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及其意义

2018-01-12 22:48刘佳鑫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鲁迅

刘佳鑫

摘要:《狂人日记》是我國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代表性白话文小说著作,在这一部小说之中,充分展现了其对文学形式的创造以及选择,其内涵深刻,发人深思,具有非常明显的哲学语言形态,实现了一种震撼人心灵的启蒙性艺术效果。文章主要分析鲁迅的《狂人日记》,研究其蕴含的哲学寓言形态以及意义。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哲学寓言形态

引言: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作品,在作品中,其通过黑白鲜明的笔触,为读者们展现了封建礼教思想吃人的本质。不管是在鲁迅的年代,还是在现代,这一作品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启蒙意义,思想启蒙价值不言而喻。尤其是推敲其文学表现形式,突出的哲学寓言形态展现的尤其鲜明。

一、《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

在仔细分析了这一作品之后,会发现,《狂人日记》在哲学形态上与西方的现代哲学具有明显的相通之处[1]。这并不是文学创作的偶然,鲁迅对中国的传统文学表现传统具有深入的把握,而在《狂人日记》之中,突出的存在主义以及反思结构共同形成的独特文本表现形态,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打破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思想界限以及形式的边界。纵观中外文学界,《狂人日记》的表现形式与著名诗人尼采的的一些观点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同时,在鲁迅说发表的一些论文之中,也可以发现大量尼采思想的影响。例如:在1907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之中,就明确的对尼采的部分学说表示了认同。由此可以有机的判断,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哲学寓言形态方面的特点必定是受了尼采学说的影响。

首先,《狂人日记》中受尼采学说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超人”的哲学思想,这两方面在哲学的表达以及思想内核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契合性。在尼采的“超人”学说之中,其哲学思想能够实现所凭借的有机世界本质是“权力意志”。而在《狂人日记》之中,狂人的意识表现,是对传统东方文化价值的有力反思。在这两种相似的思想观念之中,其哲学思想上通往真理的共同途径就是“反思”。

在形态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关于更高之人》、《关于背叛者》等作品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两者都不考虑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甚至忽视了背景的主观交代。但是,读者在进行阅读与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在作品的隐喻表达之中,发现其所表现出来的时空所指。其次,两者都以“则”为构成形式。再次,两者在文章的内容方面都表现为主人公的对话以及反思。此外,在人物序列关系上,都是通过主人公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作为构建形式的。由此,可以较为明确的分析出《狂人日记》在形态方面的表现特点。

二、《狂人日记》哲学寓言形态的意义

(一)民族国家意识

思考鲁迅《狂人日记》之中的哲学寓言形态,其主要通过私人的、内敛的文学话语对外向型的理念以及意图进行概括表达。在这一表现形态之中,鲁迅能够非常抽象、直接、便捷、概括的对其所追求的民族国家意识思想以及看法进行表达。这样的表现方式,只有在《狂人日记》之中得到了体现,而在鲁迅的其它代表作品《呐喊》《仿徨》《朝花夕拾》等等之中却没有这一方面的体现。由此可以明确,《狂人日记》的表现形态只是其文学表现的开端。

(二)对“真人”的呼唤

几乎在鲁迅的所有文学作品之中,都体现着这一方面的思想内涵。与其说这是一种形态的体现,倒不如说是一种主观理想的表达[2]。这种对“真人”的呼唤,已经成为了其小说的内在焦虑。在这一焦虑的解决方面,其外观是“启蒙思想”,并且不断重复、不断叠加,最终形成了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经典主题。而这一主题的发源,就是《狂人日记》。也可以说,《狂人日记》突出的将这一主题的哲学形态演绎了出来。在研究鲁迅其它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几乎都能够在《狂人日记》之中寻找到形态的源头。

(三)反封建意识

对传统封建礼教的反对,一直都是鲁迅文学作品的理论源泉,不仅仅是在《狂人日记》之中,例如《朝花夕拾》、《野草》等文学作品之中,都非常鲜明的表现出了其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但是,从表现形态的角度分析,其是抽象的、概括的。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反封建作品之中,往往是直达人心,直接激起读者心中的强烈反响。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种正面的攻击,直达本质。但是,在《狂人日记》之中,鲁迅的表现方式是概括的、抽象的。与陈独秀等人的宣讲式不同,其更能传达出一种感人的力量。在《狂人日记》之中,其直接将传统的封建礼教概括为“吃人”,深入而直白的揭露了传统封建礼教的本质。这种表现方法,在形态的意义方面,突出的体现在高度的概括性以及抽象性方面,将其批判封建礼教的思维形态有机的展现了出来。

(四)思想的启蒙

鲁迅的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启蒙意味,这一思想形态,正是借着《狂人日记》的哲学形态良好的展现了出来。《狂人日记》从形式上来说,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其在思想的表达方面具有一种突出的深度模式。李泽厚认为,鲁迅的的文学形态超越了启蒙,具有一种独有的孤独以及悲怆。而这正是鲁迅文学作品之中的独特思想特色。这种独有的哲学形态,正是对其思想个性的最好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可以说,这也是其个人哲学形态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一部作品。纵观其文学创作,《狂人日记》是鲁迅思想个性的最直观体现,甚至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之后的一系列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于晓凌.癫狂的隐喻——解析鲁迅《狂人日记》中人物意象及主题意蕴的隐喻特征[N].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5:94-96.

[2]巴朝霞.“吃人”母题的再演绎及人性的叩问——从鲁迅《狂人日记》到陈映真《乡村的教师》[N].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3:8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鲁迅
论鲁迅对启蒙的怀疑
鲁迅防窃
孔乙己
论《狂人日记》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从叙事角度谈《狂人日记》的特殊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
浅谈《狂人日记》中的隐性对话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
阿迅一族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