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成
(华亭煤业集团总医院 甘肃 平凉 744100)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因素分析显示其是患者预后不佳、并发致死性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心律失常可降低AMI猝死风险。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也较高,本文采用对照研究,评价其用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从2015年1月开始筛选患者,以门诊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入组。截至2016年12月,入选对象96例,每位入选患者,在征询患者的意见后,选择胺碘酮治疗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未采用胺碘酮治疗患者46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67.3±5.1)岁。距最后1次AMI(13.6±6.2)d。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血压偏高24例、血压偏低4例、高血糖12例、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25例。Lown分级:Ⅰ级11例、Ⅱ级30例、Ⅲ-Ⅳ级9例。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66.7±4.7)岁。距最后1次AMI(13.3±6.1)d。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血压偏高22例、血压偏低5例、高血糖11例、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24例。Lown分级:Ⅰ级12例、Ⅱ级27例、Ⅲ-Ⅳ级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都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泵入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5mg,0.5~1mg/min,视疗效决定是否追加应用,总剂量上限15mg,待病情控制后,换药口服,1日1次,每次5m,连续14日。观察组:静脉推注胺碘酮3~5mg/Kg,24h心电图检测,若无明显改善,继续泵入150mg,0.50~1.00mg/min,视疗效决定是否追加,最多追加1次,换药口服,胺碘酮片,每次200mg,3次/d,此后减量用药,1周后减量100mg,连续14日。
住院心律失常控制率(Lown分级0级)、有效率(Lown分级下降1个等级),2周后控制率、有效率,住院期间以及出院2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出院前、2周后,患者静息心率(HR)水平、Lown分级水平。
观察组住院心律失常控制率、住院心律失常有效有效率、2周心律失常控制率、2周后心律失常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出院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R、Lown分级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 、出院后2周HR与Lown分级对比(±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 、出院后2周HR与Lown分级对比(±s)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HR(次/min) Lown分级治疗前 出院2周后 治疗前 出院2周后观察组(n=50) 98.4±11.2 76.4±8.5 2.6±0.6 0.5±0.5对照组(n=46) 97.4±12.5 84.3±6.3 2.5±0.7 0.9±0.4
AMI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较复杂,可能与缺血心肌心电活动异常、介入治疗后窃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关于其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也莫衷一是。从心律失常、心率控制来看,积极控制可能会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使用胺碘酮的观察组住院期间、出院2周后的疗效更显著,控制率、有效率显著上升(P<0.05),因随访时间较短,未得出胺碘酮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结论。但从心率控制效果来看,观察组HR下降更为明显,有报道显示冠心病患者HR直接影响预后,HR与冠脉综合征、AMI发生风险关系,控制心率有重要的意义。当然需注意的是,胺碘酮也存在不良反应,特别是静脉用药期间,可能引起一过性心律失常,绝大多数患者对其耐受较好[1]。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更好。
[1]张春英.不同剂型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7):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