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相和性”思维初探

2018-01-13 10:4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条文五脏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相和性”是中国先秦西汉儒道两家认同的整体观念,即所谓“整体观念,相和呼应”。同时,“天人相和”的哲学理论也是中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生于东汉年间,此时期正是儒道两家思想蓬勃发展之时,张仲景必然会吸收此项由“相和性”思维而形成的“天人相和”学说思想,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许多精辟的中医理论,列举出众多运用这种理论的实例。以下即从“相和性”的原始涵义、基本论述,并撷取《金匮要略》第一、第六和第十六篇有关内容中,分为“天体相和”“天人相和”“人体相合”等三个相对独立的子项范例,来为“相和性”在当中的影响性作出阐释论述。

1 原始涵义

“相”字有“共”“互相”“交互”之意。《汉语大字典》转引《广韵·阳韵》:“相,共供也。”[1]至于“相和”,则谓“互相和合”[2]。另有《说文解字》则说:“和,相应也。”[3]意指“声音上的相互应和”,如《易·中孚》“鹤鸣在野,其子和之”[4]320,再引申为“不同事物间的相互配合”,如“和实生物”[5]等。如此说来,“相和”其词之意,本意是指“不同声音之间的相互感应”,但又可展延为“不同事物的彼此之间,相互有着相应和合(感应、顺应、交感、相交、相通、相参)的一种关系”而言。

2 基本论述

“相和”的概念,首先主要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展开。“天人合一”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观念,认为天(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人(具有精神意识的主体)有着统一的本质、属性、结构和规律。《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事实相副”“人参天地”这种相应的、同构的理念[6]。而萧氏认为:“《易传》所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认为天地之德在于生育万物,而人类之德在于保障万物之生生不息,人参与自然的变化,自然也参与人类社会的改造,二者相互影响而和谐。”[7]萧氏在文中所引用的“天地合其德”以及“二者相互影响而和谐”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在说明“相和”的一种情况。

而儒家谈“天人合一”,具有一种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天人相通的道德意蕴[8]。例如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就是一道……天地人自是一道,才通其一,则余皆通。”[9]人之心性与天道相互贯通,人受性于天,天之根本就存在于人的心性之中,这种天人在自然性上的相互贯通,说明人与万物的同等性,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10],如此一来就能达到儒家在道德上的和谐要求。同时道家在这一方面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1]38这样一个“天人合一”的说法,但是其中所述“天”之含义与儒家相较而言,却是大有不同之处。道家讲“天”“道”否定其道德意味,而赋予“天”“道”以自然无为的性格[8],也就是说道家将人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不应妄自尊大,应与自然保持整体和谐统一[12]。

除了“天人合一”,儒家的“天地交感”或道家的“天地相合”,其中也蕴含着“相和性”的意义。先从“天地交感”说起,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4]69“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4]74,从这些关于“交感”的论述可以看出,“交感”是使万物得以生成的必经之途,也是“和”最基本的规定性。“交感”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基本原则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4]5。至于道家,则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13]老子认为阴阳相交产生和谐之气,天地会自然地滋润万物生长,百姓不需指使它而自然地发展[14]。庄子进一步指出:“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发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11]382阴阳是万物的本原,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万物[15]。无论是讲儒家的“天地相交”,还是说道家的“天地相合”,两者共同之处,其实都是在阐明“不同事物间相互和谐一致的关系”[16]39,而这种关系也正是显现出“相和”的一种状态表现。

3 “相和性”在《金匮要略》的体现

“相和性”主要立论基点,是建立于“整体观念(联系)”的这个认识基础之上,而这项“整体观念(联系)”的认识同时也是中医学中最主要的核心理念。“相和性”是指“不同事物在整体观念(完整一体)之下,彼此之间相互有着相应互合的联系”,现代学者每每以“系统论”[17]或“全息论”[18]来诠释这项具备“整体观念”的“相和性”思维法则。

具体来说,在《金匮要略》之中的“相和性”,是指在“整体观念(联系)”的大原则下,自然、人体,又或是自然与人体之间所达到一种“相和呼应”的“和谐状态”,所以才说“相和呼应”必须是站在“整体观念(完整一体)”的理念之下方能成立。就如崔氏[19]等人所说:“人与自然界也是密切相关的整体,两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共同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根据袁氏[20]所说,《金匮要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除了袁氏在文中所讲的“人与自然”“人体脏腑(本身)”之外,还有“自然本身”这项领域未作说明,本文在此给予补上。

3.1 天体相和 所谓“天体相和”,是指自然界的节令气候能够保持整体一致。此即“天体整体,相和呼应”之意。《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21]5此段经文,通过论述自然界的气候与节令相应与否,间接论述了“天体相和”的重要性。文中提及,“天体相和”的最佳状态为:“冬至之时,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此时季节与气候之间相和一致,“应至则至”,这无疑是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最好的一种“天体整体,相和呼应”状态。至于其它四种,如“未至而至”(未得甲子,天因温和)、“至而不至”(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至而不去”(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至而太过”(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均是在指季节与气候之间未能达到整体一致,失却了“相和呼应”而在自然界产生反常的异化,于是导致万物不利。

3.2 天人相和 “天人相合”是指“天地自然与人体息息相通,人体能参合自然的变化而与之相适应”。对此《金匮要略》发展了《内经》“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论证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22]。由此说来,“天人相应”指的就是一种“天人相和观”。 这种观点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形成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现代系统论认为,人体是最典型的开放系统,它与自然界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物质转换、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以维持自身的有序稳定。基于此,人与自然既然是一个统一体,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就会不断地受到自然界的影响,所以“天人相和”在《金匮要略》中又可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来阐释。

3.2.1 生理性 《金匮要略》把人置身于自然界中,认为人的生存与自然界四时之气息息相关,人与自然是一个天人整体相和的关系。尤其在生理上,人体与自然更是密切联系,人体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得以生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21]2其意为人禀受自然界木、火、土、金、水五常之气,凭借自然界的常气而生、长、化、收、藏,自然界正常的气候能促使万事万物的生长。人体是归在万物之中,当然也不例外,会受“风气”等自然界常气的影响而生存发展。就如赵氏[23]等人所言:“人类生存,禀受自然界物质,有赖于四时风气流行,有赖于适宜的自然气候变化,而此论述,与现代生物学研究相吻合。”

这种“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的看法,不少学者也秉持着相同观点。例如张氏[24]在上述《金匮要略》条文之中引伸曰:“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正常的自然变化使人类生长、发育、繁衍不绝。”李氏[25]等人认为:“从生命的产生来看,没有正常的气候变化,就没有生命的产生。《金匮要略》正是在人生存的这种时空大环境中来观察和认识生命的。”柯氏[26]则云:“《金匮要略》认为,人体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与四时气候是息息相关的。”总括上述《金匮要略》条文(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来说,自然界的气候与人体的生长,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而这种密切联系,即是“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的关系。

“天人整体,相和呼应”,具体表现在人体生理性的影响,就有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21]5意为“正常人的脉象和气色,根据时令各具特征,就如春季为肝当令之时,色当微青,脉当微弦,而人体中的脉与色随四季变迁会有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人与不同季节相应的色脉为:春时木旺,则肝脉动而弦,其色青;夏时火旺,则心脉动而钩,其色赤;长夏土旺,则脾脉动而缓,其色黄;秋时金旺,则肺脉动而毛,其色白;冬时水旺,则肾脉动而石,其色黑。其中机理,就如赵氏等[23]16所言:“天体的运行,自然的变迁,形成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节律变化。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人与其它动物也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如人的脉象、色泽可随之而表现出春弦色青、夏洪色赤、秋毛色白、冬石色黑的季节性特征。”

由此可知,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人的脉象和气色,随着四时气候而发生相应变化。如上述条文中所言“(春时)肝旺色青(脉弦)”,是为人体的脉象色泽与自然界的节令相符,属于人体的正常生理表现,此即为“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理念在《金匮要略》首篇所阐述的最好一个说明。

3.2.2 病理性 《金匮要略》认为四时气候异常的变化,同时也会引发人体产生病理性的变化。根据“天人相和”的思维,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异常的运动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这种负面性的影响,就会对人体造成病理性的影响。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21]2其意为人体禀受五常之气,与自然气候相和呼应而成长。正常的气候能生长万物,反常的气候会伐害万物,这种自然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如水流与船只之间的关系,水流虽能承载起船只,但同时船只也会因其水流激急而被淹没。

由此说来,自然界(太过或不及)的反常气候,会对天地万物产生不利的影响,人类既属天地万物之一,理所当然地也会受自然界反常的气候影响,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发生疾病。就如李氏[27]之分析:“既言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离不开合适的自然环境,也说明自然界的不正常变化可致人生病。”从此得知,《金匮要略》首篇当中,认为自然与人体有着一种一兴俱兴、一亡俱亡(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的密切关系,而这种关系,其实就显现出“天人整体,相和呼应”这一核心理念。

具体来说,人体色脉与自然四时两者之间,也是必须达到“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的这种关系,方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一旦这种关系不能互相有所联系,人体就会呈现出病理性的变化。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10条所云:“肝色青而反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21]5其意为春季乃肝旺当令之际,人体当面色微青而脉弦。若是在此季节,不表现为微青面色,反而见到秋时肺旺所主之白色,以及不见弦脉而反见毛脉,这些都不是春季肝旺所主之脉色,都是人体疾病的象征。

在上述条文当中,人的色脉与天时相反,属克贼之象,故主病。而其中机理,主要还是从五行生克来说。戴氏[28]云:“肝旺于春,春季当色青脉弦,今反见色白,脉浮,是色与时相违,乃克我之脏色脉也,故知为肝木被肺金所克病。”吕氏[29]云:“若肝色当青而反色白,则金来克木,此为非时,当病也。”所以说人体的脉象色泽应与自然界的节令相符,此时是“天人整体”的最好状态,倘若此种关系有所改变,例如人体的脉象色泽与自然界的节令不符,甚至相克,此时“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的关系已被破坏,就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产生病理性的不良反应。

此外,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而出现的病理转归,也是依循着“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的这样一个法则。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 。”[21]52其意为患虚劳病之人,脉象浮大,春夏季节病情增剧,秋冬季节病情减轻。而此中机理,是为病者本为阴虚阳亢之人,若值春夏之季,木火炎胜当令,此时人体阳气亢盛外泄,导致气血趋向于表,体内阴液随之从体表排出,于是阴液更伤,阴气愈虚,则本是阴虚之人,病情加剧。又若是当值秋冬之时,金水相生,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阴精内守,则病情减轻。由此得知,人体病情轻重好坏,会因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就如周氏[30]对此项条文所析:“由于春夏木火炎盛,阳气外浮,而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不仅有助于阴虚虚劳的诊断,而且因预见其减轻或转剧,也为治疗时机(秋冬养阴)提供了依据。”周氏在其文中所说的“春夏木火炎盛,阳气外浮”“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其实就是在印证着“天人整体,相和呼应”这种法则关系。并且周氏认为,在此条文当中还启示了一点,那就是“为治疗时机(秋冬养阴)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人体需要遵循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来对治人体阴阳的虚实变化(养阳或养阴),这样才能在治疗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另如戴氏[28]28认为:“本条所谓虚劳病,脉证合参,系阴虚虚劳。阴虚则阳盛,阳盛之病,能冬不能夏。春夏木火正盛,阳虚外浮,而阴愈虚,故春夏加重;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故病减轻。”可见,在此条文中,仲景是以时令之阴阳盛衰对疾病的病理影响来推测病情预后。

如此说来,自然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对于人体阴阳的病势有莫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能够加重或是减轻人体病情。当然,如果遵循自然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也就能够对治人体五脏阴阳的虚实病势。而以上种种论述,其实就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条文中所要揭露出关于“天人整体,相和呼应”的一个重要信息。

除了以上条文,在《金匮》其它篇章之中,也有具体性的讨论到自然四时气候对人体病理状态的一些影响。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第十六》云:“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21]143其意为春夏之季阳气生发于外,其衄血多属太阳表热所致;秋冬之季阳气收藏于内,其衄血多属阳明里热所发。本条文对发生于不同季节的同病而异因的说明,体现了“天人整体,相和呼应”之思维法则。须知人体阴阳变化与四时阴阳盛衰相应,从春至夏,自然界阳气渐升而盛,人体之阳气亦会应之而浮现于表,故春夏表热居多。太阳主表,所以说春夏衄血者多为太阳表邪所致。至于由秋至冬,自然界阳气渐降而衰,人身之阳气亦随应之而敛藏于里,故秋冬里热居多。阳明主里,因此秋冬衄血者多由阳明里热所致。

以上论点,赵氏[23]等讲得更为精简,如:“衄血出现与四时气候有关,以此说明春夏出现衄血多属表热,则病轻,秋冬出现衄血多属里热,即病重。”文中所说“衄血出现与四时气候有关”“春夏出现衄血多属表热……秋冬出现衄血多属里热”等等之语,都证明在上述《金匮》条文之中,其“天人整体,相和呼应”之思维法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

3.3 人体相和 “人体相和”是指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人体与经络之间存在着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性。仲景不但明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天人相和),同时也极为重视人体脏腑与脏腑之间的整体性,也就是在本章里所要讨论到的“人体相和”。就如叶氏[32]所言:“《金匮》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所谓“人体本身的统一性”,指的就是一种“人身整体,相和呼应”内的一种和谐状态。徐氏等人则把这种在《金匮》之中“脏腑整体,相和呼应”的关系认为是一种“脉象全息”的观点。

3.3.1 生理性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人体各组织器官经络体表相互之间构成了协调平衡的统一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之下,它们保持着整体联系,相和呼应的关系。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1]2其意为假如人体五脏的元气充盛流畅,相互之间协调平衡,人体则健康无恙。此条文说明,五脏六腑、阴阳、气血、营卫之间相互协调,整体相应,保持动态平衡(五脏元真通畅),就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而处于正气充盛,人体“安和”状态。

再作仔细分析,“五脏元真”之“元真”,依谭氏[33]认为是“元气”“真气”之义,也即“正气”之另项解说[34],故而本条同时也体现了《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35]。而五脏正气要做到通达顺畅,邪不可干,身安人和,其中的关键点之一,则是在于五脏生克制化相互之间都能达致平衡协调,恰到好处,不会有一脏过亢或是不足的情况发生,如此五脏正气才能充生流畅,外至充养四肢百骸九窍、皮肉筋骨脉,内则濡养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以及十四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等等。

而此五脏生克制化在人体生理上所表现出来的正常机理,其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在“人身整体,相和呼应”的前提之上。就如李氏[27]所说:“人体内部脏腑器官之间也是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简而言之,“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说明“从人体各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看待整体最佳状态的维持”[17]。而所谓的“各脏腑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明“人身整体,相和呼应”这一思维在中医学的整体观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而此“人身整体,相和呼应”的认识,落实在《金匮》“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条文当中,便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3.3.2 病理性 如上节所述,人体是一有机之整体,以五脏为中心,脏腑之间以生克制化的机理紧密相关,相互协调为其生理常态。也正因如此,当一脏有病,便依乘侮亢害关系之规律而影响它脏,破坏整体协调平衡的关系,而产生人体的病理异态。正如袁氏[20]所说:“人体的脏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变是互相影响,一脏有病可影响它脏,它脏有病亦可传于本脏。”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21]1其意为发现了肝病,就知道肝应木而克脾土,故而肝病很快乘虚传脾,故须先行设法充实脾土为其治法。本条文依据阴阳五行乘侮亢害的理论,阐明脏腑疾病有先后次序相传的规律,并且借此推论出邪气盛实之所病脏腑,会传病至所相乘,制约无辜脏腑。脏腑疾病既是能够依次相传,其中先决条件,就是在于“人身整体,相和呼应”之思维法则所建立起来。从反面来说,没有掌握到“人体整体,相和呼应”这一整体观点,只知肝病治肝,就会导致肝疾不已、脾病又生的后果,使病情复杂多变。后世的滋水涵木(一贯煎)、泻肝实脾(逍遥散)、养血濡肝(八珍汤)、清金制木(丹枪逍遥散加黄苓)等法,均是在《金匮》这种“人身整体,相和呼应”法则的指导下演变发展而来。就如叶氏[36]所言:“五脏之间互有联系,互相制约,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治疗时根据整体观念,善于治未病之脏腑,堵截病邪深入或已病脏腑间的传变之路,防止疾病的蔓延而促其早愈。”又或如连氏[35]所说:“一般的医生,‘见肝之病’,不知道它会传脾,光是治肝,这就缺乏了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涵盖叶、连二氏所论,都认为“整体观念”是本条文的核心理念。由此得知,本条文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且以肝病传脾为其明例。以上论述,都是“人身整体,相和呼应”法则在《金匮要略》此项条文当中的最好说明。

4 结语

“相和性”之立论基点建立于“整体观念(联系)”基础之上,而“整体观念(联系)”同时也是中医学中最主要的核心理念。“相和性”是指不同事物在整体观念(完整一体)之下,彼此之间相互有着相应互合的联系关系。由此说明,“相和性”是一种“整体联系,相和呼应”的精神,它同时也是一种“系统性”“一体性”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把握好“相和”的思维特性,就能更明白到“整体观念”的这个中医学核心理念。而“整体联系”的“相和性”思维法则具体落实在《金匮要略》之中,即以“呼应”的形式显现在首篇、六篇、十六篇中有关天人一体的关系之中。

综上所述,得知“相和性"在《金匮要略》首篇、六篇、十六篇有关“相和呼应”的讨论条文,主要是在“天体相和”“天人相和”“人体相和”等三个范畴。其中影响到人体方面,又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个方面。具体来说,“相和性”之“天体相和”是以季节与气候、“天体相和”是以天体与人体、“人体相和”是以脏腑与脏腑之间都能够起到“整体联系,相和呼应”而立论。就如叶氏[32]所言:“《金匮》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时不可分割的。由此可证,无论是“天人相和”抑或“人体相和”(甚至是“天体相和”),只要是符合互合、呼应的“整体联系”之关系,即是“相和性”思维法则之所在。

: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2470.The Compilation of the Chinese Dictionary.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Language[M].Chengdu:Sichuan Lexicography Press,1988:2470.

[2]中文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文大辞典[M].台湾: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1982:9923.Codification of Chinese Dictionary Editing Committee.Chinese Dictionary[M].Taiwan:Taiwan Institute of Chinese Culture,1982:9923.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1894.TANG Kejing.The Interpretation of Shuo Wen Jie Zi[M].Changsha:Yuelu Book Publishing House,2004:1894.

[4]王弼.周易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WANG Bi.Zhouyi Zhu[M].LOU YuLi,explanation.Beijing:Zhonghua Book Publishing House,2011.

[5]国语[M].曹建国,张玖青,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310.Guoyu[M].CAO Jianguo,ZHANG Jiuqing,note.Zhengzhou:Henan University Press,2008:310.

[6]孙华妤,冯明清.从“谨和五味”看《内经》健康观[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2):96-97.SUN Huayu,FENG Mingqing.Look at the health concept of 《Neijing》from"Jin and Five Flavors"[J].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0,5(2):96-97.

[7]萧鸿江.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体认(一)[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3):34-38.XIAO Hongjiang.Modern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thought(1)[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2005,26(3):34-38.

[8]董晓红.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和谐理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49-50.DONG Xiaohong.The harmonious idea of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J].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9,30(1):49-50.

[9]唐镜.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导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20-23,31.TANG Jing.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thought[J].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32(2):20-23,31.

[10]肖焕云.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多维视阈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6(1):60-64.XIAO Huanyun.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multi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harmony in pre-Qin period[J].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6(1):60-64.

[11]汤君.庄子义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TANG Jun.Zhuangziyi Collection[M].Beijing.Zhonghua Book Publishing House,2009.

[12]刘健飞.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探研[J].宜宾学院学报,2008,10(10):32-34.LIU Jianfei.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thought[J].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2008,10(10):32-34.

[13]陈鼓应.老子注译和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9:188.CHEN Guying.Lao Tzu Annotation and Commentary[M].Beijing:Zhonghua Publishing House,2009:188.

[14]岳宴.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谕[J].江汉论坛,2010:73-76.YUE Yan.Harmonious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modern oracle[J].Jianghan Forum,2010:73-76.

[15]程容,朱向东.阴阳五行渊源及其学术内涵辨识[J].中医药学刊,2004,22(3):512-514.CHENG Rong,ZHU Xiangdong.Yin Yang and five elements origin and its academic connotation identific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4,22(3):512-514.

[16]慕旗娟.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普世价值[J].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39-41.MU Qijuan.China's traditional"harmony"culture and universal values[J].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2010,12(5):39-41.

[17]张苏颖.试论《金匮要略》中的联系观[J].山东中医学月学报,1989,13(1):6-8.ZHANG Suying.On the connection view in the《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Shando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Monthly,1989,13(1):6-8.

[18]徐敏,樊蔚虹.论《金匮要略》的全息思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1):15-16.XU Min,FAN Wei Hong.On holographic thinking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1999,5(11):15-16.

[19]崔幸琴,丁瑞云.《金匮要略》治法特点浅析[J].光明中医,2007,22(12):10-11.CUI Xingqin,DING Ruiyun.Characteristics of therapeutic methods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summary[J].Guangming Chinese Medicine,2007,22(12):10-11.

[20]袁清思.《金匮要略》的辩证法思想初探(一)[J].中医函授通讯,1995,(1):8-10.YUAN Qingsi.Dialectics of the《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a)[J].Correspondence of TCM,1995(1):8-10.

[21]何任.金匮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HE Ren.Notes o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3.

[22]肖熙.试论《金匮要略》内容若干特点[J].福建中医药,1982:2-3.XIAO Xi.On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Fujian Chinese Medicine,1982:2-3.

[23]赵云芳,耿宏伟,郝.谈《金匮》天人相应观[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2):15-16.ZHAO Yunfang,GENG Hongwei,HAO Ling.On the view of heaven and man in the《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He’n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1994,9(2):15-16.

[24]张国铎.试论《金匮要略》的养生思想[J].浙江中医杂志,2003,(2):38-39.ZHANG Guoduo.On health preservingthoughtin the《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3(2):38-39.

[25]李云海,张雪荣.也谈《金匮要略》的养生思想[J].中医学药刊,2005,23(12):2257-2258.LIYunhai,ZHANG Xuerong.Alsoon health preserving thought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J].Chinese Medicine Journal,2005,23(12):2257-2258.

[26]柯新桥.《金匮要略》证治法则初探[J].河南中医,1981(5):19-21.KE Xinqiao.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ule of syndrome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J].Henan Chinese Medicine,1981(5):19-21.

[27]李惠林.《金匮要略》辨证法思想探幽[J].陕西中医函授,1988:2-5.LI Huilin.Exploration of dialectics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Shaanxi TCM Correspondence,1988:2-5.

[28]戴天木.张仲景天人相应思想之临床运用[J].湖北中医杂志,1991,13(87):26-28.DAI Tianmu.ZHANG Zhongjing'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ian Ren corresponding thought[J].Hubei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1991,13(87):26-28.

[29]吕娟.浅议三因制宜在《金匮要略》杂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7,48(10):953.LV Juan.On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factors in the diagnosisand treatmentofmiscellaneousdiseasesin the《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7,48(10):953.

[30]周衡.《金匮》诊断的辩证思想[J].医学与哲学,1984,(1):47-49.ZHOU Heng.Dialectical thinking in the diagnosis of the《Golden Chamber》[J].Medicine and Philosophy,1984(1):47-49.

[31]杨武.和谐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15(15):20-24.YANG Wu.Harmony theory[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15(15):20-24.

[32]叶腾辉.《金匮要略》中的辩证法思想初探[J].成都中医学学报,1982(1):22-27.YE Tenghui.Dialectics i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J].Chengdu 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1982(1):22-27.

[33]谭日强.金匮要略浅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TAN Riqiang.A Brief Account of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M].Beijing:People's Health Press,1981:4.

[34]陶葆荪.金匮要略易解[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2.TAO Baosun.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M].Guangzhou:GuangdongScienceand TechnologyPress,1981:2.

[35]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LIAN Jianwei.A Lecture on the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M].Beijing:People's Health Press,2009:14.

[36]叶进.《金匮》治疗思想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3):13-15.YE Jin.Study on the treatment thought of the《Golden Chamber》[J].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0,14(3):13-15.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条文五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法国拟立法禁止父母打小孩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