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演绎历史

2018-01-10 12:01毛永健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须弥庞涓芥子

毛永健

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同样,在高考作文里,对话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写作技法,有待考生准确地把握,以达到形式创新之目的。对话体与其它文体不同的文本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显得真实可信,更易获得阅卷者认同。不过,这里所谈及的虚拟式对话,特指对话的内容紧扣命题主旨展开,但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对话,而是考生通过丰富且合理的想象,将历史上的某个细节、某个瞬间、某个人物予以艺术化地再现,由此虚拟出来的合乎作品审美需求的情景对话。尽管对话本身是再造的,但是从艺术的层面上,考生在写作中依旧需要做到严谨缜密,力求以假乱真,切不可给阅卷者以荒谬做作之感。考生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在文本的创新度、趣味性及文化味上获得加分。

一、虚拟式对话:虚实结合

虚拟式对话,就是把文章虚拟建构为人与人面对面谈话的形式。对话的特点是能给人以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省去许多环境、场景的描写,对不擅长描写的考生来说,很适合。一般而言,对话都是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展开的。但高考作文中的虚拟式对话之所以是一种再造的技法,源自于其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可能,而是考生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以文字为利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直接与古人、动植物或者神灵等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对象呈现为一实一虚、一现一隐、一真一假等形式,进而穿越时空,搭建起生与死、今与古、现实与虚无、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桥梁,貌似荒诞离奇,如表达到位,却能够给阅卷者以耳目一新的心理震撼。例如湖南卷高考优秀作文《芥子纳须弥》:

芥子纳须弥

一考生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何谓专注于自我?

佛领我走出庙宇,庙外绚烂的阳光笔直地投射下来。佛曰:你背对着太阳而行,看见的是什么?

我说:只看见自己的影子。

佛曰:那面向太阳而行呢?

我看到了远处皑皑群山,以及山腰盘旋的苍鹰,还有影影绰绰的牛羊和牧人。只是,不再看见面前的地面上有投下的阴影。

佛曰: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向光而走时,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只看到自己的话,不过是茫茫须弥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的一颗芥子。

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

佛曰: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郁郁黄花,无百般若;青青翠竹,终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做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则可心纳天下。

佛也曾如你般迷茫无知。直到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位种树的老人。我问他,这树多久开花结果。老人说要七十年。我问他,你觉得你能活七十年吗?老人说,我看过它开花,也品尝过它的果实,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

那位老人,他是一颗能收纳须弥山的芥子。他在享受别人带来的成果时,没有迷失在自我的享受中。他在为未来而奋斗。

我背对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夕阳下山后,我的影子也消失了。

佛曰:佛门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放下自我,多去关怀,广施仁心,方可自在。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颗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颗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时,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颗不凡的芥子。

一般而言,对话体的文本大多不经过其它铺垫,便直接展开人物之间的对话,以让阅卷者快速进入考生精心设置的语言情景之中,接受视觉及心理的冲击。但是本文设计的“我”与“佛”的对话显然更胜一筹。考生在进行对话之前,先引用了泰戈尔的一个包含哲理的句子作为题记,很好地扣住了命题的主旨,有先声夺人之效。之后,考生展开“我”与“佛”的对话,“我”问,“佛”答,文章由此在一问一答之中从容展开,中间偶有场景的穿插,显得不急不缓,张弛有度。事实上,“我”乃实,“佛”为虚;“我”乃主体,“佛”为客体,实主与虚客之间,考生借助于假托的“佛”將命题主旨“胸怀他人”极好地融入进对话里,与《赤壁赋》中的苏子假托客人问答以彰显哲思如出一撤,可谓高妙。除此而外,考生对佛语的精湛诠释,对话的简洁明快,行文的温文尔雅,足见其文字功底之深厚,胸襟情怀之不凡。

二、虚拟式访谈:身临其境

虚拟式访谈,就是虚拟的访问谈话记录。一般而言,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双向彼此互动的过程。写作虚拟式访谈,考生需要关注三点。一是通晓文体要求,做到心有定格。访谈录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访问对象、访谈内容、时间背景等的介绍;二是访者与谈者的对话。二是明确一个中心,做到不枝不蔓。高考作文中的访谈录,考生必须扣住命题话题或材料的主旨这个关键点去访谈,千万不要谈着谈着,就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了。三是增加说明文字,做到艺术真实。访谈中一般要穿插主持人、嘉宾或者现场观众的一些动作、表情、话语效果等细节刻画的说明性文字,以使阅卷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从泪走到血

——孙膑访谈手记

一考生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书。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冽。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孙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深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未设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信任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信任,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虚拟式访谈,其好处有二:一是利于针对具体话题展开讨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效;二是可设置多方对话,延展自如,便于突出主题。本文的亮点呈现,就在于考生借助于虚拟式访谈的时尚形式进行文本的支架建构,紧紧围绕话题设计记者的提问和被采访对象孙膑的答问,二者珠联璧合,形象而深刻地凸显了主题。本文的命题主旨为关系型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考生从深邃的历史片段中沙中淘金,将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兵家孙膑置于当下,接受“记者”的当面访谈。文本共有两段访谈,前者印证了“感情亲就盲目相信”,后者则印证了“感情疏就冷静复仇”,二者组合在一起,恰好完美地诠释了命题的主旨。除此而外,考生在访谈前对孙膑身份及环境均有简略的交代,言简意赅,意旨颇丰;而在访谈之中,考生采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性文字,真实地再现了孙膑在访谈中的动作、神态等,从侧面有效地映射了孙膑的心理活动;在访谈之后,考生以一句“西风残照,落木萧萧”的景语作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思考,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整体而言,文本严谨有序,几近完美。

三、虚拟式独白:透视内心

虚拟式独白,就是虚拟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简言之,就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就独白式文本而言,考生可以通过虚拟人物的内心表白来揭示其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当然,考生设定的独白对象最好是历史上或者名著中世人皆知的典型人物,然后让其根据自己的身世遭遇吐露心迹,自我对话。虚拟式独白最大的优点就是考生可以借助于所依托的人物,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独白全部再现出来,以达到表现主旨的目的。考生运用虚拟式独白主要有三点好处:一是由独白人物直接站出来叙述,便于直抒胸襟,真切表达考生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独白本身可以让美好的思想、事物作自我展现,也可以让丑陋的事物作自我表演,有利于强化文本的穿透力;三是独白文章用第一人称叙事,特别便于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作深度剖析。例如陕西卷高考优秀作文《昭君行》:

昭 君 行

一考生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叶扁舟在太液池如镜的湖面上临风赏月,弹琴唱歌。那时的我,多么的快乐!而现在却只有怀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蛮荒的漠北,长安城中的快乐的歌舞中再也不会有我的身影了!

泪,从我的眼眶溢出。

呆呆地望着车窗外,那古道边的蒿草在风中不住地弯腰,它们也在为我难过。天边飞来两只小鸟,在我的车边落下又飞去,叽叽喳喳似在说着什么,它们在对我说么?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那鸟儿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宫殿,我竟发现它有些衰败,有些龌龊。我清楚地记得,在宫中,我的每一夜都独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过,每一日都在猜忌与妒忌中度过,锦衣玉食,丝竹管弦之后,我面对的是毛延寿们的贪婪和盘剥,姐妹们孤独的泪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于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寿弯腰低头!

也许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灯为伴,不再与孤独为伍,不再面对伪善,不再独忍忧伤。在那里,辽阔的天地可以任我驰骋,淳朴的民风可以给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单于丈夫,还会有可爱的儿女,天伦之乐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远处,似乎传来了牧人粗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涌出的喜悦。

天邊的晚霞一片绚烂,长安城早已没有了踪影。风,拂过我的脸颊,这风是从北边吹来的,它带来草原对我的呼唤。我笑了,那是快乐的笑,幸福的笑,因为我懂得了,忧伤能变为快乐,苦难也能变为幸福———全看你怎么想!

夏丏尊先生曾说:“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志看那下文的发展。”本文的命题主旨为抽象的关系型话题“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要想形象化、多维度、辩证性地予以呈现,难度不小。但是考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将昭君出塞的故事予以解构与重组,开篇即借助于昭君的独白,首先设置了一个具体可感的苦难情境,让阅卷者一下子就沉浸到作品的忧伤氛围中去,感知人物的悲怆命运。之后,考生仍以此为契机,继续通过昭君的独白进行全方位的情景再现,将其外貌神情、心理、动作、语言等予以一一呈现,真实地展示了昭君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位敢爱敢恨的,有着七情六欲与喜怒哀乐的,既伟大又普通的昭君形象。特别是昭君的心理变化,由之前的“泪”转变为最终的“笑”,恰好与其思维方式相对应,自然而然地扣紧了命题主旨。客观而言,这样的昭君,才是有血有肉的立体化了的“人”;这样的虚拟式独白文本,才更具有最大效度的艺术的真实。

总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要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取各人有特色的话来。”言下之意,对话需要具有一定的人物个性,不能众口一词。鲁迅先生还云:“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物来。”个中潜台词,也即对话的语言风格要能彰显人物的性格品质。事实上,考场作文仿若考生的一张脸,如何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是需要下点功夫认真琢磨的。就虚拟式对话文本的写作而言,如果考生手中确有“金刚钻”,那么揽一揽这“瓷器活”,大抵也是无妨的。

[作者通联: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须弥庞涓芥子
游柬埔寨小吴哥窟
压低别人并不能让自己更高
材料作文“芥子之灯”导写
云山燕几 寸石须弥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孙膑与庞涓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
从《擒庞涓》看孙膑与孙武的师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