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良
摘 要 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系统建设,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同样享受到优质、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争取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本文通过对广东民族地区民族特色的医疗体系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试图对发展广东民族地区的医疗体系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 民族特色 医疗体系 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3个自治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尤显落后,仍存在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三个自治县的基层医疗系统建设,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同样享受到优质、实惠、方便、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争取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现在连南、连山、乳源三县县级医疗机构有15间,镇级卫生院23间,厂矿医院3间。连南在职卫生技术人员521人,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05人,师级职称138人;连山在职卫生技术人员343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78人,师级职称118人;乳源在职卫生技术人员601人,其中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110人。连南县人民医院和乳源县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连山县人民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三县每村均设有农村卫生站。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关心支持下,三个自治县县级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县级人民医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分析其縣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实际,总体上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医疗诊断设备残旧落伍,应急救治体系、传染病防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基层医疗服务有待提高。一是妇幼保健工作急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群众因经济原因不愿意把生育补贴用于产检,无法完成卫生部要求的产检项目。产检项目完成率均不到50%。二是医院硬件设施有待加强。三个自治县都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产生负债,而医疗设备急需更新换代。大部分医院、卫生院的救护车和部分医疗设备已“超期服役”,急救设备更是缺乏,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紧急医疗救援需求。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整体素质偏低。连山县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占23.8%,连南县占20.5%,乳源占18%。高级职称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几乎没有,高技术人才的缺乏及整体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四是民族医药特色专科开发不足。三个自治县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能满足多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蕴藏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多年来,连南县中医院建立了多种中医药专科,瑶医疗法5种;收集到秘方、验方200多条。很多中草药制剂用于临床并取得疗效。但是由于缺乏扶持政策、开发资金、专业科技人才,这些专科都没有得到有效长足发展。
打造广东民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县级医疗体系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需与当地实际的财政状况相符合。现就对我省民族地区县级医疗卫生体系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1)要增加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专项经费,并拨出专款帮助民族地区解决历史欠债问题。截止目前为止,连南县级医院欠债700多万,连山欠债1600万,乳源欠债4000多万,已严重影响当地医院的正常运转,对此,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意见很大。建议有关部门争取财政拨出专款帮助民族地区解决历史问题。(2)要加强民族地区县、镇、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3个自治县的三级卫生体系仍相对落后,未形成梯度医疗格局,三级转诊制度也没有很好执行,医疗分工协作机制仍不健全。因此,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民族地区整合完善县镇村三级医疗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镇卫生服务网络及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要因地制宜,培养发展后劲。重点发展县级人民医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对口帮扶考核机制。通过制订相关制度,帮助民族地区与有关高等院校以及医疗机构建立相对固定的协作机制,透过定期培训、进修学习、专家指导等形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4)要整合资源,提高整体水平。进一步整合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医院的资源,形成合力。“三院”重组使得中西医能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医疗运行成本,又优化了结构,提高了综合能力,达到资源共享。(5)要发展民族医药,走特色发展之路。挖掘民族医药资源,做强民族医药特色专科。开发民族医药产业,形成产业链。民族地区发展当地民族医药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民族医药种植产业化对保护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民族医药材的培育种植、开发研究、验方收集整理、治疗应用等整个链条的扶持。
综上所述,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让民族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包括民族地区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加强民生建设,建设幸福广东的题中应有之义,值得引起各方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石秀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苏保忠.中国农村医疗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