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研究

2018-01-10 03:29陈佩辉林彦芸
体育师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亚健康功法太极拳

□ 陈佩辉,林彦芸

(1.广东财经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20;2.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21)

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研究

□ 陈佩辉1,林彦芸2

(1.广东财经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20;2.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2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亚健康状态的缓解与改善,并对广东财经大学2013级和2015级体育保健两个班的学生共81人进行体育养生练习的前后亚健康状态的对比调查,研究显示,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大学生;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低水平的功能状态。主要表现为:各项身体指标正常,但与健康人相比,生活质量与学习工作效率低、注意力易分散、生活缺乏动力、学习没目标,有情绪低落、心情烦燥、忧郁、焦虑、失眠、精神不振,身体乏力,食欲不振、易患感冒等症状。目前,我国亚健康人群非常普遍,在城市中青年人口中约占70%,20岁以上人口,亚健康人数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情感、交际方面的困惑与危机,就业困难带来的心理负担,无规律的生活起居和不良嗜好(如沉迷网络、酗酒),加上缺乏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大学生不同程度“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2.3%,其中“容易疲劳”、“眼睛疲劳”、“睡眠不足”等3项出现率超过学生人数的70%,有的甚至超过80%。

传统体育养生是古代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内容涉及导引、行气、饮食、起居、情绪、劳逸、环境,四时养生等,其所遵循松静自然、动静相兼、刚柔并济、练养结合、持之以恒的锻炼原则,以及强调“治未病”、“整体观”、“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等养生特点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太极拳、保健按摩法、导引术、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医疗,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独特的“三调”锻炼法(调身、调息、调心)对改善现代人亚健康状态、提高现代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参加体育保健班大一、大三两个班学生共81人(男生29人,女生52人)作为实验组。再从其他选项课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66人(男生30人,女生3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和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专著、论文,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从中国传统养生的角度分析传统养生锻炼对亚健康的影响与调节作用,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与帮助。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81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根据我国“亚健康”理论创始人王育学教授设计的103项“亚健康”常见表现中大专、本科文化程度人群出现频率较高的前30项作为诊断依据,设计《亚健康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每项设3个备选答案( 经常:5分、偶尔:1分、无:0分),累计得分≥5分者确定为亚健康。

1.2.3 实验法:实验组以导引气功、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进行为期16周教学和课余锻炼(教学每周2学时,课余锻炼每周2次,每次60-90分钟)。实验时由教师统一教授体育养生功法,包括动作要领、功法口诀、呼吸心法、注意事项等。课余锻炼由老师或体育骨干带领在余暇时段(早晨6:30-7:30,晚上:7:00-8:30)进行功法练习与锻炼,并叮嘱学生锻炼时以不疲劳为度,要刻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锻炼时以微汗出为度,且注意避风寒。

1.2.4 数理统计法:对获得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统计。

2 结果

2.1 实验前、后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在进行实验之前,有87.7%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高于全国常模。这种结果符合高校保健班的一般情况,高校参加体育保健班的学生通常存在这样的共性:大多数身带疾病或身体虚弱、身体素质较差、欠缺运动能力、心理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在大学生中属于亚健康状态高发人群。实验后,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表1 实验前后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对比

2.2 实验前后亚健康主要表现症状对比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主要表现为易疲劳、易感冒、腰颈酸痛、失眠多梦、头晕头疼,耳鸣目眩、四肢乏力、情绪低落不稳、烦躁、精神难以集中、感觉迟钝、学习效率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抑郁、焦虑等。经过实验干预后,大学生各项亚健康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

表2 大学生亚健康几种主要表现症状实验前后对比

3 分析与讨论

传统体育养生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锻炼时追求“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强调对身体姿势、呼吸、意识和心理进行整体调节,以达到“形、神、意、气”的统一。它的健体强心作用对于改善躯体和心理亚健康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1 坚持体育养生锻炼,能快速消除疲劳,有效改善“躯体亚健康”症状

亚健康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和嗜好,使得身体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导致出现古人所说的:大疲至病、早衰相随。食欲不振、疲劳乏力、困乏嗜睡、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腰颈酸痛,容易感冒、注意力不集中等过度疲劳症状是目前大学生最为常见的躯体亚健康状态。传统体育养生锻炼与其他运动项目不讲究呼吸意念,要求超越极限和追求人体外在的强壮和健美不同,它注重内功也就是“精、气、神”的锻炼,强调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整体调节,达到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的作用,因此也更适合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锻炼。

传统体育养生注重“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时要求身体端正,动作舒松自然。即锻炼时首先注重身形和身体运动,同时强调呼吸与意识的配合,这种练习方式使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灵活、运动更加灵敏、平稳、准确,能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的能量供给,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促进大脑和身体疲劳的消除。其次练功时还要求动作舒松自然,动静相兼,圆滑连贯,松紧结合,要尽量保持虚领顶颈,含胸拔背、松肩稳腰、舒腹敛臀等身体调练要求,这种轻松柔和,圆滑连贯的运动方式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使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口径加大,保证肌肉供血,有助于机体组织物质交换,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提高免疫细胞机能。“调息”就是呼吸调练。它要求练功者在进行养生锻炼时,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呼吸的调整,不断体会、掌握,运用与自己身体及动作相适应呼吸方法,从而达到内气鼓荡、精气流畅的功效。比如,练太极拳时柔缓深长的呼吸方法与胸廓的开、合、提、降等动作结合,能加大胸廓运动幅度,提高膈肌的收缩和放松能力,减少呼吸频率、增强肺功能,改善呼吸系统机能。由于消化与呼吸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过程,体育养生锻炼时腹式呼吸与注重脊柱开合、扭转、俯仰等动作相结合,能使横膈膜上下起落幅度和腹肌的运动加大,对胃、肠、肝、胰等内脏器官起到按摩挤压作用,使肠胃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机能提高,有效提高消化功能。“调心”即通过意识、意念的调整,排除杂念,训练大脑对外界的反应,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达到古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功效。本研究也发现,进行养生锻炼16周后,学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劳乏力、困乏嗜睡、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腰颈酸痛,容易感冒、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亚健康水平改善十分明显。

3.2 坚持体育养生锻炼,能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

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状态的一个亚型,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可能发展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所承受学习、就业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精神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不良心理状态,情绪低沉、容易波动、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不安、精神不振等都是典型的心理亚健康症状。

传统体育养生术在技能形成的习练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训练内容。在练功过程中,调心贯穿整个功法练习的始终,是联系动作的核心环节。例如:在习练太极拳时,行拳中强调“中正”、“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的适中,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动中求静,动静结合,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完美,把人的和谐观念纳入一个新的框架。另外,练太极拳要求“用意练拳,”“行拳练气”,“ 虚静求心”、“以心行气”,要求“以一念代万念”“以念制念”等可以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处而相守不离,借以排除胡思乱想的杂念,逐渐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正是在这种调身、调息及基本安静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或存放在预前已设定好的“目标”上,这个目标是一套既定的“程序”,通过运用这种有序化意念思维的“正念”,来不断排除杂乱无章、胡思乱想的“杂念”,以达到练功要求和目的。而且,随着功法练习的熟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动作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呼吸也趋于自然,心神也随着越来越恬淡,逐渐达到“神形相合,气寓其中”,“意动形随,神形兼备”的练功要求。

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就是这样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基础,使心理状态与健身功法的养气合神统一起来,实现对心理的调节作用。因此大学生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功法,能祛除杂念,心平气和,乐观豁达,胸怀坦荡,长期锻炼,能达到自我调节,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本文的调查也发现,体育养生锻炼对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不稳等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3.3 坚持体育养生锻炼,能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改善社会关系亚健康状态

现代大学生生活、学习节奏加快,这使得有些学生没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表现出心情紧张,情绪急躁,感情容易冲动等状况。他们往往会减缩社会活动,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许多阻碍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比如:自我保护意识过强,表现出封闭心理;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造成人际心理隔阂;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心理,害怕与人接触;孤芳自赏,不愿与他人为伍,表现出孤僻心理; 对自己估计过高,盛气凌人,影响人际关系;嫉妒心理较强,对别人的成绩、长处心怀不满,在行为上冷潮热讽或采取不道德行为,严重妨碍了人际交往。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不仅讲究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自然,还讲究修身养性,情绪稳定,强调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注重思想集中,精神内守,摒除杂念,这非常有利于消除人的烦恼和缓解人内心的矛盾,使之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脾气改善、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有规律、注意力集中、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通过体育养生功法的锻炼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学习,在修身养性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形成适度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使其在社会交往中寻求一种和谐的方式,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

4 结论

传统体育养生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大学生应多多练习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术等传统法体育养生运动,以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进而提高自身生理与心理健康水平。

[1] 陆燕.研究生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课余锻炼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王惠.大学生体力活动与亚健康状态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3] 张鹏.长春高校2013年毕业生健康现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章璐璐.太极拳运动对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价值的研究 [J].搏击 .武术科学,2011(8).

[5] 齐燕.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8).

G804.3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7.06.026

2017-11-10

陈佩辉(1971— ),女,广东潮州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亚健康功法太极拳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空劲气功概况(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