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静,刘 健
(1.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700;2.山东省临朐县辛寨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600)
缩宫素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静脉滴注后可迅速起效,但是该药物半衰期较短,需要持续给药,临床应用的限制较多。研究发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妊娠产后出血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本课题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妊娠产后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报道如下。
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产后出血患者72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8.57±1.34)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28.65±1.41)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入选患者均确诊为妊娠产后出血,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次药物过敏者及妊娠合并症患者。本课题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具备知情权。
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50)20IU,对自然分娩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对剖宫产患者将缩宫素混合5%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250 μg,对自然分娩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对剖宫产患者进行宫体注射给药,如出血量较多,可重复进行肌肉注射,总剂量最大不超过2 mg。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2 h出血量、2 4 h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分别为(2 7 6.3 4±6 2.5 9)m L、(337.52±72.38)mL及(16.28±2.53)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36±81.75)mL、(482.93±97.15)mL及(28.63±3.51)min(P<0.05)。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81±0.0.45)g/L、(27.06±3.22)s及(11.36±0.29)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0.26)g/L、(28.41±3.84)s及(12.25±0.51)s(P<0.05)。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主要与胎盘前置、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缩宫素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可有效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发挥收缩子宫的作用,从而降低产后出血量。但是该药物半衰期较短,需要持续用药,当缩宫素受体饱和时,缩宫素的作用将受到限制,影响治疗效果。本院对妊娠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半衰期比缩宫素长,生物活性也更强,可有效刺激妊娠子宫肌层收缩,从而发挥止血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用药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引起气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因此哮喘和心脏病患者禁止使用。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妊娠产后出血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量,并能改善其凝血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 陈丽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155-156.
[2] 修春梅.水囊压迫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运用疗效[J].海峡药学,2017,29(10):112-114.
[3] 杜 鹃,秦媛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138-139.
[4] 黄 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9):15509-1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