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型空间

2018-01-12 21:04马艳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荆轲文本阅读教学

马艳燕

曾有学者评论,西方教育已经过分技术化,这个时代正以几何平方的速度实现着新的工业增长,与此同时也对人的精神产生了有效操控。虚拟社会的形成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当代新型的生存空间,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更带来了当代的精神,对当代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语文化要求。

而这种信息化社会技术性科学性的特点,带给这个社会多元化日渐浓重的特性。

在多元社会里,用旧有的标准来审视《红楼梦》里的孰是孰非已然失效,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都是强悍的社会网状结构上的一点,我们在文本里读到的是整个社会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能理解黛玉入府的凄惶与谨慎,明白那逢乱失怙后的脆弱与敏感,心疼她伤痛后的自尊和坚持。我们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审视生活、审视文本,而不会简单粗暴地凌驾于生活之上吹毛求疵。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文本会赋予我们更丰富的体验,任何的真理都有它的适用值域,淮南之桔淮北为枳,于此为蜜糖,在彼则为砒霜。面对刺秦的荆轲,我们会质问:为了那暗地里挟恩求报的太子丹,真的值得得樊将军之首以入不测之强秦?究竟在荆轲心中,何者为最重?而在我们的心中,何者为最重?

当进入文本的人生场景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成为了阅读的主体,老师无法继续成为高高在上的“导读”角色,而学生也不能被硬性定义在“接受”角色。E时代的阅读,号召的是每个主体结构之间要互相介入彼此整合。而且这种主体介入,不但需要基于原本的文本创作背景,更需要有超出文本经验之上的再创造,赋予它时代再生力。当教师或学生在阅读教学文本时,不自觉地携带现时代的意识形态对文本进行试探、商榷和合成时,文本就被置于更广阔的当代生活场景,它就具有更多元的意识流动特征。正如波兰的谚语:让水自流,水自有它的出处。

語文教学就是一门顺势而为、造势而生的艺术,当我们的患得患失在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前相形见绌时,我们豁然;当我们的畏首畏尾与孔子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狭路相逢时,我们决然;当我们的清风明月与庄子的大鹏展翅相映成趣时,我们淡然。阅读文本就是进行一场有声有色的生命旅行,每个人都会在文本中发现自己独有的旅行意义。

教师对于教学文本的理解和体验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深度广度和灵活度。只有敏锐地把握了现在教学的需要,意识到统一化的教学对学生思维会形成的重创,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观念上真正扣合教育的前景。换言之,老师要让自己的课堂转变成一个文本的生态园,与学生探讨同一文本经验的不同观点碰撞,或者是不同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在流动的思维状态中,教师的头脑中充满了对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的种种设想,并且他要根据目标、内容和学情,构思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媒体,并且随时准备灵活调整教学现场,实现更有意义的双向多元的思维碰撞。

当代社会正在酝酿着一种弹性的生命空间,它既承担着解构功能同时又肩负着建构的责任,它努力去拆解着旧有的结构秩序,不断地吸纳新生的力量去架构一个全新的更富有人文关怀的当代社会图景。在文本阅读经验的累积中,不断追寻自己的道路,于我们教师而言,这种追寻,既是帮学生寻找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成个性化教学的过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荆轲文本阅读教学
荆轲刺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言实词小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荆轲之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