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018-01-12 14:56:03赵浩潘文龙沈春森罗永春张振海张强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瘘口自发性覆膜

赵浩 潘文龙 沈春森 罗永春 张振海 张强 徐如祥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疾病,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在海绵窦内的分支发生破裂,动脉血经破损口直接与海绵窦内的静脉血沟通,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导致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1]。人体内唯一的一处动脉通过静脉系统的结构即是海绵窦,由于颅脑外伤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海绵窦区极易发生动静脉瘘,其发病率约为0.17% ~0.27%;其中由外伤引起的CCF占75%以上,称为外伤性CCF,其余无外伤史者称为自发性CCF[2-3]。CCF目前都归于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窦型)[4]。自发性CCF具有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容易导致临床误诊、漏诊,早期选择治疗较为困难的特点[5]。

一、病因分析及临床分型

自发性CCF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综合分析已知原因有:(1)内分泌失调: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有关,主要见于绝经后及妊娠期妇女,于健等[6]报道长期服用己烯雌酚易发CCF;(2)先天遗传性因素:患有血管发育异常和胶原纤维缺乏症,如Ehlers-Danlos综合症、先天性成骨不良等[7];(3)动脉血管壁脆性增加及退行性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4)海绵窦存在血栓形成:致使动静脉短路开放。CCF临床分为4型[8]:(1)A型:多属于外伤性,漏口通常单一,盗血量大,漏口多位于海绵窦的水平段和后升段;(2)B型:多属于自发性,为颈内动脉脑膜支海绵窦瘘,血流漏口较多;(3)C型:颈外动脉脑膜支海绵窦瘘,具有漏口小,分支多,供血动脉细小的特点;(4)D型:颈外动脉脑膜支海绵窦瘘,有多个漏口,低血流,漏口小,分支多,供血动脉细小,血管内介入治疗较为困难。CCF的静脉引流可分为5组[9]:(1)向前:引流至眼静脉、内眦静脉、面静脉,最后汇总至颈外静脉;(2)向后:引流至岩上窦、岩下窦;(3)向外:引流到蝶顶窦;(4)向下:经圆孔和卵圆孔静脉引流到翼静脉丛;(5)向对侧:同侧血流可经海绵间窦引流至对侧。临床根据动静脉的结构、影像学确诊,评估盗血量,对下一步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可行依据。

二、临床表现

CCF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0-13]:(1)颅内血管杂音,与动脉搏动一致,这是CCF的首要症状,也是典型症状,在患侧的颞部、耳后、前额听诊可有吹风样杂音,夜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休息,这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过程中以杂音消失为基本标准;(2)90%以上的CCF存在搏动性突眼症状,是由于颈内动脉破裂后动脉血进入海绵窦,增加了海绵窦的压力,使得海绵窦的所有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随着动脉的搏动一起跳动,导致搏动性突眼;突眼的长度一般从4 ~24 mm,平均10 mm;严重者可继发青光眼、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3)缺血性损害症状、5% ~10%的患者可出现致命性鼻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也有文献报道以耳聋、耳鸣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自发性CCF,其特点是耳鸣与心脏搏动一致[14]。

三、影像学依据

自发性CCF的影像学特点有:(1)供血方面:双侧颈内动脉发病率高,颈外动脉分支供血为主,也可见颈内和颈外动脉双重供血;(2)血流量方面:大多为低流量型,供血动脉为颈内动脉分支,以脑膜垂体干及其分支多见,颈外动脉的脑膜支也常参与供血;(3)瘘口方面:瘘口多而小,因此在临床病例中,要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判断,避免漏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CT能够显示海绵窦在动脉期显影,且扩大明显,可显示多支引流静脉的扩张等。MSCT重建技术对CCF的诊断非常具有临床意义,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 曲 面 重 建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容积再现主要提供直观、立体的重建图像,可多方位旋转,显示引流静脉的整体情况。MPR和CPR重建后,主要显示血管内外结构的异常,可确定瘘口的位置、大小等[15]。缺点为当瘘口较小并且与周围骨质关系密切时,不易发现,容易漏诊;(2)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海绵窦及蜿蜒扩张形态的引流静脉,还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脑出血或脑实质损伤的间接征象;MRA是无创的血管造影技术,利用3D TOF法,可以清晰显示引流静脉与吻合支的开放程度、Willi环的形态与引流静脉的关系以及颈内动脉的瘘口情况;(3)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被普遍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16]。DSA可以提供充足的颅内血管解剖特点,对瘘口的位置和大小,瘘口的血流量、对侧动脉的血供、Willis环的变异、静脉引流情况、直接型瘘还是间接型瘘等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4)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无创、系统地观察到因瘘口引起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改变、引流静脉的途径和颅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有助于临床诊治、预后判断及便于随访。

四、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是保护视力,消除杂音,使眼球回缩,防止脑缺血或出血。自发性CCF的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减少动脉血液直接流入海绵窦。但由于多个瘘口的存在,供血途径较多,故对自发性CCF的治疗仍然十分困难。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科治疗大体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初 ~1930年):结扎患侧颈动脉,有效率为30% ~40%。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脑缺血的发生且容易复发,并发症重,预后差;第二阶段(1931 ~1960年):孤立术:先结扎颈部动脉,然后开颅夹闭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有效率为56.9%,但是这一方法仍然没有避免脑缺血的发生;第三阶段:放风筝填塞:开颅借穿刺针导入铜丝、马尾,或者开颅直视下行修补手术。但由于开颅手术创伤较大,其相应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的痛苦,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目前有条件的医院普遍采用的是血管内治疗的方法。随着各大厂家栓塞材料的发明和不断更新,医生栓塞技术的不断提高,血管内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CCF的首选方法。CCF的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有:可脱式球囊栓塞术、微弹簧圈栓塞术、微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术、覆膜支架置入术等,另外对于血管特殊病变可以采取多路径栓塞[17]。(1)可脱式球囊栓塞:外伤性高流量海绵窦瘘可脱式球囊栓塞是公认的可靠首选方式,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治愈率在85% ~95%,复发率超过11.2%[18]。在常规栓塞治疗后,颅内血管杂音可以得到即刻改善,球结膜充血水肿情况几小时后可以逐渐好转,大约1周后,眼球基本恢复正常[19]。自发性CCF有一定的自愈倾向,有报道称25% ~30%的自发性CCF可以形成血栓而自愈[20]。所以,当患者有治疗顾虑时,可以选择暂时保守治疗,如病情加重时再进行介入治疗。(2)单纯性使用微弹簧圈栓塞,风险高,封堵不完全,临床较少使用,一般多选择联合液体栓塞系统综合填塞,能够取得较好疗效。(3)微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术:当漏口较小(2 ~3 mm)且为复发的CCF时,可考虑使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辅助治疗,可以取到满意效果[21]。该技术应该以弹簧圈为基础,Onyx胶为辅助填塞补漏。如果Onyx胶单独使用,液体胶失去弹簧圈网架结构,易导致误栓正常颅内动静脉,造成严重后果。(4)覆膜支架置入术:覆膜支架的上市,给CCF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其优点是进行病变隔绝,保留和重塑颈内动脉的完整结构,尤其适用于血管解剖情况较好的年轻患者。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病变要把握好严格的使用适应证[22]。有报道称,当瘘口过大需要闭塞患侧颈动脉时或者瘘口小而多,需要填塞多个微弹簧圈和大量Onyx胶栓塞时,选用覆膜支架一次性覆盖瘘口,是简单又有效的治疗方案[23]。马永会等[24]分析了国内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CCF的效果,对4例患者进行5 ~14个月的随访,未见临床症状复发,证实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覆膜支架是在支架柔软度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加以技术改进,由裸支架、聚四氟乙烯膜、球囊导管组成,特点为没有颅内占位效应、血管柔顺性好[25]。使用适应证为:瘘口长度小于支架长度;血管无严重迂曲;支架覆盖区域没有重要的血管分支,不会导致分支血管的阻塞;支架植入尽量避开眼动脉,并超过瘘口两端2 mm,防止影响视网膜供血,损伤患者视力。但目前,覆膜支架在治疗CCF中的应用时间较短,临床缺乏大样本病例报道和远期疗效观察。(5)康超文和刘觉仕[26]报道,复发性或难治性的CCF进行血管内治疗时,可选择多路径的介入治疗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如对于B、C型CCF的形态,为了填塞海绵窦,切断进入海绵窦瘘口支流,选择经静脉入路较动脉入路操作简便,治疗较完全,可达到治疗效果[27]。

五、疗效评价

理想的治疗效果应是既能闭塞动脉和海绵窦之间的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实现解剖意义上的治愈。评价治疗效果,应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效果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8]。临床症状改善评价标准:颅内血管杂音消失,患者突眼症状恢复,球结膜水肿改善,视力下降等症状消失;影像学复查评价标准:海绵窦相关引流静脉不再显影,颅内动脉结构正常,远端动脉血流通畅。

综合相关文献分析,海绵窦是人体内唯一一处动脉通过静脉的结构,又因位于颅底部,周边存在骨质薄弱而且凹凸不平及较多孔隙裂等结构,故外伤导致的CCF多见[29]。自发性的CCF临床表现隐匿,病程长,症状不典型,临床治疗较困难,大多因眼部不适就诊眼科,也可表现耳聋、耳鸣就诊于耳鼻喉科,在经过无创检查头颅CTA及MRA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的辅助下,为全面诊断提供影像依据,最终确诊再行有创的脑血管造影检查,结合动静脉结构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刘晓昀,朱武生.脑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11):751-756.

[2] 袁萍,陈姝娟,王清.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39-40.[3] 伍小勇,李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7):1342-1345.

[4] 马廉亭,谭占国.微创神经外科学 [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148-171.

[5] 车晶晶,陈旭,郭燕军,等.双侧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2):220-223.

[6] 于健,唐海人,吕全,等.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继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80.

[7] 李桂林,王斌,高俊,等.表现为脑神经麻痹的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1):525.

[8] Barrow DL,Spector RH,Braun IF,et al.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s[J].J Neurosurg,1985,62(2):248-256.

[9] Meyers PM,Halbach VV,Dowd CF,et al.Dural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definitive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and longterm follow-up[J].Am J Ophthalmol,2002,134(1):85-92.

[10] Leclerc X,NavezJF,Gauvrit JY,et al.Aneurysms of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treated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follow-up with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2,23(7):1121-1127.

[11] 刘肖,余炳坚.外伤性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J].人人健康,2016,35(23):75-76.

[12] 莫雪红,张小政,陈刚,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海绵窦瘘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价值[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5):40-43.

[13] 陈书扬,余永忠,邝国平,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眼部表现及介入治疗[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6):533-534.

[14] 徐萍芝,冷辉,胡连生.以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的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J].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2004,10(1):24.

[15] Killic T,Elmaci I,Bayri Y,et al.Valu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in thediagnosisand follow-up ofcarotidcavenousfistulae[J].ActaNeurochir(Wien),2001,143(12):1257-1264,discussion 1264-1265.

[16] Yang D,He Q,Zou Y,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J].Chin J Traumatol,2002,5(2):112-114.

[17] 吴笋.介入性球囊封堵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66-67.

[18] 刘学政,肖贱英.Willis腹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9):1429-1431.

[19] 陈兴泳,孟祥武,唐荣华,等.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421-422.

[20] Luo CB,Teng MM,Chang FC,et al.Transarterial detachable coil embolization of 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J].J Chin Med Assoc,2013,76(1):31-36.

[21] 张鸿祺,支兴龙,张鹏,等.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9):388-394.

[22] 邱明,杜世伟,聂庆彬,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7例[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4(4):235-236.

[23] Madan A,Mujic A,Daniels K,et al.Traumatic carotid arterycavemous sinus fistula treated with a covered stent Report of two cases[J].J Neurosurg,2006,104(6):969-973.

[24] 马永会,武通帅,叶永造,等.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4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1):61-62.

[25] 韩登峰,孔祥锋,吐尔逊·沙比尔.覆膜支架在颅颈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1):3957-3960.

[26] 康超文,刘觉仕.经椎动脉入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406.

[27] Su IC,Cruz J P,Krings T.Low-flow 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caused by rupture of an intracavernous carotid aneurysm[J].Interv Neuroradiol,2014,20(4):476-481.

[28] 张尚明,洪景芳,刘海兵,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探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22(1):11-13.

[29] 黄芳,国宁.颈内动脉海绵窦瘘50例围术期综合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63-64.

猜你喜欢
瘘口自发性覆膜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DSA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学实践(2018年2期)2018-03-08 11:01:24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0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47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17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7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