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
作者单位 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开展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可为脑血管病临床诊疗提供科学证据[1]。我国临床研究证据相对匮乏,以脑血管病领域为例,脑血管病临床诊疗指南中临床诊疗技术的证据90%以上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临床研究。在医学基础教育培养阶段缺少系统化的临床研究培训可能是临床研究欠缺的原因之一[2]。为了解本科生医学教育阶段对临床研究的看法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研究培训,本研究对医学本科生的科研需求和意向进行调查。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和首都医科大学两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各1个班级。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由授课教师对本次调查的目的进行说明,并对调查表的填写方式进行培训。授课教师随堂发放调查表,学生填写完毕,老师核查无缺失后,回收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和临床研究需求两部分。临床研究需求部分针对临床研究培训的需求、经历和本科阶段开展临床研究方法教学的需求、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看法。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计算每个问题各个选项的构成比,全部统计分析采用SAS 9.4统计软件完成。
共发放调查表124份,实际回收120份,应答率96.8%。所有调查对象中,118人(98.3%)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研究方法,24人(20%)曾经参加过系统的临床研究。113人(94.2%)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开设临床研究方法的课程,其中认为非常有必要、有必要、无所谓、没必要和完全没必要的分别为42人(35.0%)、71人(59.2%)、4人(3.3%)、2人(1.7%)和1人(0.8%)。34人(29.1%)认为应该将临床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2人(35.0%)认为应将其设置为选修课,另有34人(29.1%)认为应设置为系列学术讲座,8人(6.8%)建议设置为多媒体自学形式。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包括研究设计、文献检索、常用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使用、论文撰写、医学研究新进展及如何申请科研项目的比例分别为83.8%、84.6%、71.8%、70.9%、78.6%、74.4%和65.0%。
近年来,我国对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临床研究培养计划,要求未来的临床医生必须经过培训工作以能够在跨学科、团队导向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和研究[2]。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临床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体系,仅有部分学校设置了临床研究专业[3]。如在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实践中,我国的神经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神经科医生缺乏临床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原因之一就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缺少临床研究思维的培养和临床方法的培训。因此,在推动建立临床研究人才体系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医学生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
本调查发现大多数医学生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研究方法,而且非常有必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开设临床研究方法的课程,说明临床研究方法学在本科生教学中也有非常强的实际需求。对于教学形式,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授课形式,如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学术讲座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不少国外大学逐步开放了线上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本研究中学生对多媒体自学的需求不高,可能是由于更倾向授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案例和能互动交流的教学,也可能是受限于学习的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4]。
本研究还发现,在临床研究方法教学方面,医学生不仅对研究设计、文献检索、常用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使用、论文撰写等经典的临床医学方法教学感兴趣,对医学研究新进展、如何申请科研项目等应用层面的知识也有较高的需求,这对我们未来开设临床研究方法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系统培训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方法,追踪脑血管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将其与科研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次调查可为未来更基础的、面向本科学生的脑血管病科研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反映了医学本科生对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培训有较高的需求,提示未来开展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培训中,要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既要做好临床研究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还应根据学科的最新进展,适当增加新方法、新技术及应用的内容,推动和促进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应用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