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为常见的异位妊娠,主要指妊娠囊上剖宫产切口留下的瘢痕部位着床引起的妊娠。若不及时终止妊娠,或者诊断不明时刮宫,容易引起大出血与子宫破裂[1]。本次择取6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展开研究,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对其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与总有效率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收集的6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病例资料来自于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而且在研究当中依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21~34岁,平均(29.68±1.46)岁;剖宫产史1~5年,平均(2.83±0.46)年。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2~36岁,平均为(29.56±1.44)岁;剖宫产史1~5年,平均(2.76±0.43)年。对照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肌肉注射1.0mg/kg氨甲喋呤(企业名称: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若治疗7d后患者血β-HCG(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5000U/L,则继续用药1次,总量不能超过2.0mg/kg。用药后对患者子宫局部病灶定期复查,症状消失后实施宫腔镜清宫术,在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实验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取仰卧位,实施局部麻醉与常规消毒铺巾,对右侧股动脉应用Eldinger技术插管,行盆腔血管数字减影术,将出血部位与血管分布加以明确。连接高压注射器,对子宫动脉开口走行与盆腔血管分布进行观察[2]。造影后能见子宫轮廓,将50mg氨甲喋呤在双侧子宫动脉里缓慢地注入使其混合于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治疗,再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对侧。手术结束后在加压包扎穿刺部位应用加压包扎,然后休息24h,再下肢制动8h。约在患者栓塞术3~7h后,行B超病灶血流检查。若血β-HCG对数下降则行清宫术,对胚胎位置、大小、位置,在钳刮后将标本送到实验室病理学检查。在术后6h下地活动,鼓励少食多餐、流质饮食。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24~48h,同时监测血β-HCG。
观察两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如下指标:①总有效率:经治疗后血β-HCG降至正常为显效,明显降低为有效,没有降低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指白细胞下降、发热、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③出血量:记录两组出血量并进行对比。
应用SPSS 24.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
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n(%)]
实验组1例发热,1例白细胞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白细胞下降4例,呕吐3例,发热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6.2848,P=0.0122)。
实验组患者出血量为(226.15±98.53)ml,对照组为(416.85±157.36)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5.6259,P=0.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
切口妊娠为严重的剖宫产后的并发症,病情很凶险,原因难以查明,对患者生育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认为患者确诊后需要立即终止妊娠,主要方法为药物杀胚、子宫切除术、病灶切除术与清宫术等[3]。上述治疗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可导致子宫切除与功能或生育能力丧失,故保守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较多。在医疗技术与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也能够避免子宫切除,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上述结果可知,给予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术中出血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黄瑜,阳珍英.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的临床治疗[J].临床医学,2015,03(04):108-109.
[2]李翠立.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4(22):84-85.
[3]许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安全性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8(0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