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宽
摘 要:教师要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数学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要通过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合作化的探究活动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过人性化的评价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合作化;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59-01
审视部分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如何走出误区,打造高效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教师杜绝生硬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运用崭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本文对运用新课改理念展开数学教学进行探究。
一、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与生活接轨,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机械的灌输,倡导让学生亲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在此理念指导下,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或学校的现实生活,不局限于教材,勇于创新,让提出的问题离学生的生活近些再近些,借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方法,而是赋予数学问题以生活化的色彩,引导学生去探究。首先,教师运用课件再现情境: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校园的平面图,教师告诉学生,按照学校规划要对其中的一块闲置的空地进行开发,使之为教育教学服务,请同学们为学校出谋划策。学生们听了颇有兴致,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最后师生达成共识——开辟绿色种植园。教师相机引导,由种植园的分配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出课题。教学环节有序推进,当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再将其关注的目光引回到种植园问题:假如每个班级分得10平方米,可以分給几个班?学生探究热情继续高涨。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又呈现中国地图,要求学生看看其中哪个省份的版图接近平行四边形,找出后计算它的面积。学生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富有创意的,旨在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并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如果没有将问题赋予生活化的色彩,而是脱离现实生活,抽象地抛出来,学生就感觉不到“数学乃生活之需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探究活动合作化,树立学生参与的自信
在“学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在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冷眼旁观,要带着热情以观察员和引导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合作探究予以指导。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发现思维上的亮点并及时表扬,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还可以组员的身份参与其中,适时抛出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例如,在有关“循环小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在小组中提出:“你们用图形符号来表示这些数的关系,很有创意,那么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在该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之后,教师觉得有价值,便面向其他组提出:“你们能针对这一组所画的图形符号来个现场提问吗?”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在一问一答的氛围中,相关概念与知识自然被学生消化和接受了。
三、让教学评价人性化,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孰优孰劣,而是为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正能量,使之能够树立自信,在数学学习的征途上扬帆远航。从这个意义上看,评价不应当成为区分优劣的“筛子”,而应该成为给予学生前进动力的“水泵”。例如,教师在跟学生一起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的内容时,要求学生把0.4化成百分数。一位学生很快给出答案:40%。教师追问其怎么想的。该生说:“0.4=4/10,十分之四等于……”话还未说完,即遭到大家的反对。教师示意大家不要打断其发言,听完之后再作判断。“0.4=4/10=2/5。”一些学生又禁不住发出笑声。教师也认为该生越扯越远了,然而还是耐心地听其回答。“分子分母同乘以20,等于40%。”教师恍然大悟:“哦,你是这样想的,真不简单!”伴随着教师的认可与赞许,在座的同学也都鼓起掌来。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该生的思维方法:“这位同学先将小数化成分数,再将分数化成百分数,其根据是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瞧,他对这些知识掌握得多好!运用得多熟练!”教师发现刚才给予质疑和否定的学生,都向那位学生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上述案例中的评价是闪烁着教育智慧和人性化色彩的。如果教师在第一时间急于否定,一棍子打死,那么就不会出现后面精彩的环节,就营造不出愉悦的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说,好的评价、恰如其分的引导,如同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可以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满足其被尊重、被赏识的心理需求,让心境更愉悦,让学习充满动力。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在课堂评价上下功夫,要习惯于耐下心来静静地倾听花开的声音。
总之,生活化的问题、合作化的学习方式及人性化的评价,犹如灿烂阳光,能够照亮数学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充满自信与热情,开启并激活自己的思维,快乐地徜徉在美妙的数学百花园中。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