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莹莹++张坤��
摘要:EVA作为一种体现企业经营目标及进行经营业绩考核的工具,已经广泛被加以运用。自引入我国,便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及研究。但由于大量的国外文献及中国本土相关研究文献,很难系统的对EVA业绩评价进行整体把握。因此,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方面论述EVA业绩评价相关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EVA业绩评价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奠定理论基础及应用思路指引。
关键词:EVA;业绩评价;理论基础;思路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40
EVA用于对企业业绩评价被全球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帮助管理者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2010年,EVA业绩评价指标被运用于我国中央企业。与此同时,更多性质的企业将EVA业绩评价指标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总归,无论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EVA指标及其业绩评价体系均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大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
1理论研究
1.1EVA理论研究
国外理论界有关EVA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建立了相关研究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企业的广泛采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评价指标。而针对EVA理论的起源,普遍认可的是美国学者弗兰克在MertonMillerher和FrancoModigliani两者研究(1958—1961)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公司价值模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的财务管理及战略已经不适应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组织变革,加上传统财务指标存在着忽略股权资本成本、容易造假舞弊等缺陷,为了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必须创造股东财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1975年Jensen和Meckling提出代理理论,明确指出股东和债权人要想保护自身利益需向企业管理者支付必要报酬。这些都进一步奠定了EVA的理论基础。直至1989年,EVA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注册并正式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推广并开始得到各界认可。
相比较国外,国内对于EVA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EVA概念于1993年首次引入我国,受到国内各界学者的青睐,自此,对其研究更加广泛。1999年,杜胜利的《基于价值的管理——经济增加值》一文,全面介绍了什么是EVA及其产生的背景、原理、实现方法等。2000年,谷棋发表了一篇名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其中详细阐释了EVA系统理论基础及指定标准,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我国有关EVA理论研究大多基于这两位学者研究上展开。
自EVA理论提出至推广以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该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结构还不完善,在应用EVA理论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研究适合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EVA理论体系。
1.2EVA相关事项调整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因素的增多,衡量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EVA在计算过程中也应当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EVA指标既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价值管理体系,又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真正价值,是挑选股票的重要工具。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等一些国际企业开始将EVA指标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1999年,David Young对EVA计算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计算过程不应复杂,所包括项目不能超过15项,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成本效益原则。2003年,David Young又依据其总结的跨国企业实际情况,分析EVA计算过程中使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EVA指标的影响,EVA指标的运用必须调整常见的会计科目,整合其他相关会计数据,才能更好的有效利用EVA指标。
由于EVA引入到我国的时间比较短,对EVA指标所需调整事项的研究较少。2005年,冯兆大等人在肯定EVA指标基础上,分析认为“经营利润”和“投入资本”这两项是需要调整的项目,并且分析了需要调整的会计报表,使之更加符合我国上市企业的业绩评价。2010年,陈晓慧在《EV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一文中,针对EVA指标的计算问题提出了新的探讨,认为应当调整税后营业净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这两项项目,才能更好解决EVA指标在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下,EVA指标必须要与之相适应,不断调整其计算过程中的相关项目。另外,由于EVA等相关理论是由国外创造并进行推广,国内对EVA计算过程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学者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若想符合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必须要对相关会计项目和计算过程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使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2实证研究
2.1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
针对EVA业绩评价指标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国内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即在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对市场增加值(MVA)解释度方面和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方面。
在国外,EVA业绩评价指标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有关上述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比我国要早。在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1996年,Stephen OByrne在《EVA and Market Value》一文中以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EVA(经济增加值)和NOPAT(税后净经营利润)这两项指标在对企业价值的解释力方面前者更高;而2011年,Mehdi采用EVA、资产收益率(ROA)和每股收益(EPS)等指标对近80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对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其他指标均比EVA指标强。在市场增加值解释度方面:1999年,Rajan S.R.则采用EVA、投资回报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等指标对本国电力公司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EVA在市场增加值解释度方面要优于传统评价指标。在解释股票收益方面:2001年,Joel M.Stern等人采用回归分析法,以本國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出EVA与MVA相比较前者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更强。endprint
在国内,就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2001年,乔华、张双全在《公司价值与经济附加值的相关性——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一文中指出,相比其他指标而言EVA能够综合反映企业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对企业价值更具有解释力;2011年,梁洁以40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指出EVA对企业价值并没有很好的解释力,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市场增加值解释度方面:2002年,谢明华等人进行实证分析,认为EVA比ROE、BVPS等指标更能对市场增加值进行解释,但却弱于EPS、NOPAT等指标。就股票解释收益方面:2003年,张晓东等人分析得出相比较EVA指标,传统评价指标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更大。
从上述综述来看,关于EVA指标和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孰优孰劣并未达成一致结论,并不像在理论研究中对EVA绩效评价指标所谓的优越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将EVA指标和传统指标两者结合运用,才能发挥更强的解释力度。
2.2是否有效性
对于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是否有效性,实证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有两大分歧,即赞同有效和不赞同有效。
在国外,思腾思特公司将EVA指标和非EVA指标分别应用于企业,发现EVA指标对企业分析更有效,更愿意处理一些企业不良资产等,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率。1996年,Lehn等人为了研究EVA等指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选取近250家企业共四年数据,分析发现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比其他指标而言更有效。2000年,Faizad Farsio等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若干企业,分析得出EVA指标在解释能力方面比其他传统指标弱,有效性低于传统指标。
在国内,2003年,肖辉等人以我国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EVA指标分析企业的股东创造价值情况,分析认为EVA指标能够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的股票内在价值和衡量股东创造的财富,相比其他传统指标而言有效性较强。2004年,王化成等人以1999-2001年为研究区间,分析EVA、会计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EVA指標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具有有效性。2007年,田育新等人以东北三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方法分析了EVA和传统指标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相关性,表明较传统业绩评价指标而言EVA指标有效性更弱。
针对EVA指标是否具有有效性,国内外均进行了实证分析,但仍旧不能达成一致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EVA指标在进行业绩评价时有效性更强,而有些学者则不然。反思,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传统评价指标进行改良,将EVA指标进行完善,而不是一味追求研究EVA指标和传统指标孰有效孰无效。
2.3是否对企业管理具有激励作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绩效管理,而有效的绩效管理又离不开企业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如何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管理,EVA指标的采用是否对企业管理具有激励作用,这些都越来越被学者们所研究。
在国外,思腾思特公司花费近五年时间,利用EVA指标对近70家客户企业进行调查,显示薪酬激励管理机制有利于企业财富的创造。1997年,Biddle等人以733家企业六千多样本数据为基础,使用相关检验方法对EVA是否与股票报酬高度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现EVA指标对企业管理具有有效激励作用。2012年,Alam等人采用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考核指标,与传统指标相结合,并弥补了传统指标的缺陷,对企业管理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
在国内,2003年,郭建在《EVA:一种新型的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一文中指出,EVA激励机制可以更好的协调企业管理者和拥有者两者之间权利关系,达到权益根本一直,有利于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和企业长远发展。2007年,周薇设计出非上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模型,提出改善高管薪酬机制制度的措施,使EVA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中得到更好地运用。2012年,戎斌认为对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从短期激励(年度奖金)和长期激励(股票期权计划)两方面着手,企业应当建立和实施EVA激励机制,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应当在利益一致的激励下,提高企业效益。
从上述文献可以得出,EVA绩效评价对企业管理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国外主要从激励机制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我国主要从具体制度进行研究,如薪酬待遇的提高、股权激励等。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主流趋势将是EVA指标应当结合企业管理激励机制。
3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综述EVA绩效评价相关文献,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即EVA概念等理论知识的研究、EVA相关事项调整的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EVA评价指标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的研究、EVA业绩评价是否有效的研究、EVA业绩评价是否有利于激励企业管理的研究。对于EVA指标及其相关体系,国外学者已经从概念、计算事项调整和引入EVA的优势分析等方面深入分析了EVA业绩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证研究方面,以EVA为主要指标的业绩评价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企业价值表现会更好,以此得出EVA对于业绩评价有效性大于无效性的结论。国内学者对企业引入EVA指标持支持、积极态度的占多数,但在EVA业绩评价优于传统业绩评价却并未有一致的说法。EVA最早起源于国外,并在多数西方国家得到较好的发展,为我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但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实证检验,EVA能否成为衡量企业价值和经营业绩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只有在充分证明EVA具有代表作用的前提下,EVA才能在我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David Young.EVA and Value Based Management[J].McGraw Hill,1999,(10).
[2]Rajan S.R.Turning Capital to Wealth:A Banking of American[J].Utilities Public Utilities Fortnightly,1999,(22).endprint
[3]Stephen OByrne. EVA and Market Value[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6,(5).
[4]戎斌.试论EVA激励计划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2,(06).
[5]杜胜利.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产权资本管理[J].会计研究,1996,(08).
[6]郭建.EVA:一种新型的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J].商訊商业经济文荟,2003,(09).
[7]周薇.财务目标实现与高管激励——非上市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的EVA革命[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8]牛玉巧.EVA指标有效性的文献综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
[9]郑庆华.基于EVA的公司业绩评价与市场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3.
[10]刘世珅.基于EVA的K企业业绩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11]谷棋,于东智.EVA 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J].会计研究,2000,(01).
[12]冯兆大,池国华.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5,(05).
[13]陈晓慧.EV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0,(06).
[14]Joel M.Stern,John S.Shiely,Irwin Ross.The EVA Challenge:Implementing Valued Added Change in an Organization[M].Wiley Interscience,2001:212247.
[15]乔华,张双全.公司价值与经济附加值的相关性——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1,(1).
[16]谢明华,乔卓.在我国上市企业业绩评估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2002,(02).
[17]张晓东,刘葵阳,马永开.EVA,MVA和股票收益关系在我国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14).
[18]Lehn,Makhija.EVA and MVA:As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signals for strategic change[J].Strategy andLeadership,1997,(6).
[19]田育新,王莉华.EVA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应用性的比较[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7,(02).
[20]Alam,Nizamuddin.Performance measures of shareholders wealth:an application of EV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