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摘 要:教育围绕的主体是关乎人的培养,在国际化背景环境下对高精尖人才的要求以及当前我国教育尚处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索出具有新意的人才探索之道尤为重要。当今教育改革提倡教育公平,追求培养模式中的创生,但这容易出现人才培养效率低下、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终将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人才培养基于历史却不能摒弃其发展的全过程,新时代下也要勿忘初心,“可逆”思维指导的人才培养则应当体现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之处,在传统中不断推陈出新。文章基于此思维指导发现在相互适应理念取向指引下分类划分学生,进行分层管理,配套以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及与之适应的评价体系应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可逆;课程理念;职业规划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家大环境背景下看,相比于经济、科技等可视化的硬实力竞争,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角逐逐渐内隐,转向文化的软实力。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从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推介仍处于“原生态”境界,优秀文化资源优势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并未能充分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我国人才对资源的利用意识和能力出现了问题,这些都呼唤新的教育培养思维的出现。
区别于应试教育,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素质教育,这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同步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的争论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教育资源平均配置还是基于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层配比在人才培养中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也使得人们去思考怎样去配比教育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是一种较为理想高效的培养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各行各业对“高”“精”“尖”类的人才的需求水涨船高。我国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每年仍然出现了“毕业季”大量失业的学生人群,这反映出当前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另类的角度思考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发表了关于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论述。大学是进一步培养高端人才的场所,对人才的专业化发展与继续教育需要雄厚的基础教育知识储备。因此,思考这一谈话背景下基础教育如何发挥个人特长以为个人进一步发展提供雄厚的知识与经验储备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这为我国成功培养高精尖人才提供基础的前备条件。然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体现出的一大特点就是学生已经明显呈现出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各类“减负”的声音呼之欲出。要求基础教育减负与高等学校创建“双一流”大学产生了一定的矛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却在这一背景下欲谋求兼得。故而,效率學习则成为人才培养中需要重新予以重视的话题并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争论与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守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它反映位于教育模式之下、具体教学方法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现象。
从教育目的的视角看待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围绕两对争论的观点进行:英才模式与大众模式、传承模式与创新模式。
第一,对争论围绕培养对象本身。对英才模式与大众模式的人才培养的争论可以类比于经济学中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培养谁更有价值”是这一观点中主要争论的话题。从历史的发展进程解读两种观点中对人才培养的结果,“英才教育”强调教育分层的功能,但将全部教育对象置于一种精英化班级培养下,会使得大部分学生受到社会的差别观念对待,长期的心理落差将阻碍这部分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信心,危害教育公平,进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可能使高尖人才失去稳定的教育环境背景;“大众教育”则从社会正义与公平视野出发,强调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对不同教育对象采取较为平均、平等的资源搭配,但是过于强调大众教育往往会降低教学标准,照顾大部分教育对象的教育将影响到智力较为特别学生的培养教育,使得本该冒尖的学生变得较为平庸。
第二,对争论则关于培养具有怎样作用的人而展开的争论。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与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直接经验)。围绕知识来源的不同,人们开展了关乎两种培养观点的争论,我国古代提出了“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都强调了对知识和规范的传承,言说中对教育培养的探讨,体现出教育培养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在学会吸收已有内容之际再谋其解决衍伸出的新的问题;另一对立的观点则把自我实现当作教育的目的,认为做学问要将学问当作一个问题来处理而非继承传统文化。从以上两者争论及追究其思想来源的具体历史环境,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前者更多考虑的是效率的问题,间接经验可避免因重复工作而造成的时间赘余,更多呈现于后者周期性时间的间隔当中;前者代表着一种发现,这种发现是以往经验积累后的突破,具体反映于某一现象的诞生之初,每相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关注热度。
从教育内容的视角关注人才培养模式也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选择与对课程模式的探讨。在对知识的选择上,类似于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两种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关乎人文学术内容与关乎职业技术发展之路。对于这两种内容选择,实质是受四种课程理论影响的结果:要素主义课程论(强调分科)、百科全书主义课程论(强调理性原则——知识中心)、综合技术课程论(强调劳动与生产)以及实用主义(强调经验和实践)。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课程组织形式延续内容选择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分科课程论”以及以问题为领域的综合课程论。两类课程组织形式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有一定的体现:幼儿园、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逐渐走向分科课程。那么,由综合走向分科的过程中如何在发挥个人学科优势的同时关注到个人的全面发展?目前从国内学生的做法的具体内容来看,在学校试点开展的选修课及课外辅导培训正成为一种思路。而需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学校占据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份额,而此种方式是否能够迎合减负与全面发展双方面尚值得再次思考。
从教育方法的视角看待人才培养模式多体现在关乎主体的争论上。《学记》倡导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便是将学生作为教育培养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班级授课制中对自然科学严谨性知识传授的需要,则使得学生逐渐由主体走向客体。这种主体的差别延伸到学习的方式则是关于“接受模式”与“探究模式”。接受面向于传承,探究则指向新的事物,对于人才的培养而言,当然不能忽略创新的价值,但相对而言,创新这一名词是否需要传承吸收已有内容作为知识支撑,这是需要探讨的话题。
三、讨论与建议
1.按类分群施以教育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结晶之一,其被广泛应用于当前教育教学尤其是个别化教学的实际。然而由于我国教育对象数量庞大,师资资源相对匮乏,这一教育策略的运用常常只是面对数量较少的班级人才培养如特殊教育行业,故而这一教育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推广。那么,如何能够将这一结晶思想普及化、大众化呢?笔者联想到哲学思想中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思想。虽然不同的教育对象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存在特殊性,然而其实根据不同对象的特殊性的不同,却可以分以类聚,寻找到这些矛盾中的共同性。
那么,结合上述人才培养模式争论中对于“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的探讨,如果能够寻求到一类学生群体较为相似的“班级”并予以分班并分层配比教师资源,那么则既避免了由于社会认可问题外加给学生的思想包袱而产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又能够充分发挥每一类群体的竞争优势,为高校培养专业化人才提供基础较为雄厚的人才。
2.建立系统化课程培养模式与考核评价体系
从心理学角度将,压力与学习动力呈现出倒U的关系,与此同时,学业难度也将影响倒U在平面坐标中的位置关系。这反映过重的学业压力与没有压力皆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而深入审视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类培养则可以提高这种动力程度与培养的具体效果。纵观整个学制体系,基础教育低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体,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的是最为基础的领域的知识内容,如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自然等,而基础教育高段渐渐将领域知识予以细分,领域知识划分出方向性知识学科内容。同时,初、高中结束后出现的中高职学习系统也成为从知识性质上对培养知识体系的第一次明显的学科划分。
3.相互适应的课程取向理念更为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模式
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的培养发展离不开课程,故而各种课程理念应运而生。目前,比较公认的三大课程理念取向分别是学科知识中心取向的“忠实取向”、经验探索与习得取向中的“创生取向”,以及在一定教育目标指导下根据學生特点进行调整与把握的“相互适应取向”。结合对人才培养中关乎教育方法模式的争论,单一忠实目标的模式可能造成忠实于“旧物”,无法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进程,可能最终导致教育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学科领域最前沿的问题内容;反之,如果摒弃这一个约束,放由自由探究,则可能脱离社会主流研究的方向,不能把握最新的动态方向。同时,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削弱进而丧失引领学生的作用,不利于培养最为有效且前沿的人才。综合两者的优劣,笔者认为在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观指导下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则可以依托学科专家为学科领域学习内容提供方向引领,具体的内容权限下放教师和学生,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创生与探究,则可以使得人才在正确方向的指导下正确实现自我实现。
4.尽早确立较为明晰的职业规划之路
虽然教育的宗旨要求博览群书,然而纵观中外,所谓人才则专指学有所长,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师,便对个人专业化提出很高的要求。从关乎这方面的课程指导上看,大学开设此类课程的时间滞后于专业选择的时间,中学未开展专业了解的教育使得学生对未来学习一片茫然。因此,基于学生对象的特点开展分班选择的同时应当明确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也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职业发展的特点开展通识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
[4]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