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兵
自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史复兴以来,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研究积极引入相关人文社科理论与方法,突破传统史学的政治史和制度史架构,自下而上地为中国史的纵深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学术前景。近年来,随着1949年后農村基层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学界纷纷将社会史视野延伸至当代史领域,进而使得当代社会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可能。
由李文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即是一项反映当代社会史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现了作者致力于较为全面宏观的社会史理论系统和历史脉络建构的宝贵探索。在研究内容上,整个书中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长期进行的一系列社会管理与建设为主线展开叙述,并通过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等社会学概念和书写架构,来凸显党和国家为解决社会民生问题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历史实践。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改造”一章中,作者围绕土改、民主改革、移风易俗、妇女解放、扫除文盲、卫生保健等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不仅构建出了1950年代新中国城乡社会变革的实践路径,而且把对微观问题的论述与宏观的社会改造和秩序重建关联起来,清晰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国史的展开过程。这样的研究取向,既有别于原有党史、国史的一般性叙事,突出对时代性问题演变脉络的关注和强调,又不同于眼下当代史中那些过于集中于地域性史料书写、就区域谈区域的“碎片化”做法。
事实上,目前国内当代社会史在取得新进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轻视的“瓶颈”问题,就是研究者在进行区域性研究的时候,往往陷入在对具体史料的把握上,而未能在微观史实与宏观脉络之间搭建起有效的良性互动关系,以致常被人诟病为“碎片化”现象严重。之所以会有如此缺陷和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研究者们倾心于地域性史料发掘和利用的同时,不能够对自上而下的大历史、大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总是试图从具体性史料出发,甚至借此去简单质疑、否定总体史的一般规定性。很显然,如此一来,难免会给当代社会史进一步深入研究造成一些阻碍和片面性。
而《共和国社会史》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作者试图克服上述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当代社会史研究构建出可资借鉴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宏观历史脉络和架构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