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摘 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士共5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学习、观察组在对照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护士生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结果:在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護理教学中运用三级护理教学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实习护士生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
关键词: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教学
手术室工作属于一种特殊性质的工作岗位,有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广、实践性强、机械设备多、工作的人员较复杂、在工作中的所有医护人员要求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等特点[1]。护士毕业之后由实习护士向护士的转变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就是手术室护理教学,同时实际病房与手术室护理的实习内容存有较大的差别[2]。本次研究中对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士共5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9例,男2名,女27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34±1.34)岁;对照组29例,男3名,女26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14±1.23)岁。将两组护理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对照组护士实习生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护士实习生在对照组的教学基础上应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具体方式如下,一级管理: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全面的带教管理工作,组织带教老师之间进行教学技巧以及教学方式的交流学习,同时对国内外最新的护理进展要充分了解。二级管理: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均由带教组长进行负责,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为原则进行教学,同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带教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指出护士实习生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负责后期护士实习生的考核、三级管理: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负责实际护理操作以及手术室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对护士实习生不定期的进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根据护士实习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强化补充,解答护士实习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三)观察指标。在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带教组长对其进行手术室实际操作技能以及理论专业知识的考核。
(四)统计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的技能、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三、讨论
在医院中手术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环境,在手术中的病人都是急需救治患者或者危急重症患者,因此在手术室护理教学顺利的开展中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因此对护士实习生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教学非常重要[3]。
三级护理教学的管理模式通过三个层面的管理,实现层层监督、管理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最佳的分配情况,使得手术室护理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不断的进步优化,在手术室护理教学对三级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中,首先是护士长对带教护士的直接管理,使得带教队伍能够不断的优化,负责指导护士实习生的带教人员均为具有先进理念、丰富经验的护士;在二级管理中,根据护士实习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详细的教学计划,并由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对护士实习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以及督促[4]。本次研究中使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护士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运用三级护理教学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实习护士生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香凤.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61-62.
[2]苏练金.三级护理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8):48-48.
[3]刘丹阳.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182-183.
[4]王妍.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9):171-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