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伟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25)
近年来七氟烷以其诱导迅速、苏醒完善、味道刺激性小,成为小儿吸入麻醉首选药物。与其他全身麻醉药物相比,七氟烷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偏高[1]。一旦发生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会引发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进而对病患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2]。目前仍无一种药物能够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苏醒期躁动都能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3],如何针对不同的诱发因素选取针对性药物,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依旧为当前患儿围手术期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情况,旨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选择12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手术类型为:包皮环切术、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存在睾丸鞘膜积液,ASA分级为I~II级,均实施不插管全麻下在手术。
患儿体重区间为10.2~32.2kg,年龄区间为1.9~8.1岁。患者监护人知晓实验过程。现使用盲法,将患儿分为对照、观察二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65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均衡性(P>0.05)。
患儿接受手术前,常规禁食禁水6h,均使用剂量为0.01mg/kg阿托品+3μg芬太尼+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诱导麻醉。%七氟烷维持,保留自主呼吸,手术开始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实验组)或生理盐水0.5μg/(kg·h)(对照组)。
观察并记录两组HR、SBP、DBP 等生命体征以及拔管时间、PACU 时间。
在此同时对所有患儿进行PAED 评分、Watcha 评分记录,分数越高,证实患儿存在越严重躁动现象。
本实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算,当P<0.05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组SBP、DBP及HR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SBP、DBP及HR对比(±s)
表1 两组SBP、DBP及HR对比(±s)
组别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对照组(n=58) 114.78±10.06 57.53±8.43 115.25±14.13实验组 (n=65) 96.24±8.49 48.74±9.21 103.65±12.41 t
实验组患儿的以上两种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患的PACU以及拔管时长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拔管时间、PACU时间、PAED评分及Watcha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拔管时间、PACU时间、PAED评分及Watcha评分对比(±s)
Watcha评分(分)对照组(n=58) 25.91±6.11 20.46±6.98 9.34±3.43 2.91±0.94实验组(n=65) 23.92±6.58 22.93±7.01 6.23±2.79 1.48±0.76 t组别 拔管时间(min)PACU 时间(min)PAED评分(分)
幼儿七氟烷的麻醉中,经常会出现术后躁动现象,推测其可能和七氟烷快速排出有关。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中枢(皮质下中枢等),因恢复速度不等,进而造成机体对于外部信息感知以及反应呈现出一过性障碍现象[4]。右美托咪定对于去甲肾上腺素起到抑制效果,降低血液内该物质含量[5]。另外,它还有利尿、抗寒颤、神经保护等功效,在达到镇静镇痛效果的同时保证机体呼吸循环正常[6]。减少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这有利于减轻七氟烷麻醉后躁动程度。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应用于小儿手术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值得进一步推广。
[1]Mohkamkar M Bs,Farhoudi F Md,Alam-Sahebpour A Md,et a1.Postanesthetic Emergence Agita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 GeneraI Anesthesia(J].Iran J Pediatr,2014,24(2):184-190.
[2]曹丙慧,入室前预麻醉对幼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8):869-870
[3]高峰,杨辉,曹菲,等。不同药物治疗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109-111
[4]卢静,邓小明,曾因明.吸入麻醉与术后躁动[J]医学综述,2007,13:790.
[5]倪欢欢,何亮,杨玉玲,等.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3(9):1308-1310
[6]李世杰.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及睁眼时间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