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凯荣|文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陪伴着我长大,寒暑假必看而且百看不厌,它不仅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4月15日,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总导演杨洁去世了,她的逝世受到全国电视观众的缅怀。
我从前只关注《西游记》荧幕前的这些演员,没有了解过把这部经典之作呈现给大家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导演和工作人员。翻阅了杨洁导演出版的自传《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还有关于杨洁导演的一些电视访谈,里面讲述了86版《西游记》拍摄背后的艰辛困苦,拍摄过程是一部真的历经磨难的“取经”历程。25集的电视剧,剧组自筹钱款,耗时6年才完成,整部剧用一台摄像机拍摄,拍移动镜头时,要抱着监视器和录像机,一群人跟着摄影师跑着看画面。取景地遍布全国26个省,从第一集石猴出世的北戴河海滨,到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再到大雷音寺取得真经的泰国大王宫,演员片酬一集只有70元。杨洁导演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了“西游精神”,她解释道:“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尽管在今天看来,特技效果、道具服装很粗糙,但大家仍深深地被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所感染。看杨洁自传,听杨洁访谈,能够发现第一代电视人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与局限,若非有超前的视野、坚定的艺术情怀和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是很难拍出这样一部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反观时下的各类粗制滥造的电影电视剧,各路“神剧”一再刷新观众的三观,像《西游记》这样精良制作的口碑剧越来越少,不止影视行业,各行各业其实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产品内在的品质灵魂。现提倡的“工匠精神”,意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杨洁那一代电视人的“西游精神”,何尝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而这恰恰是现在许多企业和团体个人所缺少的,比如我国的钢铁产量严重过剩,却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这也是为何只有“中国制造”而无“中国创造”的真正原因!
我作为青年一代,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应该戒骄戒躁,像这些前辈学习,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