西方读者更好地传达文化遗产。 同申遗工作需要各方全面配合和共同努力完成一样,申遗文本的翻译工作也要靠团队作战,这背后不但有语言服务有限公司和由高级翻译、外国专家等组成的专家智囊团的团结奋斗,而且也有自由职业的个体翻译者的辛勤努力。

首先,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申遗文本翻译对外性,从翻译策略上把对语言的转换拓展为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阐释。 译者要在翻译文本的文字陈述与表达结构上下足功夫,既要考虑到申遗翻译文本的官方性和对外宣传的目的,又要尽可能的估计目标读者的认知文化差异,善于发现隐藏在申遗文本中的文化缺失,力争在申遗过程中架起跨越文化鸿沟的桥梁。

其次,翻译是借助语言符号转换来实现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方式。 读者作为一个具有目的语文化背景并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主体,依靠自身的文化背景对在文化内涵、语言表达上截然不同的译文进行解读,从而了解目的语所传达的信息。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与内达的“读者反映论”都强调了读者对于译作的重要性。[8]译文文化的读者是译本最后的接受者和评价者,是检验文化传播和译文市场化接受程度的唯一评判者。 就申遗文本的翻译而言,《公约》及申遗的操作指南明确指出:非遗的读者群为“对遗产一无所知或未曾接触过该遗产的人”,申遗文本的译文要做到“使评委委员明白是什么”*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网址为:http:∥www.ihchina.cn/3/189.45.html.。

申遗翻译的读者大多为西方读者,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与我们有所区别,要想让西方读者感同身受我们中华非物质文化的深邃内涵,就必须依托译者采取正确恰当的翻译策略来使译文能够为读者所接受。 读者通过对申遗译文的阅读,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静态的语言符号中“释放”*参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网址为:http:∥www.zgfy.org/.出来,从而赋予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流淌在西方读者的心中。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民族交流频繁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 自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申请工作,国务院在2005年第一次提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项。 到目前为止,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已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参见非遗大数据平台,网址为:http:∥www.diich.com/.非物质文化英译研究不但能够有效地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构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为我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出巨大的贡献。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的异化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民族性、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文化传承。 《公约》认为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网址为:http:∥www.ihchina.cn/3/189.45.html.,承认各民族、各群体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保护并丰富文化多样性,使不同文化群体能相互鉴赏与尊重,从这一目的来考虑,申遗英译的目的就是保留并传递民族文化的异质性。 本着这一目的进行申遗文本的翻译时,异化策略的选择最能体现《公约》的初衷和宗旨。 异化概念最早是由古埃及翻译理论家犹达欧斯提出的,它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原语表达方式,译语以原语、原语文化或者原文作者为归宿,不因译语的文化特色而作改变。 异化策略的选择具体到翻译层面上,本文认为可以采用直译和音译为主,将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和音译加意加注这五种方法具体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

3.1.1 直译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这两种语言都具有自己鲜明而独特的特征,在意识形态表达和语法构建方面都区别较大。 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故对改造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改造的方式方法是相似的,正是这种共性给直译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是直译的前提。 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在句法结构层面进行必要的变化,因此,直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做到形神兼备。 直译是翻译过程中最理想的策略选择,一般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单词的对等性相对较高,申遗文本翻译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具有对等的词语进行直译,既便于西方读者了解其内涵,又能保全中国文化之神韵。

3.1.2 直译加注

由于中英文化存在许多差异,申遗文本中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在英语中或许根本不存在,存在着词义空缺的现象。 为了保留申遗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在汉译英时可采用加注来弥补诸如背景材料、词语起源等相关信息。 直译加注一般有脚注、尾注和文内注释几种情况。 但在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网络查阅我国提交的申遗英译文本时,并没有发现有脚注或尾注的情况[9],故在非遗英译的实践过程中就只能采用文内注释的翻译策略,方才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与进度。

3.1.3 音译加意加注

音译,即按音翻译,也叫“译音”,指用发音近似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这种用于译音的翻译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形式。 音译翻译这一理念植根于佛经翻译实践,是译者竭力传递异质性作出的一种努力和尝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少地名和人名,这些专有名词在英语中并没有对应词,故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音译的方法。 但有的专有名词的文化概念如果仅用拼音,则没有汉语文化背景的读者并不能了解其概念意义,这时就必须附加上意译或注的形式来保证其信息传达的清晰度。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的归化取向

根据《公约》的规定,非遗英译的目的是要努力贴近国外受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要尽量考虑西方受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方式,力图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认同接受译文,让申遗文本翻译的目的落到实处。②归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是以目的语为目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符合他们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译文。 在归化的译文中,申遗文本中内涵丰富的文化词被转变为目的语读者所能够认知的本族语言,便于“对申遗文化一无所知”的目的语读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文化体验。 为了达到《公约》的目的和要求,在文本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以下对策不可忽视。

3.2.1 意译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富含中国文化内涵的申遗文本在翻译成英语时,单纯的异化处理会使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 这时,为了完整而准确地把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就有必要借用英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英语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进行表达。 意译可用来处理原文中一些内涵丰富且文化色彩浓厚的成语、文化典故、形象词等。

3.2.2 摘译

由于中英文语言的差异,同等篇幅里汉语比英语能囊括更多的信息量。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申遗名录以及申遗文本中英文译本的内容以及篇幅都是一定的。 在版面受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国外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非遗翻译可以对原文内容进行适当摘选,将非遗的起源、特点、表现形式、历史文化价值等符合申遗规范要求的内容加以介绍,向读者呈现申遗文本中最精要的部分,从而避免读者在冗长的译文中失去阅读兴趣、削弱申遗文本文化交流传播的效果。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趋同性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文化都不再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而是交织在一个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网络系统中,各民族文化在政治、经济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化趋同是伴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产生的,反之亦然。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大量反映西方文化的词语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对西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色彩浓厚的词汇被应用到世界文化语言交流中。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翻译促成语言文化趋同现象的产生,而趋同现象反过来也为翻译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 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在语言、文化领域的交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申遗文本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这就需要译者在对外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努力以传播民族文化为基础,能够在申遗文本这种宏达的文化语境中来审视申遗翻译,最终达到既努力保留申遗文本英译的历史使命,又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 结 语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申遗的热潮,我国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已全面推进了非物质文化建设和保护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府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策略研究不但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的交流传播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并且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本研究所提出的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翻译实践策略的选择是符合基于联合国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是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和发扬的。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们共同缔造的特殊遗产,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公约》的相关规定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英语语言实操性相结合,从而保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精神传播的有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珍贵的文化财富,翻译作为有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领域的翻译研究探讨层出不穷,并且随着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的持续走热,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到申遗文本英译这一特殊的文化翻译群体。 希望本研究所提出的具体翻译策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不但丰富且发展了翻译学科建设,也使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

[1] 陈同滨.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国际语境中的探索、创新与协作[N].中国文物报, 2015-06-12(018).

[2] 雷妤.揭秘—申遗办翻译组组长讲述申遗背后的故事[N].海西晨报,2017-07-09.

[3] 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 2011(2):41-44.

[4] 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64-69.

[5] 骆冰.从西湖申遗文本英译看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与文化传播[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9):62-63.

[6] 钟玲.大运河申遗文件翻译实践报告[D].长沙:中南大学, 2013.

[7] 许敏,王军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108-112.

[8] 吴克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133-138.

[9] 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英译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摘要英译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