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峰
(启东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 南通 2262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卒中疾病,发病过程快,对人身体的损伤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致残率、致死率极高[1]。目前来讲高血压脑出血经常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辅助手术的方式。传统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恢复慢,影响预后,因此需要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本文对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进行评价,现将本次研究结果及分析作如下汇报。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为(61.36±3.25)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为(62.12.85±3.16)岁。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两组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常规组给予患者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采用传统CT扫描确定血肿位置,之后采取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依照CT扫描的血肿位置进行皮肤切口,位置位于额颞部,保证在直视角度下进行手术操作。通过颅骨钻孔的方式,做皮质切口,避开重要血管和常用功能区,之后将显露出的血肿进行清除,结束后严格止血并留置引流管[2]。
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通过CT扫描确定血肿位置,之后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通过静脉注射小剂量镇静剂。依据CT扫描的血肿位置,进行横侧裂或纵形切口,行颅骨钻孔,形成3~4cm长度的骨窗,在显微镜的辅助下避开血管和重要功能区域,将蛛网膜切开,深入到血肿腔,对其中的凝血块与液态血肿进行清除,之后进行止血处理、硬膜缝合,并留置硅胶引流管。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系统损伤评分、住院时间。其中神经缺损评分采用国际通用指标,45分为满分,31~45分为重度缺损、16-30为中度缺损、0~15为轻度缺损[3]。
将本次研究资料所记录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住院时间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中老年人群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对中老年人的生命造成较大威胁。在临床治疗中,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幕上血肿量在30ml以上且幕下血肿量在10ml时,保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此采取手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创面较大,对脑部神经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对手术方法进行完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小骨窗开颅手术通过微创技术,并辅助使用显微镜,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患者血肿位置,对血肿进行更加细致的清理,创口较少,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更加显著。②小骨窗开颅手术经侧裂入路从患者脑组织自然间隙进入到血肿腔,符合保护正常脑组织的原则,避免对正常脑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并对患者出血动脉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神经损伤评分,有利于患者恢复。③小骨窗开颅手术作为微创手术,伤口较小,便于愈合,对于老年人来讲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升创口愈合质量,降低手术对身体的伤害,避免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1]谢海峰,彭文益,马何,范永东,吴克洪,胡刚.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36(5):5101-5102+5106.
[2]吴小健.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0(6):59-60.
[3]邓明均.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34(11):96-98.
[4]肖奎,唐协林,刘胜华,黎乾科,钟俊,羊飞龙,罗静.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9(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