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与行为”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渗透

2018-01-11 00:13唐雪鹏谢金珍
体育风尚 2018年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体育课素养

文/唐雪鹏 谢金珍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课”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上不仅增加了青少年发育、疾病与预防、膳食营养等健康知识的比例,它还强调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由此可见,健康知识与行为的重要性。

一、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在健康的知识与行为中,健康知识主要是指由利于健身的有关知识[2],包括科学健身、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安全防范知识等。如:如何预防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等知识,健康行为多指有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或运动中的具体行为。如饭前、饭后不宜剧烈运动,容易引起胃下垂。

二、健康知识与行为和体育核心素养的关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定义为: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2]。而这三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及6个维度的二级指标不仅要落实到体育教学设计中,更要融入到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小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课堂上的体现

小学生掌握了多少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可能很难从表面进行评价,但与所表现出来的健康行为习惯密切相关,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健康行为习惯的体现成正相关。教学中健康知识的渗透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行为的体现,那么体育课上,健康知识渗透的时机、渗透的内容及渗透的方式方法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做好充分的设计。健康行为会有哪些体现?当我们走入体育课堂时就会发现,体育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有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渗透。

(一)体育课堂的开始部分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尤其是对于低学段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安全意识淡薄,学生们集合整队时互相推挤,老师对这一现状应及时反馈,并加以制止指导,以免发生危险事件,而对于小学中高学段学生,结合其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集合列队时,用语言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列队达到静、快、齐,抬头挺胸站立能表现出美的身体姿态,列队动作迅速整齐不仅是懂规矩、守规则的体现,更是班级集体荣誉感的表现。

(二)体育课堂的准备部分

热身活动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认真多,而大部分按要求做热身活动的学生只是在随波逐流,因为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如果不做准备活动进入教学练习,尤其是一些器械上的练习,如跳箱、跨栏等,很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崴脚,甚至更为危险的行为发生。这就是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不健康行为的发生。

(三)体育课堂的基本部分

教师讲解、示范时要适时的、准确的渗透健康知识,如单杠练习前检查器械是否安全、保护与帮助的人是否就位,篮球教学中的持球手型,以免戳到手指等。教师示范标准的、规范的技、战术动作,将健康的行为展示在学生面前,如篮球攻防战术中,不允许故意推人、拉人等违规行为。小组练习时学生之间应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教师要引领学生做充分的放松活动,以达到对身体的放松、恢复,这一健康知识是部分体育教师易忽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放松活动的同时,应将体育运动后必做放松这种意识渗透入学生的思想中,并经常反复的提示学生,对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提升途径

(一)建立学生健康意识、丰富健康知识,引导健康行为

学生健康意识与健康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且主动的指引,如在学习垫上技巧——前滚翻时,提醒女学生摘掉发卡,以免发生危险;再如在耐力跑后,提示学生不要立刻停住,应该向前再慢走一段距离,羽毛球高远球的学习课上,准备活动部分,一定要注意手腕、肩关节等的专项练习等。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一些健康知识大赛、健康知识手抄报等活动来宣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使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健康知识。

(二)从生活现象引入健康知识与行为

教师利用熟悉的日常生活行为,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中引入健康知识与行为,使学生感受到健康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在疾跑时,身体失去重心的前倾,马上要摔在地上时,低头、屈腿做个前滚翻动作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体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及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学中可结合技术动作的讲解、学生年龄特点及时的、准确的传授健康知识,如课前组织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醒学生剧烈运动后不即可饮水,游戏过程中强调遵守规则,课后组织学生充分放松;在田径跳箱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组织教法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保护与帮助,在保护与帮助前,先对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要保护与帮助?如何进行保护与帮助?

(四)教师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渗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健康知识学习的指引者,是学生能否掌握健康知识的关键。教师应该意识到自我健康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健康行为的表现对学生的健康行为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

总之,“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学生有健康的生活观念和行为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正确的规划自己健康的学习与生活,将健康知识与行为应用到运动与生活中。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Z].2016.6.

[2]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教育,2016(07).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体育课素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