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神经元中MrgC11和μ阿片受体的寡聚化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2018-01-13 10:34:04王佳昕,刘风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阿片激动剂吗啡

μ阿片受体(MOR)的激动剂吗啡是治疗急性痛和慢性痛主要的镇痛药物。吗啡的镇痛作用主要是由表达在背根神经节(DRG)和三叉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上的MOR介导。研究表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与MOR形成的异聚复合体,可以作为新的治疗疼痛靶点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而MrgC作为GPCRs相关的一种亚型C,大多数表达于DRG的小直径神经元上,当激活MrgC时可以发挥镇痛作用。研究者探讨MrgC11通过调节MOR增强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1)MrgC11和MOR在DRG神经元中大量共表达,并形成异源复合物。MrgC11通过其C端结构域(CTD)与MOR发生相互作用。在细胞水平进一步证明,人体中存在的与MrgC具有同源性的MrgX1和MOR也能形成异聚体复合物。(2)采用BAM8-22激活MrgC11,可以诱导MrgC11和MOR的共同内吞作用,并促进MrgC11和MOR进入循环通路,重新插入到质膜上。(3)MOR通过抑制cAMP信号通路产生镇痛作用。而活化MrgC11可增强急性吗啡对cAMP的抑制作用,进而加强镇痛作用;同时,可减少慢性长期使用吗啡治疗后cAMP的过度活化。(4)在体实验证明,当鞘内注射MrgC激动剂BAM8-22并联合使用MOR激动剂吗啡时,可增强低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且减少了吗啡产生的副作用;同时,钙成像实验表明,当二者联合使用时,可以显著抑制DRG中辣椒素引起的胞内Ca2+浓度增加;当仅使用MrgC11-MOR的激动剂BAM22时,同样可以有很好的镇痛效果。(5)在Mrg敲除的小鼠中,无论是神经病理痛还是炎性痛,当鞘内给予吗啡时,镇痛效果均减弱。钙成像实验表明,在Mrg敲除小鼠的DRG神经元中,吗啡对Ca2+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感觉神经元中MrgC11和μ阿片受体的寡聚化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猜你喜欢
阿片激动剂吗啡
勘误: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医药前沿(2020年23期)2020-12-03 04:08:05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22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阿片受体类型和功能及其在猪脑中的个体发育特点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44
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方法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戒断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