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旅游学》作为旅游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情感态度及课程实施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围绕《旅游学》的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旅游学》的教学更加充满生机和趣味。
一、《旅游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旅游学》作为旅游专业基础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旅游专业思维,对行业有感性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对专业理论的探讨,扩大学生专业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借而提高学生专业领悟能力及自主实践技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从目前《旅游学》教学实践看,课程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一)封闭使用课程资源,忽视了与相关学科课程资源的融合性开发
《旅游学》课程发展涉及较多的学科理论,包括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知识,因此需要综合的知识体系去支撑,但是目前《旅游学》课程资源的联合性开发还很薄弱,缺乏横向多学科的资源开发利用。
(二)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程度不够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最终受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和教师一样,都应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但是目前《旅游学》教学中,教师的“独角戏”让学生缺乏参与感,学生往往不愿意,也不会自觉参与课程资源开发。
(三)对《旅游学》课程资源的理解比较狭隘
《旅游学》教学参考书是我们的主要资源,因此把教学仅仅圈在“教室”的小天地里,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灌输而忽视实践体验,造成教学标准与知识实践的分离。教学研究表明,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丰富、具有开放性、生动形象、参与性强,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旅游学》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针对上述问题,《旅游学》课程资源开发必须开阔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丰富且适当的课程资源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旅游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教育基地、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资源,丰富和激活学生头脑中的专业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稳固的专业基础。课程资源的空间开阔了,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二)参与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参与、没有互动,就不是教学。在《旅游学》教学中注意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提高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旅游资源》教学中,紧密联系家乡及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让学生从网络或图书馆收集旅游资料,结合自己的兴趣动手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自己可爱的家乡,使得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科学性原则
《旅游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奠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增进专业认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争端问题,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讲述相关定义时,如“旅游”、“旅游者”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把握理论精髓,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给出相应的解释。在讲述《旅游资源的保护》时,则要引导学生从资源的价值、资源破坏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深思,结合身边的环境污染探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组织各种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利用的资源必须落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的资源都不利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
三、《旅游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一)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发掘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所以,在《旅游学》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实现由过去的旁观者、被动者向主人翁、主动者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挖掘“自身”资源。每个学生由于所处环境、成长经历、知识背景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現出来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思维模式、情感体验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挖掘课程资源。《旅游学》内容与日常旅游生活紧密相关,蕴含的课程资源可谓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比如,饮食、购物、参观、风俗等知识点都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讲《旅游业》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旅行社资料、各地旅游纪念品及风土民情的资料,课堂上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可以穿插学生收集各地的旅游杂志、旅游光碟及图片,学生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共同分享“世界之旅”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收集课程资源。大多数学生都利用google,baidu,yahoo,sohu等搜索引擎,键人关键词进行搜索。学生在旅游网站搜集的信息资料,要引导他们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和处理。通过资料的整理、分类、归纳和总结,学生的分析能力明显增强,容易形成自己成熟的观点。在讲授《旅游可持续发展》时,确立主题“旅游业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讨论→综合概括→交流、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流,互补思维漏洞,使课程资源开发真正实至名归。endprint
(二)开拓进取,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与策划者、指导与参与者、组织与管理者,是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利用的主要载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旅游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因此,在《旅游学》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我们需要教师不断去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技能和方法。对《旅游學》教学而言,教师必须系统了解《旅游学》相关的知识体系,并根据自己的专长特点,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和个性;要与旅游文化、旅游管理教师合作,共同探究旅游的发展历程及文化意义;与旅游地理教师合作,共同发现经济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旅游经济学教师合作,共同查证各项经济发展数据和旅游发展成果。教师在这样的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素质,逐渐懂得如何去利用各种资源。
(三)多方挖掘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旅游业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光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了解旅游进展的渴求。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来自于社会的,也有来自于自然界的;既有显而易见的,又有隐藏很深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既有人力的,又有物力的??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传统的《旅游学》教学材料多数来自于课本,这样在专业学习的时效性和空间性上都有很大局限。21世纪是信息时代,《旅游学》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媒介。既可以使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还可以挖掘校外的课程资源: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实现有限教学内容与无限课程资源的统一,把各种资源统一到《旅游学》教学目标中,为旅游教学提供灵活的、开放的、多元化的素材,使学生多接触社会,并在专业理论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课程资源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通过对《旅游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提高旅游专业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关键是切合实际,提高实效,要有目的的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资源相协调并充分利用,同时加强相关学科课程资源的双向互补和融合,藉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旅游学》课堂教学更加充满兴趣活力,充满文化吸引力。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参考文献:
[1]何军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6).
[2]刘旭东.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周卫华.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3).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乔秋敏(1979—),女,河南许昌人,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