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2018-01-11 20:22廖宗涛陈兵
新一代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园贷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廖宗涛+陈兵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相应的问题。现如今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真实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不鲜。不得不承认的是高校学生因法律素养过低导致面对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大学生校园贷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及其极端的举措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制教育;重要性;校园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强则国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这一历史重任,高校的法制教育成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法制建设的进程。推进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对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并提出了“依法治国”、“行业依法而治”,国家管理的法制化,要求教育也要依法而治。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教是由高等学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学校事业的发展;坚持应用法律手段来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指导与监督力度,依法保护教育领域各种行为主体的合法权益,把学校行政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高校如何对广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怎样通过法制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来让学生接受并理解;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优秀人才,怎样让学生进入社会能够学以致用,在今后的人生轨道上保持着对法律的敬畏并能够结合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促进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二、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法制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树立、养成、运用的关键影响因素,高校对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将深深的影响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是否能够引领、影响更多人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否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出谋划策。

而现如今大学生校园贷现象开始在全国各地区大学开始蔓延,给部分在校大学生及其家人造成了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伤害。大学校园的氛围越来越社会化,以前人们称大学校园为象牙塔,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的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元化,有的甚至大学里的教授、老师及其管理人员都不曾接触的信息学生却已经开始熟悉并已经受其影响。这对大学生的管理无疑是产生了更多的困难,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认识思维的多变和个性点的凸显让高校的管理者一直在追赶着潮流,不断适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出台一定时间段内适合的制度加以引导和制约。面对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高校不应仅仅是一味的去适应学生,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制定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工作制度。更多的是要在新事物产生时給学生剖析、强调一些根本的事情,而这些根本的事情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准则,法制教育首当其冲。

三、校园贷是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推动力。

近年来,不良“校园贷”严重损害学生权益,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甚至催生恶性事件,给学校、家庭造成巨大损失,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不良“校园贷”俨然成为危害学生毒瘤,必须下大力气摘除,不法分子往往钻法律法规空子,躲避监管,逃避打击,造成相关部门对其依法打击困难,治理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更有效防范不良“校园贷”,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各高校学工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结合知行学院实际,在如何有效防治不良“校园贷”危害,进行了一些的探索实践。

要降低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主要思路就是在于预防,让学生远离不良“校园贷”的陷进,另外对于不慎落入陷阱的极少数学生也要进行帮扶和解救。早日停止伤害,阻止事态恶化,避免恶性事件,甚至是悲剧的发生。在防范过程中,单靠学校一方力量,手段有限,时空局限性,因此,调动社会(主要是警方)、家庭各方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能够更全面、有效防止不良“校园贷”对学生的侵害。

(一)实施方法和过程

1、收集信息,收集我院学生参与不良“校园贷”案例,开展关于学生消费习惯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原因。

2、加强宣传,加强不良借贷危害、识别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宣传,制作相关考试试卷,利用考试APP,让学生在网上作答,确保相关知识在学生中普及。

3、建立机制,建立学校、家长、警察联动机制,实行预防、发现、干预、打击模式。

4、运行完善,建立机制后,严格落实执行,验证效果,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跟正,适时更新,使我们“校-警-家”联防联治机制方便操作,高效运行,有效降低不良“校园贷”发生率。

(二)主要成效及经验

1、宣传教育全方位、全过程。这是重点,学院先后进行“五个一”(即进行一次调查、学习一次文件,发送一条短信,召开一次班会,做出一次承诺)的专项教育活动,清理校园内各种接待小广告,既阻止了学生与这些不法分子的联系,同时也是一次现场教育,让现场学生能够清楚不良“校园贷”危害,辨别其伪装,有效识别和防范。请经验丰富的老警察指导相关主题班会开展,为学生作报告,以生动案例和残酷的事实告诉同学们,千万要远离不良“校园贷”。此外还在户外宣传栏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利用“两微一端”现在网络手段,动用图片、视频等直观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2、妥善处理,避免二次伤害。已经参与不良“校园贷”的学生,联合家长、警察,及时帮忙解套,已成功处理7起案例,有效保护学生,取得一些经验。心理健康中心及时介入,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受害学生心理负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学习轨道。endprint

3、严防“家贼”。严厉打击本校师生员工担任不良“校园贷”的校内代理,要求全体学生做出承诺,实行监督机制,利用新的学生管理规定发布之际,修改《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相关参与不良借贷行为进行打击,特别是要严厉打击那些唆使、诱骗他人办理不良“校园贷”的个人或组织,会同保卫处联合排查、教育,请警方到校园内巡逻,发现一起,公开、严肃处理一起,形成强大威慑。

(三)应当着重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家庭力量参与不够。我院目前与辖区警方互动良好,每周都会定期会面,互通信息,但学生家长目前还只能通过QQ、微信点对点、小范围联系、沟通,缺少全面、及时沟通。学生上当受骗后,学生家长,往往是最后才知情。因此,要创新平台建设,寻找高效沟通方式方法。

2、“两微一端”利用不够,微信、微博等是当代大学生乐于使用的网络交流、沟通工具。尽管警方和学校联合建立了微信群,但是参与学生不多,覆盖面不广,有关宣传教育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出现空白,下一步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3、对不法分子打击有限。有关人员在校园内开展不良借贷活动,发现后,往往缺少打击手段,警方最多拘留24小时,学生维权意识弱,没有向警方报案,因为缺乏损害证据,只能说服教育,不能进一步处理。

4、“校-警-家”联防联治机制形成,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创新思维和方法不足。目前,我校虽然和辖区派出所形成较为良好、紧密的互动,在预防、打击方面合作顺利,形成了一定的合力,但是这种合作还未形成机制,靠的是双方相关特定人员的交往联系,不稳定,随着人员变动,持久性也是未知数。因此,如何上升为两个单位之间长期稳固合作,形成不因人员变换而受到影响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警、校双方深入探讨和尝试。另外,家长在防范和发现不良“校园贷”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学生最亲密的人,相关信息掌握更具体、更全面,如何让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到校、警互動之中,需要创新型的手段、方法,也需要加强平台建设,更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机制。

四、结语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变化,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只有在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后才会很大程度上去避免出现问题,从根源上断绝问题产生的可能性;才会在出现问题后选择通过正确合法的途径去解决好,将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损失最小化。

参考文献:

[1]杨川. 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2010.

[2]黎博、徐加宇. 论校园贷风险防范. 西部皮革.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2016(20)

[3]张仁、曹锦涛、巫世斌. 高校校园贷风险防范. 合作经济与科技. 河北金融学院. 201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贷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