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剑霏
【摘 要】舞蹈作为表情艺术,其情感表达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运用舞蹈编导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对女子双人舞作品《母女情》的情感表达进行细致研究,从而揭示出舞蹈作品编创及情感表达手法的基本规律,对于增强舞蹈编创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母女情;双人舞;情感表达;创编手法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81-01
一、双人舞《母女情》的情节梗概
作品《母女情》向人们诠释并传播着一种珍惜亲情的社会价值观。作品情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剧情发展的导火线,女儿因学习问题受到母亲责备,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之后母亲因寻女而车祸身亡。第二阶段是女儿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曾经的美好时光浮现脑海。第三阶段是女儿对于生死的思考和自己的懊恼,在心灵受到煎熬的情况下,终于成长起来,立志做好自己,带着母亲的期望坚强走下去。
二、双人舞《母女情》情感表达的决定因素
(一)舞蹈动作反映情感变化
情感表达是动作设计的出发点,动作的展现又承载着作品情感这一创作规律。在开始部分,女儿对母亲的管教进行反抗。追逐,母亲追不上女儿,可以看出女儿想挣脱母亲对自己的约束,母亲想抓住女儿,女儿却甩开了母亲,可以看出女儿的急躁,以及母亲无奈的心情。
在发展部分,母亲的意外去世,使女儿感到愧疚、自责。女儿双手抱头挣扎,表现出女儿内心对母亲的愧疚,不敢接受现实,感觉母亲的去世让生活失去了希望。女儿坐在地上把脸埋在两腿之间,双臂环抱,表现出女儿无助,想逃避现实。
在高潮部分,女儿穿越到母亲的年代,看见了年轻时的母亲。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两个人动作上的相互配合,以及肢体的接触,表现出两人形影不离,彼此默契;俏皮的步伐,表现出两个人纯真和愉快的心情。
在结束部分,女儿回到现实,面对她的是母亲离世后的生活。这一部分采用虚拟的手法,母亲能看见女儿,但女儿看不见母亲,母亲在背后静静地保护着女儿。女儿蹲在地上,母亲从背后隔空抱住女儿,女儿和母亲想抓住彼此却无法触摸,这一动作带给观众深思。
(二)音乐营造情感氛围
1.音乐的选材。作品第一部分主要表现女儿和母亲对峙、追赶。选取节奏感强、调皮轻快的轻音乐。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部分,用车祸碰撞的声音直观表现故事情节。第二段母亲意外去世,采用缓慢忧伤的轻音乐来表现人物情感。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接部分,用时钟滴答声来直观表现女儿的穿越情节。第三段采用明快柔和的轻音乐来表现母女欢快的时光。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连接部分,又通过钟表滴答声来直观表现女儿回到现实的情节。第四段采用《亲爱的妈妈》歌曲前半段来表现女儿怀念妈妈的情感。
2.音乐在剧情发展中的表现。音乐从旋律、节奏、情绪、音色、结构、歌词等方面来体现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舞蹈的“律动性”是和音乐节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和音樂的统一节奏,在视觉上和听觉上给人统一和整体的韵律美感,从而加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品中音乐节奏从刚开始的急促,到母亲出车祸突然安静下来,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也可以在节奏中较好呈现。高潮部分,母亲与女儿之间的爱采用明快、柔和的音乐来表现。在作品结束部分,伤感平缓的音乐强调内心失去亲人的伤痛。
从音乐的情绪上来说,第一部分是在激烈的对峙下,女儿给母亲一个后背,表示抗拒母亲。第二部分是面对面各自吐露心声,想获得彼此的爱,是甜蜜、平和的一个场景。第三部分,两个人背对背,母亲和女儿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女儿消极、低沉、心情压抑;母亲担心、自责、后悔,通过音乐表现各自情绪。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采用纯音乐的背景,第三段的背景音乐是歌曲《鲁冰花》的前半段,更能体现女儿对妈妈的思念。
(三)服装设计体现人物性格
舞蹈服饰的应用可以塑造人物形象。舞者所穿的服饰可以体现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和性格特点。
1.母亲的服装。作品中的母亲穿蓝色的T恤,代表着干净、深沉、坚毅、希望。
2.女儿的服装。作品中的女儿穿黑色的T恤,黑色代表庄重、悲伤、沉默、安静,代表自我压抑的个性,表现女儿有意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舞蹈创作中情感决定动作,动作表现情感,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舞蹈的编创,再融入情感,才是真正具有思想内涵的上乘艺术,舞蹈通过情感的体现来反映编创者的内心和素养,舞蹈是美的艺术,如果光有肢体的活动是不能构成舞蹈的,必须有舞者的情感和编创者的灵感来支撑,二者不缺一。”
参考文献:
[1]蔡霞.论舞蹈意境的生成[J].大舞台,2014(02).
[2]汪薇.我国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舞台,2014(01).
[3]李娟.论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及创造[J].音乐时空,2013(13).
[4]靳珺.舞蹈意境随论[J].齐鲁艺苑,2012(01).
[5]易菲.艺术意境论探微[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