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金和化工有限公司紧紧抓住市场有利时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强化基础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努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以“两学一做”助力提质增效。公司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超额实现盈利目标,一举扭转连续4年亏损局面。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谁说的?你不知道现在有种火车叫动车吗?
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它要比以前的火车快得多。动车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每节车厢都有动力,每节车厢都发力。宁夏金和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和化工”)正是这样的一列动车!
金和化工领导班子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跟平的带领下,准确研判市场,精准决策供销节点,优化内部管理环节,充分发挥公司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提质增效”工作中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王总真的很厉害,如果没有他精准的决策,金和今年还得亏。”当提到王跟平的决策能力时,金和化工财务科科长苏晓玉对王跟平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金和化工党支部为促进公司在困难形势下顺利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学”和“做”融合,组织全体职工围绕“提质增效”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公司组成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支部牵头将公司“提质增效”重点项目及主题攻关项目进行了汇总,并针对不同岗位党员,结合实际进行目标分解,做到党员人人身上有指标,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提质增效做贡献。金和化工党支部书记魏学对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王保军的评价是:“这个荣誉实至名归”。刚立春,正冷的时候,王保军脱了外套匍匐在冰冷的管子上给减压阀上螺丝。等到工作完成时,他的手指都冻僵硬了,被人从管子上架下来……他这么拼命干活只为一件事,尽快解决因原料粒度小而造成产品粒度不合格现象。
萤石、氢氧化铝、硫酸三大原料的价格严重制约着氟化铝的生产成本。供应科统筹应对,开拓原料市场多渠道采购,采取干态和湿态氢氧化铝、普通与低磷萤石合理搭配的采购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萤石和氢氧化铝的采购成本。供应科可是提质增效的大头,全年原辅材料预计降本1700万元以上。其实供应科能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供应科只有一个采购原料的采购员,自然而然供应科科长就得同时兼顾业务员的职责,出去跑业务。科长田辉回忆说:“我有次去祁连山盯着厂家发货,没有公交车,坐了辆‘黑车’走了4个小时才到萤石厂,当时天都黑了,没办法只能住下,第二天再下山。山沟里面没有宾馆,只能和工人同吃同住。这都不算啥,最主要的是你去了都没人搭理你……”其实,像田辉这样的经历是供应科出差人员的常态。而且经常是刚出差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马上又要去另一个地方出差。供应干得跟销售一样,也真是不容易!
“销售是龙头,如果没有2016年这样的销量,我们是很难盈利的。”王跟平这样评价销售科。
确实,2016年销售科牢牢把握市场脉搏,审时度势,采取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为公司实现了销量、利润、销售收入“三提升”。在确保回款及时和货款安全的前提下扩大销量。通过信用评级的方法,优先与先款后货、信誉良好、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客户合作,以提高回款率。同时,随时根据生产情况调整接单,减少积压库存,避免产品生产不及时而延迟交货的现象发生,使公司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好评。预计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可超7.2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加7000多吨。郑世杰是销售科科长,为了拿下一个大客户,一个月内“三顾茅庐”,其中的艰辛只有郑世杰自己知道……其实,销售科出差的常态就是一出去大半个月都回不来。项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回款,天天到对方公司“上班”,一上就是20多天,只要不给钱就不走。正是有这样的销售员,才有了97%以上的回款率!
氟化铝车间职工在车间主任兰朝荣的带领下,党员牵头,以“修旧利废”为攻坚点,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全年可修旧利废20.4万元。同时,车间还将“废物”再利用。车间通过氧化铝废料和大气冷凝站废料再利用,全年可降本约150万元。立足岗位,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2016年共提出小改小革15项,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300万元。其中《氟化铝旋风料仓测量方式创新与应用》一项,每年可为公司节省216万元。其实氟化铝车间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兰朝荣的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他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他主张重奖轻罚,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他鼓励职工自己解决问题,出了问题责任他担。他从来没有节假日,也很少按点下班,最多的时候,一个月上过40个班……正是有这样的车间主任,才有如今氟化铝车间的工作氛围!
“采购低磷萤石成本高,采购周期长,一直是让我们很头疼的问题。如今再也不用为它而感到头疼了!”王跟平高兴地说。
萤石是金和化工主要原料之一。西北萤石中普遍磷元素偏高,用它生产的氟化铝产品中磷元素不合格。从南方采购低磷萤石粉,成本高且采购周期长。技术质量科针对这一问题,就普通萤石生产低磷氟化铝立项研究,历经四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连续稳定生产。2016年6月份刚开始进行普通萤石生产低磷氟化铝实验时,实验人员普遍反映现场工作环境差,根本无法工作,都开始打“退堂鼓”。技术质量科科长陈宁存,坚信这个实验是可行的,他强忍着呛人的酸气,多次前往实验现场勘查,发现是污水里面的酸有问题。经过一番摸索,他将原本往地沟排放的酸水改为向储存槽排放,将污水中的酸稀释后,再给别的生产线使用。既改善了实验环境,还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其实,在实验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正是有陈宁存的这份自信,才完成了这个实验!普通萤石生产低磷氟化铝工艺的成功改进,全年可降低成本180万元。
作为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智库”。生产机动科通过对车间停机时间每周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监督检查考核,使生产线运转率得到提高,进而降低天然气单耗。全年预计天然气可节省100万余元。与此同时,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物料消耗速度,并结合实际,使空压机避免在峰段开启,从而降低物料输送过程的用电成本。生产机动科的裴耀祖,为了确定萤石打料的准确时间,每天从早到晚一直站在打料现场进行数据统计,一连就是好几天。正是有很多像裴耀祖这样的人,才达到了降低高耗电设备动力费用的目标,每年可为公司节省31万元。
“原本尾渣是要每吨花18块钱拉去渣场倒掉的,但是现在渣场已经快堆满了,后面生产出来的尾渣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处境。”王跟平这样说道。
2016年,尾渣的去处成为金和化工的一大难题。安全环保科针对这一难题,决定把这些尾渣“嫁”出去。科长陈山河经过一番了解,知道尾渣可以作为生产水泥和砖的辅料。于是他拿着尾渣的样品,自己开车跑遍了周边的水泥厂和建材厂,哪怕是节假日也不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以每吨补贴对方4元钱的价格,将这些尾渣“嫁”出去,全年公司预计运出石膏、污泥约4.5万吨,可实现降本62万元以上。
“交了的税还能再退回来?”
“不可能吧!”
没有不可能!金和化工财务科就做到了!
2016年,财务科通过积极了解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上报相关资料,经宁夏自治区地税局审核批准后,使公司2014年土地使用税120万元全额减免,并于2016年5月份到账。当时为了申请减免土地使用税,财务科科长苏晓玉从网上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下载下来,一条一条的筛,一遍一遍的过,最后终于找到了跟公司产业相关的条款。之后,她拿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一遍遍跑工信局开“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关键性证明文件,有的时候一天跑好几趟,就为了赶紧把证明办出来。
这就是“金和号”,每节车厢都为它在“提质增效”的轨道上前行提供动力。我们相信,有了2016年的经验,今年它在“提质增效”的轨道上会跑得更快、更稳,更早到达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