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馄饨

2018-01-10 03:53徐新宇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边走边吃炒面包子铺

徐新宇

家乡的一切我都喜欢,其中最喜欢的便是故乡的小吃了,炒面啦,馄饨呀,包子啊……

炒面是我最常吃的,并不在店铺里吃,而是捧在手里,边走边吃。细数面馆到学校之间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店铺,上学路上,我经常东张西望,看看哪家店铺有张贴出什么新的告示。有时路上会遇到一只雪白的大狗,哈着舌头,摇着蓬松的尾巴来向我讨食。它是我的老朋友了,于是,分它一点,再分它一点。这样,一碗面往往只到半路就吃完了,顶多算个半饱。

如果起来晚了,可不能慢悠悠地吃炒面,得跑着去吃包子,包子铺离学校近,离包子铺还有十几步时我必高声喊道:“来三块钱的包子!”包子铺的老板忙不迭地打开锅盖,盛好九个包子,再浇上一勺子的辣椒油,连声说:“钱晚上回来再给吧,可别迟到啦!”等跑到学校,包子也吃完了。校门口的老爷爷刚准备锁上门,一看我来,笑呵呵地说:“来得真及时。”说完便放我进去了。

毕竟边走边吃总是吃不踏实的,且还不利于消化。我爱的更是冬日里的一碗热腾腾的馄饨。不过,想吃热馄饨可要挑着点儿去,去得早了,店铺还没开门;去得晚了,馄饨卖光了。你若想挨着刚开门时买,那你也错了。那个点儿,说是人山人海也毫不夸张,虽是比肩接踵却也有秩序,丝毫没有人插队。吃的人大口大口地吃,囫囵吞枣,怕后面的人等得心烦了,一碗下肚,后背早已湿漉漉了。

每逢节假日,我从学校回来,早上必吃一碗馄饨,我吃了几年的家乡馄饨自然也懂得吃馄饨的规矩。约莫七八点钟,人渐渐稀少起来,铺子里的伙计也闲下工夫来,包馄饨的手脚也慢下来,馄饨样式也随心所欲。久了,伙计们知道我会按着点儿来,会提前几分钟下锅,待伙计撒好葱花,配上自制的胡椒粉时,不偏不倚,我稳稳地坐在露天铺子的板凳上。“哟,你来了呀,你的五元钱的海碗馄饨!”伙计边笑着说便将烫手的馄饨碗端了过来。另一个忙着包馄饨馅的伙计放下手中的馄饨皮,拿过身旁的一个小碗,笑眯眯地递给我说:“喏,你的小碗,慢点吃,可别烫着了!”说完又忙着包馄饨馅。

我吃馄饨旁边必然要有一个小碗,用勺子盛出三四个馄饨,慢慢地品吃, 等到大碗里的馄饨盛完了,剩余的汤还是温热的。一碗馄饨,就这样被我消灭下肚。家乡的馄饨惯出了我挑剔的臭毛病。后来我吃过许多地方的馄饨才发现,从来没有馄饨铺子会主动递个小碗给你的。一大碗馄饨太烫吃不了,等到馄饨凉了,我吃的兴致也没了,往往吃了几个就不想再吃,汤也早就凉了。外地的馄饨往往皮厚、馅儿少,这也是我所讨厌的,更别提那馅里的肉丁会有鲜美滋味了。

早些年回了一次家乡,特意去了馄饨铺子,准备再海吃一碗五元钱的大碗馄饨。顺着熟悉的街道走了很久,走得很慢。街景都变了,那些我美好回忆里童年熟悉的人与店铺,都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铺子、新的人家,不会再有早上吃包子、晚上给钱的情景了。我恐惧极了,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加快速度往原来的馄饨铺子跑去。不出所料,那间温馨的露天馄饨铺子没有了,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停在那里。我的眼泪无声地落了下来,滴落在地上,那片我曾经无数次经过的土地上。

我又想起几年前吃馄饨的场景:坐在临街的板凳上,慢悠悠地吹着勺子里馄饨的热气。吃一口,抬起头来,看看街道开过哪辆车、走过哪些人。馄饨铺旁的超市门口一辆摇摇车上坐着个两三岁的小孩,大人宠溺地看着车中的小孩,摇摇车正摇头晃脑地唱著:“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馄饨铺里伙计变着戏法似的吆喝着:“开吃喽,刚出锅的馄饨!”

那时,从来都不会想到某一天会离开这儿,会很久很久不回来。那吃过的家乡的馄饨,也便成了儿时美好的回忆。

指导老师:李世娟

[【边边插嘴】]

怀念那美味的馄饨,也即怀念儿时的家乡。本文文笔老到,颇有汪曾祺散文之笔法、韵味,以流畅的语言,娓娓叙说儿时吃馄饨的情景,亲切可感,抒发了对家乡的真挚怀念。

猜你喜欢
边走边吃炒面包子铺
炒出来的麦香味
边走边吃,打球人的干饭魂
验明西四包子铺的正身如何避免“店红”是非多
Is it OK to eat while walking 边走边吃引发争议
“峰会炒面”
团子的生活日记
炒面蛋糕
衡阳
包子铺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