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2018-01-09 09:12陈婷婷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

陈婷婷

【摘 要】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论述KAS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内容包括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设施水平、大力引进校外行业专家充实实践教师队伍、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强化专业竞赛效能、毕业实习等,并从制度保障、管理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构建合理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KAS模式 应用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71-03

KAS模式源于美国职业培训的技能培养体系。其中K(Knowledge,知识)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A(Ability,能力)指从事某项工作所需的一般能力,如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S(Skill,职业技能)指运用专业工具和手段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工作技能、经验。教育部发布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里指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外向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是培养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依托基础。实践体系建设的质量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背景

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04建立以来,一直以重点专业进行打造。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与建设,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明确了自身定位和专业发展特色,其主要以面向广西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发展、中国—东盟经济贸易需求和桂台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需要,依据学校“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以“国际经济、贸易交流、投资合作”为主的专业课程,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特长+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家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外向型专门人才,突出“懂经贸、会外语、善交流、有诚信、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围绕学校定位及专业发展需要,广西外国语学院一直致力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建设质量仍有待提高与改善。为此,广西外国语学院结合专业建设、合格评估要求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和改革效果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目标

本课题运用KAS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型、外向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指导,对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列改革,最终形成“课程实践、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内容

1.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修订完善人才方案是改革的第一步,学院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封闭式讨论修改,最终在教学计划上对实践课程做出大幅修改。修改后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团队合作实践训练”“国际商务函电模拟实践”“国际商务单证模拟实践”“进出口报关模拟实践”“进出口报检模拟实践”“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践”“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践”“国际货运代理模拟实践”“经济管理综合实践”“在桂台资企业经营考察实践”“中国—東盟边境贸易考察实践”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保证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25%以上。其中将“在桂台资企业经营考察实践”和“中国—东盟边境贸易考察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的常规实践教学,体现了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桂台经贸合作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特色。实践教学在研究与探索中稳步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教学设施水平,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办学水平,广西外国语学院加大教学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中国—东盟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VR情景教学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经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室、企业运营沙盘模拟实验室。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验室进行升级,实验室配置的教学软件除了南京世格的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还增加了亿学跨境电子商务实战教学平台、报关报检实践教学软件等。目标做到实践教学课程必须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确保实践效果。

3.大力引进校外行业专家充实实践教师队伍。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改革建设方面,本专业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法来充实实践教师队伍,提升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学院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到一线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在实际工作业务中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大力引进具有外经贸工作实践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台湾高等院校具有外经外贸实践教学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来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等,充实本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4.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努力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训教学软件开展“国际商务函电模拟实践”“国际商务单证模拟实践”“国际市场营销模拟实践”“进出口通关模拟实践”“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践”“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践”等课程的实践模拟教学,建设了《国际贸易实务》移动微课堂和《东盟商务与投资概论》慕课,实现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信息化和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改变。

在校外实践基地的使用上,采用校企共建方式进行密切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点打造三个能为广西外国语学院提供大量的进出口业务、报关报检、国际运输物流实习实践机会的校外实践基地,分别是南宁嘉里物流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升龙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广西昆仑集团等实践基地。并与广东金海燕进出口有限公司、南宁嘉里物流有限公司开展了以单证制作、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订单班合作。现已有两个年级的近50名学生在基地实践学习。此外,学院还组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赴南宁保税区、中越边境凭祥浦寨国际商贸城、友谊关口岸、龙州口岸、钦州港和钦州保税港区、防城港等港口及台商明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台湾禹昌国际集团南宁欣昌新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伟航集运(深圳)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南宁市江南区台湾花卉产业园等外贸和台资企业进行调研考察学习,真正实现学生与外贸行业的零距离接触,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5.强化专业竞赛效能,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专业竞赛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本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以来,将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技能大赛纳入常规工作计划。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广西教育厅主办的国际贸易技能大赛、跨境电商创业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通过比赛与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等方面改革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6.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实践环节。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毕业实践设置在第四学年的最后学期,学生主要流动方向为学校与企业合作订单班的企业单位、学校对接企业、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及学生自主创业等,最大限度确保学生对口实习实践。此外,学校定期追踪学生毕业实习动态,教师定期访问学生实习单位,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效果

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形成了“课程实践、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逐渐多样化,教学手段逐渐信息化,专业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本课题教师带领学生先后到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凭祥等地的台资企业考察,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用型人才模拟实习实训基地,带学生赴凭祥友谊关、凭祥浦寨中越边境贸易区进行实地考察。

学生获得外经贸单证专业证书、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初级证书、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从业人员岗位专业证书、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合格证书、高级商务秘书等多项专业或职业资格认证。

在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学生专业和外语应用能力得到加强,自2015年来以来,学生在各项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多类与专业相关的奖项。其中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获得团体赛一等奖3个、团体赛二等奖2个和团体赛三等奖1个,个人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30人;首届广西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优秀奖2项;首届广西“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1项。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存在的困难与解决措施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改革存在的困难

1.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虽有很大成效,但在教学管理制度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实践教学团队管理较为混乱,指导工作分工不明确,实践指导效率不高。

2.经费投入偏少,经费申请程序多、难度大。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生均不足百元,经费支持严重不足,经费申请难、程序多,导致学院在实践教学软件上只能择价购买,廉价的教学软件使得实践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指导经费的投入不足,也使得指导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指导实践教学、指导专业竞赛等实践活动存在怠工现象,无法调动实践教师积极性。

(二)构建合理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建立实践教学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实践教学规范执行。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保障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建设间竞争机制,深化管理体制。二是实施促进教师职业成长规划的积极措施,营造健康、和谐、积极进取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三是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力度,积极推行实践教学科研奖励激励制度。四是鼓励和支持教师走进社会和企业实践,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

2.管理保障。建立系列的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专业实践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实践项目和参与人员予以奖励。此外,成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验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使它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改革教学模式的主要平台,使得实践教学课程和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环节能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72页)安排方面的压力,还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3.经费保障。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体系建设必须有足额的经费建设作为经济保障基础。对体系运行的经费投入做到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确保专业实践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专业实践建设提出的年度建设任务和目标落实情况,将经费配备到各个教学团队来落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刘亮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7)

[2]刘培青.KAS模式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多维度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袁媛.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7)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课题“KAS模式下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改革的研究”(2016JGB437)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
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校政企多向嵌入合作应用型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