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一年的课程学生要在9-10个月内完成,还要进行中考备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课程目标的落实在课堂,课堂质量的好坏要检测。因此实施科学合理的达标检测才能更好地评价教学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做了如下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该理论指出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当堂测评是科学的、必要的,当堂测评是符合斯金纳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是能让知识能力得到强化且课堂高效的关键环节。我主要做了如下研究:以课标为基准,利用教材内容作为素材,编制当堂达标测评试题,收集、汇总当堂达标测评的测评后资料收集与反馈方式汇总,并应用测评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评。研究中通过收集资料、听评课观摩、参考文献,研究如何使初中当堂测评环节高效方式,且不断反思和总结使初中当堂测评环节实施效果,初步研究出初中化学当堂达标检测环节操作的策略。
一、 提纲编制及试题的编制
1.当堂达标测评题设置编制原则
达标测评试题的设置,在备课时先依据学生学情、教学时间和章节内容合理划分课时并在每课时中设计当堂达标检测环节,在备课时结合课标及考改方向充分做准备,并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启蒙阶段,学完化学以后学生应该具备未来的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2)典型性:选择体现知识和具有学科思想的题目;
(3)层次性:设计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设置题目要有层次性满足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存在差异的学生;
(4)迁移性:设置题目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上,学生尝试从化学的角度去初步认识物质,并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质疑提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2.提纲编制
① 達标检测内容研究:编制当堂达标检测试题提纲
② 达标检测形式研究:试题的编制与设置
题型分类:选择、填空、简答、操作、推断、阅读等。
题量设置
新授课,选择2-5道,填空1-2道/简答1道/操作1-2道
复习课,综合题1道,大致有5-8个空,多角度考查知识点。
复习课题型设计 单元复习课知识专题课题型专题课 选择、填空、科学探究、简答、推断、图像
3 .试题的编制
当堂检测试题内容:选择依据课标中学习目标水平转化对应目标检测。依照上述提纲,设计合适题型题量。
二、检测操作环节研究
★达标检测形式如下:问答式笔答、听写、测试小纸条、操作
★当堂测评检测的管理、反馈方法,设计操作程序如下:
★反馈方式(个性化展示)
客观题:翻牌、举牌、举手指、手机软件
主观题:a.出示答案——同桌互批(换、批)——报错题
b.出示答案——小组内组长批(收、批、)——报错题(报、发)
c.出示答案——组间互批(收、换、散、批、报)——报错题(报、还)。
d.当堂给小组长批阅,组长给组员批,报
★评价与跟进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桌互评、小组长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
◆反馈后纠错方法:
a.新授课个别人的问题组内解决
b.大多数人问题组间交流或教师讲解
c.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完善教学设计,布置课下强化内容,并制定下节课课前检测内容。
d.当堂组员修改并组长检查
e.分小组竞赛评比,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抽查或组间互查。
在研究中分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明确勾勒出人的遗忘规律,通常人在19分钟就遗忘掉40%,大约一节课时间学完后只有40%记忆,发现在63分钟时人会将所学知识遗忘掉60%,剩余40%,而且时间越长遗忘速度越慢。若不及时补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就会由于负积累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安排在课结束前5-10分钟进行检测巩固有理论依据。因此,一节课45分钟计算,当堂达标检测在大约30分钟时检测必做,且作为一节课评价的硬性指标。
总之,当堂达标的检测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2]克拉克·赫尔.《行为原理》1943年.
作者简介:史学慧,化学教师,中教一级,山西省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能手,太原市教学能手,太原市高水平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