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何氏“三贤”与李氏“四进士”

2018-01-12 16:44黄述斌
文史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井研宋史进士

黄述斌

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地处岷江东支流茫溪河中上游的井研县,北连仁寿,东邻荣县,南界犍为、五通桥,西靠乐山市中区,西北与青神接壤,属盆中丘陵粮经区域县。井研因盛产盐(岩盐蕴藏量极为丰富),凿井开发井盐(其盐精美洁净)而得名。史料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犍为郡领武阳县,设铁官开发盐、铁,开凿第一批盐井名“井研”,后立井研镇仙井监。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蒲亭县辖井研镇;继后开发井盐增多;盐业兴旺。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废蒲亭县改置井研县。井研建县至今已一千四百多年;其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两度并入仁寿县。

井研县历来人文兴盛。史料载曰:“自文翁化蜀以来,井研重教兴学之风蔚然盛行,科甲蝉联,代不相借。素有‘地灵人杰‘文献之地美誉。”[1]在此基础上,历代县令与地方绅贤,大多重视建书院、办学堂,鼓励井邑子弟读书求学。《井研县志》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前代固多理学名臣,兴朝亦有垂勋硕辅,可谓人才辈济。”经考证现存史料,仅宋、明、清三朝代(其他朝代史料因兵燹被毁),井研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中状元1人、进士42人(宋代状元1、进士24,明代进士14,清代进士4);举人117人(宋代57,明代42,清代18)。一个丘陵地区小县,能教化育出如此一批批及第之才,实属不易。这些学成或及第者,大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有的著书立说,成为国家级学术大师;有的成为政治家,为朝廷重臣和地方大吏;有的专注教学研究和讲学,服务桑梓。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县令奉省檄重筑县城墙(将原夯筑土墙改砌为石墙)时,特地将方形石板雕琢上各种带吉祥装饰的护墙式帽子,有如女士头上方巾,盖戴在城垛上,成为“城墙戴帽子”的特别景观,以此作为井研文风鼎盛之标志。

何氏一家三子,学高识博,均科甲及第,世称“三贤”。长子何栗(1089—1127),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进士第一。二子何棠,继长兄登第之后,于徽宗宣和登进士,官秘书丞。三子何炬,宋高宗时先中举人,后又登进士,为宣教郎通判。何氏“三贤”为井研学风文风的勃兴大增色彩,影响深远。状元何栗(),字文缜,井研仙井人。按,有报载何栗“仙井监”人,属仁寿,不确。《雍正井研县志》《嘉庆井研县志》两志均载:何栗,井研仙井人。《嘉庆井研县志》第93页载“明万历年间,井研知县杜如桂,合三忠四李,益以状元何栗像位设于左厅……”以供拜祀,可为史据。传说何栗出生时天空出现祥异。(参见《古隆州志》)《嘉庆井研县志》亦有记载:“何栗初度之辰,夜半红,雾亘天。”众云何家将出贵人焉!何栗少时,家境不宽裕。母亲杨氏,勤劳刻苦,会做面食,手艺精到,在镇上开一小面馆,所制“何郎挂面”名播邻邑和嘉州一带,且代代相传,成为井研的文化品牌。

据《宋史·何栗列传》及《井研县志》,何栗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2年)登金榜头名,时年37岁。他先后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京畿学事等职,性格秉直,忧国爱民,力主抗金。“徽宗曾数次咨访,欲委以重任,被权臣所阻,说何是苏轼同乡,宗其‘曲学,不能重要,乃出知遂宁府。不久,又奉调回京,任御史中丞。任内,他上书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抗章不服。何又上书七章,言实据凿,使王黼及其党羽皆被罢官,何亦调知泰州。”[2]后钦宗立,时金人要挟割三镇,宰相诸丞主张割地议和。何栗力排众议,言道:“三镇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3]他还指出金人无信,一心扩张侵略,割地亦来,不割地亦来。总之他极力反对割地议和,皇帝听后颇悟。何栗提出建四道总管,使统兵入援。皇帝遂罢免了宰相,恢复三省旧制。时金兵长驱直入,康王(赵构)在河北,与朝廷信使不通。何栗密草诏书与皇帝,建议立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坚持与金人斗争。后京城失守,君臣为金人所掳,何栗亦在其中。金人商议扶立异姓皇帝,但指何栗说:“此等不得参与。”何栗随皇帝北去。过燕山时,何仰天大哭,绝食而亡。他留詩明志,其中曰:“人生会有死,遗憾满乾坤。”其死时年39岁。宋高宗继位后,赠其大学士,录用全家七人为官。世人赞其忠义爱国之气千载如生,长流不朽者也!

继何氏一门“三贤”之后,李氏一门“四进士”的崛起,又为井研学风文风的兴盛锦上添花。李舜臣,字子思,井研仙井人,南宋孝宗时进士。其子心传、道传、性传,皆为南宋进士、名臣硕儒,世称之为“井研四李”。据《宋史·李舜臣列传》,李舜臣少怀大志于天下,忧国爱民,对南宋偏安江左,不图恢复深怀忧虑,写成《江东胜后之鉴》10篇上奏,力主抗金。乾道二年(1166年),李舜臣中进士第。他当时在对策中写道:“论金人世仇,无可和之议,宰辅大臣不当以奉行文字为职业。”这便刺痛了考官和主和大臣,“绌下第,调邛州安仁县主簿。”[4]时值大旱,县令深居简出,惟怕民变。李舜臣体恤民苦,亲往抚慰灾民。他后来教授成都府,又改知饶州德兴县事。其从政以教育为先,间诣学讲说,邑士称“蜀先生”。他在任内更关心民间疾苦,废除预收附加税,推行义役法,以减轻民众负担。

李舜臣在宗正寺主簿职上时主持重修《裕陵玉牒》,坚持实事求是,无所避讳。他对《易经》有深入研究,写成《易本传》33篇,并著有《群经义》8卷、《书小传》4卷、《文集》30卷、《家塾编次论语》5卷、《镂玉余功录》2卷等大量著述。

李道传,字贯之,井研仙井人,为李舜臣次子,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初任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市)司户参军。据《宋史·李道传列传》,宁宗开禧年间,金人犯境,吴曦叛附金人,威胁道传。道传不惜弃官,以保清白。吴曦叛乱被平息,道传受到朝廷尊重,官升二等,后调任秘书郎、著作佐郎。他向宁宗面陈政见:“忧危之言不闻于朝廷,非治世之象”,建议广开言路,伸张正气,开辟贤路,崇尚道学。道传受到皇帝赏识,兼权考功郎官,迁著作郎。他目睹“新进用事,贿赂成风”,十分气愤,言道:“今名优儒臣,实取材吏,刻剥残忍、诞谩倾危之人进矣!”[5]乃求外调,于是出知真州(治今江苏仪征市)。他到任后,即修复城防,筑石坝保护江岸,整饬吏治,惩办贪官十余人,“胥吏为民害者”被黥面逐放百多人;又打开监狱释放受害百姓二百多人,免旧欠一十余万缗,从而稳定了民心。时遇大旱,道传与漕臣真德秀赈灾救饥,穷冬仍行走于风雪中,踏遍深村贫谷,使众多饥民得到救济存活。道传为政,以惠民百姓为本,深受当地人民爱戴。他忧国爱民,对朝政阙失能大胆陈言,无所讳忌,皇帝亦不以为忤。他在奉命从真州知果州(治今四川南充市)途中,病逝于江西九江,时年48岁。endprint

李性传,字成之,井研仙井人,为李舜臣幼子,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初历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他在朝廷对策中,向宁宗陈词,认为朝廷“有崇尚道学之名,未遇其实”。宁宗问道:“实者何在?”,性传回禀说:“在陛下格物致知,以为出治之本。”[6]性传提出君主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事,宁宗听后欣然,乃调其为太常博士兼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主持宫廷教育。他以《仁皇训典》作宁宗的必修课;又力主提倡孝道,以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性传代理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五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他著有《晦庵续录》46卷。他以观文殿学士致仕,卒后特赠少保。

李心传,字微之,号秀岩,井研仙井人,为李舜臣长子。据《宋史·李心传列传》,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刚成年的心传,在地方州县推荐下参加贡举,没有考上,从此绝意功名,闭门研读和著述。经过毕生数十年潜心写作,终于成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李心传幼年随父读书,亲睹其父重修《裕陵玉牒》等,见识大增,也培养了自己研究史学的兴趣。他深感南宋国势阽危,许多忠良之士业绩行将失传;国家的军事、礼乐制度日益废弛,乃立志述史。他搜集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至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75年间的朝野旧闻,写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20卷。后有人劝他,说写野史易犯忌。他只好听从朝廷安排,编写《高宗系年录》(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历时3年完成,共200卷。该著循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编年系月,纂述南宋高宗36年(1127—1162年)间事迹,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衔接。其记述翔实有据;更可贵的是:“独于淮西、富平之偾事、曲端之枉死、岳飞之见忌,一一据实直书”[7],被后世誉为“一宋之良史”。明代将之辑入《永乐大典》,清代辑入《四库全书》。《要录》成书之后,李心传慨然以“撰写真史,何罪之有”的无畏精神,开始续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经过8年时间,于嘉定九年(1216年)七月成书,亦同甲集20卷。《朝野杂记》体例 与《十三朝会要》相同,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互为经纬,被誉为宋代史籍上乘之作。同年,他又撰写《丙子学易编》15卷。书成,心传颇为自负,与友人叹曰:《易》道远矣!上古之经,莫尊于《易》,而诸儒多以私意乱之。余此书博采诸家论说之长,兼容并收,颇得《周易》精华。

嘉定十七年(1224年)正月九日,宁宗下诏求程颐后代加以录用。李心传奉诏撰写,参取自程颐被荐从学以来140年间道学兴废的事迹,萃为一书,谓之《道命录》。其翔实记载程颐、朱熹的进退始末,备录褒赠、贬谪、荐举、弹劾之文。书中颇有谴责蔡京、秦桧之词。据《宋史》本传及其他资料,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年逾花甲的李心传,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合前后23人之荐,由四川制置司敦送至都城临安(今杭州),理宗赐其进士出身,任以史馆校勘,专修《中兴四朝帝纪》。孰料刚写完三分之一时,李心传便受到妒者及奸佞攻讦,被迫回到成都府担任通判。但不久,他又受到重用,升任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朝廷许以不必参与参议官的实际工作,另置局接续修撰《十三朝会要》。端平三年(1236年)书成。是书为宋代唯一的在京师之外辟官设局而修的《会要》。接着,李心传应诏入朝,任工部侍郎。当时他虽已年过七十,却仍能针对当时纲纪败坏、民不聊生的局面,上书皇帝,希望惩治奸佞。否则,“陛下虽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亦不知所以为策矣。”其时,理宗“从之”。[8]李心传敢于正视现实,要求改革弊政,自然又受到攻讦。朝廷改其以提举宫观的闲职,到潮州居住。嘉熙二年(1238年)三月,李心传迁任少监、史馆修撰,续修前宝庆二年未完成的《中兴四朝帝纪》,于次年成书。淳祐三年(1243年),李心传退休返乡,翌年卒于湖州(治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终年78岁,赠少保。

李舜臣父子四人,世称“井研四李”,与“眉山三苏”齐名。历来北宋有“眉山三苏”,南宋有“井研四李”之称。李氏父子,从政公正廉洁,敢于抨击弊政,蔑视奸佞权贵,关心民间疾苦,以惠利百姓为本,深受黎民爱戴;更以著述成为大家,特别是在理学、史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李氏父子不论身在何方,始终心怀乡梓,以故乡文风而自豪。《宋史·李心传列传》记心传,称其“有史才,通故实”,“盖其志常重川蜀,而薄东南之士云”。为表彰和纪念李氏“四进士”功德,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县韩邦儒应地方绅贤和各方人士请求,在井研县城龟山建成“四李祠”。明翰林修撰余承勋专此写有《四李祠记》,载《嘉庆井研县志》。其有云:

蜀学,比齐鲁古也。盖自文翁修学明经启其轨,而司马、严、扬、褒之徒出,人文始著矣。历唐、宋,代有作者,史不绝书。逮季宋,川灵益阐,人文际盛。蜀之名邑井研四李氏,父、子、兄、弟相师友,德行道艺,卒于一门者。蜀学渊源之盛,自眉山苏氏、丹棱李氏,他未及多闻焉。……慨乎李氏四贤济美之业甚矣!崇正学、辨礼制,史臣称其大者矣!嘉靖壬寅,韩邦儒以楚材宰是邑,修举教化,务先表德,乃谓祭法,功施民者记之,惟李氏诸贤,功成名垂,而乃弗受祀焉。遂即于城内龟山故地辨方划次,周其所工费而徐图之。多方鼎力,如期告成。其前为门榜,曰“崇正书院”,树风声也。中为祠宇,峻洁朗穆,设四李像位爽也。左右为斋居。拓祠后地为讲堂“仰止楼”。岂帷祀为昭诸贤之灵,慰斯文旷世之感也乎,遂刻石为记。

明万历年间,知县杜如桂将何氏三忠祠与四李祠合并加以修缮,名谓“崇正书院四李祠”。状元何栗像位设于左厅,文昌像位置中楼,中厅为四李像位,兼作合祀。书院有余承勋题匾“讲学堂”。陈效题匾“斯文山斗”。清乾隆甲寅年,代理知县、松江盛麟损赀,在原址重建“四李祠”,并题匾额“仙井儒宗”,悬挂于正厅大门上方,以资纪念。此后,历代官府有过维缮,却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祠宇逐步斑驳陆离。民国时期,国民党井研县党部将党部机关迁住于祠内办公,对祠宇和文物维护带来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县城市政发展建设需要,“四李祠”连同城内数座古庙宇、古城墙,以及城南边一座十多层高、藏有舍利的佛塔古建筑,均被拆毁。今已遗迹难寻。

2017年夏天,井研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四李祠”故址附近建成三重檐的“四李桥”牌坊,其上雕梁画栋,色彩鲜艳;又立四李塑像。它们反映了故乡人民对先贤的崇敬、怀念与继往开来的热情。

注释:

[1]《雍正井研县志》,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编,第2页。

[2]《井研县志》,井研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18页。

[3]《宋史》卷三百五十三《何栗列传》。

[4]《宋史》卷四百四《李舜臣列传》。

[5]《宋史》卷四百三十六《李道传列传》。

[6]《宋史》卷四百一十九《李性传列传》。

[7]《四庫全书总目》卷四十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8]《宋史》卷四百三十八《李心传列传》。

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公安文联理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井研宋史进士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孝母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荀子“礼法并重”思想的现实价值
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 打造现代农业新增长点
——以井研县城为例
略论历届党代会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表述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