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中山市中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目前临床治疗膝痹患者以手术为主,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术后疼痛是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风险因素[1],临床常规护理包括冷敷、阿片类药物等止痛效果有限[2],因此膝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国传统中医在止痛方面涉足较广且经验丰富,腕踝针针刺治疗具有活血化瘀、延缓痛觉传递等优点可用于膝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但国内鲜有文献报道。因此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腕踝针在减轻膝痹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就我院收治的60例膝痹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腕踝针针刺治疗进行研究,现有报告如下。
将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膝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3.6)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3.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膝痹症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肿胀,劳累及受凉后症状加重。两组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给予患者相应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膝关节康复训练等,采用冷敷、阿片类药物帮助患者止痛。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腕踝针针刺治疗,具体方法为:选穴配方:横隔线以上的病症选腕部穴点,横隔线以下的病症选踝部穴点。如病症跨上下两分区,可同时取上、下穴区,针法:一般用30号1.5寸毫针。体位不限,针踝部穴区,以卧位为佳。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示)、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成30度角,快速进人皮下。然后轻捻针柄,使针体贴着皮肤浅层行进,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病人如有酸、麻、沉、胀、痛等感觉,说明进针过深,宜将针退出,使针尖在皮下,重新平刺人更表浅处。总之,不可出现得气感。进针长度为1.4寸,进针方向以朝病端为原则,如病症在指或趾,针尖朝下;如在头面腰膝,针尖朝上。刚开始进针时,局部可稍感疼痛,待刺人后,应立即消失。进针完毕,放开持针手指,针应自然垂倒并贴近皮肤。腕踝针一般留针30分钟,不做提插捻转,隔日1次,急性病亦可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采用数字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判定,其中0~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观察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4±0.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5.2±1.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
膝痹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病症,是由膝关节受到外源性、内源性或局部疾患等因素刺激后致使渗出液流入关节腔引发的反应[4]。膝痹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近年来膝痹症的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膝痹患者由于术后常规护理的止痛效果不理想,导致整体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有效减轻膝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中医认为膝痹属于“骨痹”等范畴[5],多因外伤、劳损、气血不足及肝肾亏损等导致筋骨不坚,再由风寒湿邪侵入,形成气滞血瘀、痹阻筋脉及关节痹阻,常用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其优势在于腕踝针穴位在十二皮部区域,即“脉络之气散步区域”,通过腕踝针针刺可推动气血运行,振奋脉络,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与止痛药物相比起效更快且止痛持续时间更长。本次研究中也发现,给予腕踝针针刺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充分证实了腕踝针针刺治疗应用在膝痹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同时腕踝针针刺治疗成本较低,且无药物不良反应,与常规护理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注意得是腕踝针针刺治疗虽无绝对禁忌症,但不宜应用于经期、妊娠患者,同时行针刺治疗时防范晕针及皮下出血可有效提高止痛效果。
[1]李林妍.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膝痹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201.
[2]陈勇嫦,周兰芳.消痹液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4):3704-3708.
[3]李文龙,李阳阳,张海龙,等.腕踝针针刺联合低剂量塞来昔布口服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58-161.
[4]孙春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寒湿性膝痹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光明中医,2015,30(7):1543-1546.
[5]黄艳红,陈冬霞.中医辨证护理措施应用于膝痹患者的效果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7):1357-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