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廷 杨丽 刘右萍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创伤性骨折一般是由于外界因素导致患者骨骼受损或折断,患者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行动受阻,无法站立、局部疼痛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该病症恢复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骨折的愈合和患者肌体功能的恢复单靠治疗是不够的,治疗后的护理尤为重要。为了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1]。本文主要探究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内科自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分布:43~72岁,平均年龄为(56.3±1.8)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分布:45~70岁,平均年龄为(54.9±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即遵循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此外不做其他方面的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措施有:(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管理,定时帮患者更换床单,为患者营造舒适整洁、空气清新的住院环境;(2)康复护理。骨折前期都会出现疼痛,肿胀,并伴有活动受限,责任护士应告诫患者尽可能休息,待疼痛,肿胀缓解,正确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制定康复方案;(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告之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另外还要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等,因为骨折病人需要卧床时间较长,最容易便秘,责任护士还将便秘的有关护理知识通过播放器传递给病人,让病人更好了解如何预防便秘;(4)心理护理.患者由于身体行动不便以及精神的压力,易出现易怒、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应以友善、热情的态度多安慰患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为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计算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生存质量(总分为60分)分级标准为:优良: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在50分以上;较好: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评分为30~50分,较差: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小于30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字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评分(58.71±2.64)明显高于对照组(51.62±3.25),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57.35±5.42)明显高于对照组(42.78±4.69),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关系评分(59.73±4.28)明显高于对照组(53.21±3.67),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58.58±4.55)明显高于对照组(49.16±4.64),各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对比
患者发生创伤性骨折后,由于其患部疼痛且活动能力受限,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再加之治疗周期过长,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和抑郁的情绪,对于其肌体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2]。而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能够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治疗环境,且针对于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护理人员能及时给予其开导和宽慰,有助于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再配合适时和有效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周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3]。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施行优质的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总分等生存质量指标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王彩红.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327-328.
[2]曾雪芬,包永兰,池丽娜,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7):88-89.
[3]刘丽环.护理千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