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Insomn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stroke: a 6-year follow-up in a Chinese cohort study”的文章,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科/行为神经病学与睡眠中心王春雪主任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完成。
失眠在卒中后人群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2%~57%,对卒中后预后有重要影响。多数研究更多关注睡眠时间与卒中后死亡风险的关系,睡眠质量与卒中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为数不多。本文纳入了中国56家医院收治的急性卒中患者,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病史及临床特征等资料,以卒中后1年内患者有无失眠及卒中后6年的死亡为主要观察指标,对有无失眠的卒中患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卒中后1年失眠发生率为38.4%(489/1273)。单因素分析发现较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年龄偏大[(69.7±11.0)岁vs(59.2±11.0)岁,P<0.001)],失眠率更高(56.9%vs44.5%,P=0.01),患者1年内的卒中复发率更高(14.6%vs5.0%,P<0.001),高血压患者比例更多(76.2%vs66.7%,P=0.03)。
该研究对1年的生存者进行了多元Cox回归分析,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尤其是抑郁及各种伴随疾病,结果显示年龄[危险比(hazard ratio,HR)1.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6~1.10]、随访第一年卒中复发(HR2.53,95%CI1.48~4.31)、失眠(HR1.66,95%CI1.10~2.48)与伴有高血压的卒中患者(HR1.62,95%CI1.04~2.53)死亡风险更高。该研究的结论提示失眠、高龄、1年卒中复发及伴随的高血压是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将患者基线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作为混杂因素进行了校正,并未发现基线NIHSS分值与患者6年的死亡风险直接相关,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
关于失眠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其他疾病领域已被广泛研究,但在卒中人群中研究甚少,既往研究更多关注睡眠时间长短对卒中预后及患者死亡率的影响,而本文重点研究了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及早醒3项睡眠质量的指标对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中所采用的失眠定义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及统计手册》第Ⅳ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中的失眠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了新发肿瘤、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可能造成明显睡眠剥夺的疾病等对研究潜在的影响。
本研究结论提示在增加卒中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中,除老年、卒中后第一年卒中复发事件及高血压外,在中国首次卒中患者,失眠是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提示神经科、康复科、精神科、睡眠医学工作者应对这一因素给予更多关注,期待这一领域更多深 入研究及发掘有效干预手段降低卒中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