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2018-01-10 09:52程丽珊
教师·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切入点读写结合语文教学

程丽珊

摘 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读写相互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表达,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也是多年来许多语文教师一直认真研究的核心点。然而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阅读文本方面,忽略了写作训练的重要性,致使读和写相互分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如何读书,也要教学生学会如何习作,还原读写一致的状态。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切入点

一、引言

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再引导学生学会写作。课文是读写的载体,教师应以课本的内容为出发点,安排一些与其有关的写作训练,为学生创造表达以及交流的环境。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来升华阅读,促使阅读、写作和思考训练互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读写互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读是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读写结合是学习作者怎样写,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读是写作的基础条件,唯有充分的阅读练习,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读和写息息相关,读写相互结合的练习能够为读和写架起桥梁,促使学生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二、读与写的关系

读和写是密切相连的,只有进行了大量有效的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和结果。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重视读写的关系,不要单纯地强调读,或者只强调写,使读写出现分离的情况,从而给阅读和习作教学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写作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去写,让其简单的模仿和借鉴,直到深化,这样读写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得到提高。

比如讲解《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首先,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初读课文,然后再品读文中重点词句,而教师要把学生带入故事意境,让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受嘎羧崇高的感情,认识到人与动物、动物和人类的深厚情谊。再使用多媒体播放图像、有感情地进行描述等方法,这可促使学生深入观察,认真思考。文章在讲故事的时候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让我们看到战象不是一头普通的大象。在课堂上笔者非常重视写作方法的讲课。比如,让学生分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并问学生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让学生知道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其通过战象的神态、动作来理解战象此刻的心理变化,体会它的情感。使学生明白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使事物的描写更加生动、传神,更让学生知道运用修辞手法需要抓住事物特征。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拟人手法来描写一段自己记忆深刻的事物。整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大。语文课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能让学生身心愉悦、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寻找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的策略

1.从读懂课文运用的写法中寻找读写结合最佳切入点

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多种写法,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掌握好课文的中心思想,而且要带领学生认真去品读课文的每一段、每一句,掌握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理解每一句语言背后隐藏的含义等。有的文章结构明显,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发现文章的结构和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指导学生去写作。

例如,《青山不老》就是使用说明的手法,写出了青山不老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通过生字、词语来联想文章中的意境,再认真品读课文,读到心动的句子可以画出来,并且写上自己心中的感悟,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法。再如散文《草虫的村落》描写了美丽的大自然的草虫世 界,作者以独特、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奥妙,教师可在讲解的时候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展开想象,来一场奇异的旅行。先初读课文,让学生在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重点。例如第2~9自然段分两个场景来写草虫世界,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划分层次。课文讲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这种层次结构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写一篇小散文。另外,有的课文描写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比如《索溪峪的“野”》《北京的春节》《匆匆》等文章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既优美,又能提高表达效果,且形容词、名词、拟声词等运用得恰到好处,值得我们去欣赏、学习。这种练习方法,不但能使学生学会写作构思技巧,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写作技巧。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从不同角度去仔细阅读文章,挖掘其中蕴含的深意,为读写结合寻找到最佳切入点。

2.根据学生的学龄阶段特点来寻找读写结合最佳切入点

新课标对每个学龄阶段的学生习作要求不同,因此,写作的重点不同,在文章上寻找的切入点也不同。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出适合该年级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法。比如针对这次读写结合的研究,笔者作为一名六年级教师,备课的时候是从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阅读写作能力、文章素材三方面角度出發。比如讲解《詹天佑》这篇文章,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方法,并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如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也会运用合作、交流等各种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提前让学生查找詹天佑的相关资料,查找资料也是积累阅读素材为写作铺垫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层次,了解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通过动脑思考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使阅读和写作达到完美的融合。

3.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寻找读写结合最佳切入点

阅读和写作密切相连,通过阅读学习写作,在写作中进行阅读,整个过程抓住关键所在,才能寻找到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首先,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挖掘出文章的深层次内容,把握好读写训练的最佳点,抓住学生的真实感受,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动笔写作。例如课文中描写得较为生动、优美、动情的地方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地方正是读写训练的最佳切入点。教学《少年闰土》,教师可以在讲到描写闰土外貌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这既符合了教材要求,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省略的地方进行补充。教材中有的课文描写得较为简单,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学中笔者从这些空白处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补充文中空白,这样学生对于课文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没有描写敌人是如何对李大钊使用残酷刑法的,也没有描写李大钊在监狱中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因此在讲解文章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段落,然后提问:

“李大钊的形象是光辉伟大的吗?”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李大钊的革命精神,让学生想象李大钊在监狱中遭受刑法的情景和面对敌人丑陋、凶狠的嘴脸时不屈服的画面。分小组交流之后,笔者让学生写出自己心中李大钊遭受酷刑的情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与同学的交流,一个坚强、勇敢、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李大钊的形象逐渐浮现在眼前。最后,补写课文的结尾,给学生练笔的机会。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结尾都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这些地方也正是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例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结尾的时候说:“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笔者让学生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出大地上需要我们照顾的事物,写出自己心中的呐喊。这种练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创作状态,这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

4.通过文章中的批注寻找读写结合最佳切入点

批注属于一种较为随意的读写相结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章的同时,可让学生随笔记下自己的所感和所悟,这方便其读完以后整理阅读思路,属于一种有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在读书时进行对比、想象、创造、批注是对阅读到的内容的一种思考。

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学生学习它的重点段落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使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悟。学生写出“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思考、想象对文章理解的结果。

5.从品读文章精彩的地方寻找读写结合最佳切入点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比较优秀、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章,文中包含许多华丽优美的语句、寓意深刻的故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反复朗读,分析这些段落、语句的写作方法,体会它们蕴含的深刻哲理,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说、写的练习,将它们变为自己的话语。尤其是一些绝妙的比喻、拟人等句子,一定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在理解以后进行模仿练习。经过读写结合,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得到提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在寻找读写结合切入点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造句法进行练习,造句的时候既要动口说,又要动手写,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讲解《月光曲》中的比喻句:“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时,筆者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心中的感悟,同时写出一个比喻句。同时让学生学习《怀念母亲》一文中的好词,如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等,让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进行造句练习。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及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

四、结语

读、写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有效地把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逐渐得到提升。要想使寻找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取得成效,就要适当地进行阅读,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来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找到最佳切入点,读和写才能真正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丹丹,陈道佩.寻找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J].小学语文教师,2017(6):60-62.

[2]梁爱舫.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J].好家长,2017 (17):94.

[3]王 静.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天鹅的故事》教后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85.

[4]张 皓.活用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4):176.

[5]范翠香.抓好读写结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7(14):50-51.

猜你喜欢
切入点读写结合语文教学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