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初探

2018-01-11 18:56王燕
甘肃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王燕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2—0101—01

自主解决问题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一个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建立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实践证明,建立数学自主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发现数学中蕴涵的乐趣,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自主探究和教学反馈,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此不断加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建趣味课堂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面对数学知识难免会缺乏兴趣。如果课堂教学氛围过于严肃紧张,内容又过于枯燥、乏味,那么学生便更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创建趣味课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投身于数学课堂学习中。

例如,教学“倍数与因数”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兴趣学习这一课的内容。倍数与因数基础概念掌握不扎实,将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这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效果显而易见。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加以引导:“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去过超市。如果超市今天的苹果4元一斤,草莓8元一斤,那么‘4和‘8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这时,教师再引入倍数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倍数。随后再以相同的形式对因数加以解释,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调动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其自主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是自主解决问题教学模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对学生自主探究行为加以引导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进行结合。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并建立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一课,教师在开始讨论之前,先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告知学生,即圆柱体积=底面积×高,随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一结论加以验证。学生纷纷开始讨论,将一张长方形纸板卷成圆柱,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验证。这时,教师再一次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将一些长方块堆成圆柱,再拼成长方体,那么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通过这种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其他的解答方式,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究,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对其联系进行验证,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实现了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反思评价与拓展创新

在之前的自主探究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并将问题探究的结论加以总结。为了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从而优化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一课,教师在完成这一课教学之后,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可以书写知识点概念图,也可以通过做练习的形式。在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通过反思与评价,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拓展,设置一些开发思维的数学题,突破教材的限制,加深学生对圆柱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创建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行培养。实践证明,只有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使培养學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