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遗存看洱海环境变迁

2018-01-12 22:44何永超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富营养化

何永超

摘要: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便在洱海周边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明。从文化遗存看,洱海居民的活动和洱海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传统农耕文化下,人们收集和利用生产活动产生的营养物质用于耕种,并向自然界掠取资源来肥田。随着物质生活的需要,洱海环境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被打破,人类活动强度提升,洱海富营养化加剧。洱海治理中,历史上洱海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和洱海自身固有的生态循环值得参考。

关键词:洱海文明;农耕文化;传统生活;富营养化;洱海生态

洱海位于云南高原西北部大理市境内,是云贵高原上第二大淡水湖泊。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便在洱海周边繁衍生息,创造了洱海文明。被水流冲入洱海的人类痕迹在河床堆积,保存下来的痕迹则通过考古研究被我们所认知。洱海湖泊沉积物研究与洱海历史文化研究显示两者有着重要关联,洱海先民生产生活对洱海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加深。大理历史文化遗存承载了洱海先民的生产生活,是研究洱海先民活动与洱海环境变化关系的重要资料。

一、洱海文明的发展

张振克老师对于洱海湖泊沉积物研究显示:沉积物磁化率反应人类活动强度,100cm碳14年代为4473±40aBP,100cm以下沉积物磁化率均值为2%;90cm磁化率均值上升到10%,50-40cm磁化率达到第一个峰值;40-30cm磁化率减少;20cm磁化率达到最高值①。闵锐老师银梭岛遗址发掘显示:大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2400年的新石器晚期,人们逐渐在海东银梭岛定居,主要食物来源为采集螺蛳、捕鱼和狩猎;公元前1500-公元前1100年,青铜器开始出现,生产力提高,人们食用螺蛳量逐渐减少;公元前400年左右该址被废弃②。吴金鼎教授马龙遗址发掘显示:大约3500年前,人类便在苍山马龙遗址活动,过着采集、游猎为主的定居生活;汉-南诏时期,洱海居民已经掌握耕种技术,依山修建了城墙;南诏以后该址同样被废弃③。

汉元封年间大理置叶榆县,洱海地区纳入中原版图。汉代至南诏时期,部落战争爆发,人口变化较大,许多洱海流域的早期遗址上修筑起与马龙遗址相似的城墙。南诏大理国建立,洱海流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增加,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有了长足进步。元明清时期,洱海地区再次纳入中原版图。为加强统治,大量人口被迁移到洱海地区,洱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增强。文化、工艺、技术封锁被打破,洱海地区发展迅速,农耕文化走向巅峰。农耕的发展,让洱海居民逐渐挣脱自然束缚,开始改变自然,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洱海湖泊沉积物研究与洱海文明出奇一致,表明洱海文明和洱海环境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二、洱海居民与洱海环境

银梭岛遗址考古发掘显示在5000多年前人们便在洱海周边繁衍生息,洱海水位在1960米左右,最早在2400多年前洱海才达到如今的水位;在这段时期,洱海水位变化较大。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加强,活动范围随之扩大;最晚至3500年前,人们在洱海流域的汉邑遗址、佛顶遗址、马龙遗址、龙泉遗址、中和遗址、余家田遗址等处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避乱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術,大理市境内出土了青铜锸等农具;马龙遗址第三层出现耕作痕迹,洱海地区有了耕作技术。

大展屯汉墓和下关市郊荷花寺村西晋墓出土的水田模型、陶仓、陶马、铜摇钱树等文物。汉晋时期,洱海地区和中原往来密切,农耕技术普及,人口随之增加。南诏时期,天宝战争中被俘的将士和南诏在成都劫掠的工匠推动了南诏技术、文化发展。《南诏仓储碑》和《南诏图传》是南诏农业发展的见证,樊绰《蛮书》记载了当时洱海地区风物和繁荣。大理国统治者仰慕中原文化,与宋王朝关系密切,文化和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农耕文化成形,洱海地区生活富足,《张胜温画卷》描绘了大理国的繁盛。

元明清时期大理再次纳入中原版图,技术和文化壁垒被打破;农耕文化走向巅峰,耕读传家成为洱海地区上层人士的象征。赛典赤均赋税、省徭役、建义仓赈灾、抚恤孤贫,并传授内地种植水稻桑麻等技术、兴修水利、开驿道等,为洱海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作。明代实行军屯和民屯,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大理,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成熟。大理市境内诸多的明代水利碑承载了垦荒的成果;宣德年间《大理府卫关里十八溪共三十五处军分民定水利碑文》是军屯、民屯发展的丰碑。古老的刀耕火种下,荒地逐渐减少,人们将视线转向洱海周边的湖泊、湿地;清代,洱海地区极其重视修建水利、开垦良田。《太和龙尾甸新开水利碑记》载王孝冶在邓川新修水利,开垦良田万亩;升任太和县知县后又新修水利,开垦龙尾甸良田万亩。康熙年间的《云南提标营田碑记》和《题奏营田文》记录了军队及军属开垦营田的情况。农耕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土地有着强烈要求,洱海自然环境因垦荒而逐渐改变。在历史长河中,洱海居民形成了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后用于肥田,人类活动产生的营养物质被冲进湖泊,沉积分解后也被用于肥田;人们还向自然界索取肥料,洱海边居民捞海草培田,苍山脚居民则打茅草肥田,民国三十四年《恭刊奉发判定海岸界限谕本碑序》记载了这段历史。

三、洱海生态恶化

以前洱海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水位变化明显,十八溪经常泛滥,河流、湖泊、沼泽星罗棋布。随着农耕文化发展,洱海居民开始向自然索取耕地,洱海环境遭到明显改变。“万物有灵”约束下,早期居民对自然充满敬畏,用乡规民约和习惯法来约束人的行为,避免激怒神灵;例如不准浪费粮食,不得破坏环境,不得污染水源等。在传统生产生活中,人们不仅将自身产生的营养物质用于肥田,还向自然界掠夺肥料。洱海居民向自然索取资源的同时,栽种树木美化村落,保护周边环境,维护至人与生态的相对平衡;大理市境内已知清代种树保护环境的碑文有《种松碑》等4通。

科学发展推翻了“万物有灵论”,乡规民约和习惯法的约束力逐渐丧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负担加剧。化肥等农药大量使用,村民不再收集生活垃圾肥田,向自然界索取肥力的行为也逐渐消失。为了追求优越物质生活,人们大肆修建房屋,侵占良田、河流、湖泊和湿地。河流、湖泊和湿地消失,村民生产生活产生的营养物质未经分解利用排入洱海,村落生态平衡系统被打破,洱海逐渐富营养化。endprint

为了生产生活需要,1963年西洱河上修建了闸门;洱海水位和水流被人为控制。水流减缓,营养物质在河床堆积。为了控制洱海水位,洱海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水位变化减弱而削弱;洱海周边传统的耕作模式改变,人们不再打捞海草和淤泥肥田,还大量向洱海排放营养物质,导致洱海富营养化。大理是旅游城市,游客众多;由于缺乏管理与保护,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排入洱海,富营养化加剧。

四、洱海环境治理

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污水治理是大理环境整治的重点。大理政府开展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村庄规划和建设监管,有效遏制了对自然环境的侵害;宣传环境保护,鼓励传统的节能减排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开展“七大行动”加强洱海污染治理力度:四水入池、环湖污水管网系统、多塘系统、湿地公园、核心区治理等实施。四水入池、污水管网系统、多塘系統弥补了村庄生态系统的污水收集处理,湿地公园修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加强核心区客栈和餐饮业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头;划定洱海保护红线区,逐步恢复洱海周边自然环境,修复洱海生态净化能力;逐步开展核心区清淤工作,帮助洱海析出富营养物质。洱海环境治理有所见效,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控制。如今洱海流域人类活动强度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河床富营养物质堆积日益深厚,洱海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洱海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为收集和利用人为营养物质,实现减排;向自然界摄取营养物质来肥田,减弱自然界富营养化。洱海流域工业污染极低,环境污染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营养,而水体富含营养物质;传统农业生产能有效帮助吸收自然界营养物质,减少富营养化。环境治理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值得参考。5000年间,洱海河床提升了1米左右,随着水位控制,水流减缓,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营养物质随之淤积。水位涨退是洱海自身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营养物质随着洱海水位涨退被冲击上岸,水体富营养化减弱。在新建湿地公园,恢复洱海自然滩涂的同时,可以考虑恢复洱海水位变化,加强洱海自身净化能力。洱海水位降低也利于清淤和富营养物质析出,便于洱海治理;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逐渐尝试恢复洱海固有的水位变化。

注释:

①《云南洱海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分析》 张振克《地理学报》2001年1月第55卷第一期

②《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 闵锐 《考古》2009年第8期

③《马龙遗址发掘报告》 吴金鼎 《苍洱报告甲篇》 P24-P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富营养化
国内生态浮床研究进展
高效溶藻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2015年天津大港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水质量状况及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老鸦河水库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与富营养化评价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人工浮岛技术净化废水研究与实践
“重农抑商”的文化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