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
摘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它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小学生抓起,从根基抓起,夯实中华文明的基石,意义重大。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晶,传统节日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情感。因此,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维护公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班级教育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发挥了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在班级教育活动中,如何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以本班教育活动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娃娃心灵手儿巧,挥毫泼墨迎新春
案例一:
2018年春节的脚步在我们的期待中越来越近了,每年一度的“兰亭笔会”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你瞧,学生纷纷挥毫泼墨,用浓淡纷呈的墨色写出了一个个充满爱意的福字,一副副烙印着祝福的春联。不一会儿,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那一个个福字,一副副春联把教室装点得喜庆而欢乐。
这份带着浓浓墨香的祝福甜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心里。这真是泼墨挥毫迎新春,娃娃手儿巧。
反思:
1.“兰亭笔会”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老师告诉孩子们写好字的方法,对于难写的笔画着重进行板书。孩子们写好后,还在那么多副作品中评选出了“最佳创意奖”等。在一连串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交流着美,也创造着美!
2.“兰亭笔会”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自信。在写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察书法老师完成作品的过程之后,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起来。这个过程充分地锻炼了孩子们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他们心里,这凝聚着他们劳动、智慧的成果。在这样的实践中,孩子们体验到了自信,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3.“兰亭笔会”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感和艺术气质。通过教学实践和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研究,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美的世界中去;通过鉴赏,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二、清明期间祭先烈,立下报国大志向
案例二: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我班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祭扫雨花台烈士墓活动。
3月24日,春雨绵绵,我班同学坐车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前往过程中,每一名同学都严守纪律、迅速集合,队伍井然有序,开始了祭扫活动。首先所有同学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接着学生代表向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全班同学默哀一分钟。最后,老师们在烈士墓前介绍了烈士的事迹。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的遗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反思: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伟大,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得多么不易。活动中,老师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互相交流,了解更多烈士的感人事迹。孩子们在查找、交流的过程中,被一串串数字震惊了,从无数烈士身上懂得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通过清明扫墓活动,学生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忘我精神,为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三、迎端午情满班级,吃粽子乐溢心头
案例三:
又是一年“端午”到,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节、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端午”活动。
我们班以“走进端午”为主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喜迎端午,情满校园”主题活动,学生更加热爱我国传统节日,营造了浓郁的端午节日氛围。
反思:
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来历的同时,还亲身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老师通过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写一写”“做一做”的形式,让孩子们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节日,营造了浓郁的端午节日氛围。
总之,传统节日能够熏陶、教育、启迪、感化学生,唤起他们对文化同根同源的亲和力,是普及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和精髓,还原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内容,传统节日才能老树开新花、历久而常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营造和谐氛围,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识,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发扬民族智慧、摆正文化交流心态。
参考文献:
[1]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
[2]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57.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