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涛,杨玉立
(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肩凝症是以肩部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普遍女性多于男性,尤以单侧发病较多,双侧发病较少,在中医学中属痹症,又称为“漏肩风”“冻结肩”,与西医学中肩关节周围炎相当,因肩周肌肉、滑囊、肌腱等软组织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1]。本组研究发现针刺配合蜡疗治疗本组肩凝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凝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中肩周炎诊断标准,排除有其他病症其中男性31例,女性41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1.3±2.7)岁;按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研究组(n=36),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患者取坐位,使患者肩部充分暴露,取肩髎、肩髃、肩贞,配穴取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等,在常规消毒后,采用0.30*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在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加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度为准,30 min后出针。一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2]。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蜡疗给予治疗[2]。其中针刺方法同上,在针刺结束后叮嘱患者将患肩裸露,用加热固体石蜡溶解达到熔点55℃左右,成为液状,在治疗盘中冷却,对石蜡表面进行检查,确定无破裂,待石蜡松软塑型后将其敷肩部,并在表面用保温材料,时间为30 min,每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3]。需要注意的是在蜡疗过程中应避免发生烫伤,并叮嘱患者多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如弯腰晃肩、梳头、体后拉手等。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其中治愈:患者肩疼痛感消失,肩功能恢复,半年内无复发;显效:肩疼痛感好转,有轻度疼痛,不会对日常工作带来影响,肩功能恢复正常,时有复发;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功能未恢复正常;无效:肩疼痛感无缓解,症状无改善,肩功能受限加重。
本组所得数据及相关资料均采用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 17.0进行汇总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肩周炎早期的疼痛感较轻,主要是肩关节活动受限,在中医学中属“痹症”范畴,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年老体虚和筋脉失养所致,又感风寒湿邪,肩部外伤或是慢性劳损导致经脉阻滞,使肩关节出现活动障碍或是疼痛。根据现代医学理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炎症,肩关节产生退行性病变[4]。在肩周炎治疗中针灸具有一种独特的优势,通常是在肩周炎冻结期应用,达到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促使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恢复。针灸可以有效刺激神经末梢,使神经产恒动作电位,对神经因子和炎症因子局部合成与释放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影响到外周器官和组织功能,达到治疗效果。石蜡是石油蒸馏副产品,具有较大的热容量,且蓄热功能强大,是有效的传导热源,在肩周炎护理中石蜡具有良好的温热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肩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生长,使肌肉痉挛症状得到缓解[5]。
在本组研究中对我院72例肩凝症患者分别给予单纯针刺治疗和针刺配合蜡疗治疗,经研究来看,针刺配合蜡疗在肩周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活络通痹、祛风驱邪的功效,促进局部软组织修复,解除肩周局部导致的功能障碍和慢性疼痛,缓解肌肉紧张、痉挛症状,达到松解粘连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