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区中培养科学素养

2018-01-10 12:00江瑾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培养

江瑾

摘 要:在科学区中,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特质, 提供生活中有趣材料培养科学兴趣与态度,选择贴近生活的知识内容培养科学方法与能力,采取递进式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行为,让孩子们探索认识科学知识与内容,初步尝试探究方法和能力, 尝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渐累积认识周围事物的经验,形成一定的科学兴趣与态度,从而使科学素养的培养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区;培养;科学素养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儿童与生俱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大部分时间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感官不断地探索认识这个世界的奥秘,他们的这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科学家从事的工作是十分相似。但是大部分人, 只有在孩童时期才会体现出这些科学家的特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些特质逐渐地被压制甚至磨灭至空[ 1 ]。《指南》中指出“对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学习运用感官及工具,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学习运用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累积学习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科学的趣味和重要性,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崇敬科学家;对信息敏感,有一定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 ]”。保护和激发儿童的科学特质可以在区域游戏中开展,区域游戏是最大程度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途径之一,孩子们在科学区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尝试探究方法和能力,自主探索认识科学知识与内容,尝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渐累积认识周围事物的经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从而使科学素养的培养持续发展。

1 提供适宜性生活材料培养科学兴趣与态度

儿童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科学兴趣与态度。虽然儿童进行的科学探究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探究的程度相对比较浅显简单,但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他们对科学的态度, 我们应当特别加以关注和引导。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所以,提供儿童有兴趣的材料非常的重要。引导孩子们关注并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材料,对身边的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探究学习基本的观察和发现方法,激发他们从小的探究热情和兴趣[ 3 ]。我们提供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吸铁石、石头、各种镜子、贝壳、各种形状的种子、各种质地的球、各种玩具等,充分让孩子们玩这些感兴趣的东西,在通过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各种感官与材料相互作用,与材料产生有效互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孩子们总喜欢躲在卫生间、洗手间里对各种各样的管子产生好奇,为了让他们认识弯管、三通管这些特殊的接头管,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我提供了乒乓球、可樂瓶、水盆、各种管子在科学区,他们通过多次探索怎样将乒乓球通过管子后转弯(改变方向),发现水管和弯管、三通管一连接,就能使乒乓球转弯(改变方向了)。有了这个发现,就可以让管子按照我们的需要转弯了,改变方向输送东西了,孩子们不亦乐乎地开始用各种弯管、三通管、水管运输乒乓球、小玩具……他们在玩与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兴趣,关注周围的事物,体验游戏活动中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而在探索与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管子接不好、三通弯度不合适等等的困难,他们需要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观察、探究、解决问题,在思考探索、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最终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这也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要素。儿童在科学区里接触和观察到各种材料和现象,“刨根问底”提出相关的问题, 好奇好问,初步体验探究周围事物的依存关系, 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主动关心并学习保护我们所处的环境。在探究的过程中儿童需要集中注意力, 在探究中愿意和同伴一起操作探索, 在成人的指导下认真观察事物的变化, 尝试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的结果,并乐于将自己的做法和发现与同伴一起进行分享和交流。

2 用贴近生活的知识内容培养科学方法与能力

儿童科学教育启蒙的关键性目标,就是帮助儿童获得初步的科学方法与能力。

在科学区中,选择贴近生活的知识内容,让儿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科学探究,直接感知周围事物的奥秘,亲身体验他们之间的关系,尝试使用多种探究方法,并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奠定科学素养的基础, 这些,为其今后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科学区选择贴近孩子们生活的事物和科学现象如:动物、植物、人体、光、影、颜色、电与磁、声音、空气、水等等。苹果、香蕉、葡萄、梨子、桔子等等都是儿童很熟悉的水果,我们就拿它们来做沉浮实验,并引导他们猜测:“你知道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它们是沉下去的还是浮上来的?”然后分别将水果放入水中,每放一个下去都要猜沉与浮,鼓励孩子们与同伴交流互动。他们时而猜错,时而猜对,实验氛围特别热烈,儿童因为独特的年龄特点,还不能做到很好的倾听理解别人的意见,但是只有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发现别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所以,他们在为证明自己的看法而争得面红耳赤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和对话[ 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对这些水果很熟悉,但并不明白其中科学的概念,比如有的孩子知道苹果可以漂浮在水面,而葡萄和桔子会沉到水底,但却从没有对“为什么苹果能够飘浮在水面上”“为什么葡萄和桔子会沉到在水底”产生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们多问问“为什么”,引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将经验性知识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

又如在“奇妙的鼻子”中,我们在科学区提供各种不同味道的生活中的物品,如各种水果、各种蔬菜、鲜花、干花、香菇干等等,让孩子们闻气味,并引导他们动手做实验制作香皂,收集各种瓶子、杯子容器,如一次性纸杯,矿泉水瓶、小碗等等,供孩子们进行操作实验,让他们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这样的科学教育能使孩子们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能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学习一些科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并通过亲手实践获得直接经验,还可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进行科学小实验操作,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体验到创造带来的快乐,从而真正乐于探究、喜欢学习、大胆创造。

3 递进式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行为

我们根据科学活动内容递进式地投放材料,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帮助。科学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应体现着探索的价值,体现着隐性指导,为孩子们准备材料时,要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一步一步地进行科学投放,而且还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进行有目的投放,让孩子们在与材料充分接触的过程中,运用多通道各种感官认识材料的特性,并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经验,培养科学精神与行为 [ 5 ] 。如在做“静电”的试验中,投放进相应的材料:塑料棒、玻璃棒、碎纸屑、羽毛、毛巾、丝绸布等。研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让孩子们使用多种感官运用观察、测量、调查等方法搜集相关的信息,思考观察到塑料棒吸住碎纸屑的现象的原因,得到摩擦后的塑料棒有静电的结论,同时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的猜测,探索不同材料摩擦塑料棒能否起电?不同材料摩擦玻璃棒能否起电?哪种材料起静电的时间更短……层层递进,并根据自己的猜测,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实验操作、测量记录等方式验证猜测是否正确,虽然孩子们的验证可能并不严谨, 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十分科学, 但要保护儿童的这种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 还要注意引導孩子们用语言与同伴或成人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等等进行描述和解释, 在互动分享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学会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有时儿童虽然有明显的兴趣和关注点,却不懂得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则要善于及时抓住儿童感兴趣的关注点,层层递进,不断抛出新问题,引导儿童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和探究。

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结构完全能够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及身体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里开展科学区游戏活动,创造出合理的正规的科学区角活动,帮助孩子们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科学和知识中的奥妙,激发出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的乐趣,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尝试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着经验,对科学知识和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最终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志刚.基于主题核心经验的幼儿园科学区活动设计的思考[J].幼儿教育研究, 2017(7).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3]孟亭含.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4]例杨磊.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调查分析—以江苏省某科学教育特色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5]潘青华.幼儿园科学区操作材料投放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4).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培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科学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