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摘 要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具有层次性和多方面,中职中专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既能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人的就业需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中专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弱,班主任老师对其起着引导和管理的作用。班主任来时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本文从目前中专班级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提升策略,以期对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对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专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中专的职业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发挥着管理、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学生成长的健康与否。由于中专生年龄结构偏小,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而文化课成绩又不够理想,班主任在管理中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也会面临一定的挫折。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做好准备,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明确自身应该做的,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制定班级管理的对策措施,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中专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存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主要工作方向是对中专生进行教育,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的价值观鱼龙混杂,对学生的影响颇深。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有了更重要的意义,不仅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积极帮助,更要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中专生正处于特殊的逆反期阶段,对老师和家长都有很大的戒备心理甚至是逆反心理,因此,对中专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1.1班级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由于中专生所在学校普遍存在老师资源不足的现象,一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多,而班主任老师只有一个,甚至是几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老师,那么老师面临的工作任务量就比较巨大,一个老师管理众多的学生,难免会时间和精力不足,难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具体表现在老师对于学生不够了解,在一些评优评先中,难以保证绝对的公平,学生出现怨言和意见的情况时有出现,另外班级同学中的矛盾老师不清楚不了解,小到互相不理不睬,大到甚至出现一些打架斗殴恶性事件,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时也给老师带来管理上的压力,这些都是目前在实践中出现的班级管理中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
1.2教师管理水平层次不齐
作为中专班主任老师,一般来说要具体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但是在实际中,很多中专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非常有限,难以满足班主任岗位的要求,中专老师自身水平有限又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学校也没有足够重视老师管理水平的培训,出现在实际中老师难以甚至管理岗位的要求,难以根据管理的经验去解决学生的问题,造成学生不服管教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老师自身的水平和素质密不可分。
1.3学生难以接受老师的管理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得情况,老师费劲精力去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但是学生不与老师配合,对老师的管理不服从甚至背地里搞破坏,这是由于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学生难以接受老师的管理模式,而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出现的问题,在实际中师生双方都是班级管理活动参与的主体,都要为班级发展贡献力量,并且要密切配合,只有老师的管理,没有学生的配合,班级工作就难以展开,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而双方要进行沟通和协调,采用双方都认可的模式进行管理,而不是老师掌握绝对的主导权,而学生又不听老师的管教,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既加大老师的管理难度,也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
2中专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原则
2.1全面了解学生心理
中专生的平均年龄正是处于青春期阶段,其带有青春期的明显特征,该年龄段的学生容易情绪混乱,敏感脆弱,特别是中专生普遍成绩较为不理想,中考失利之后选择中专学校,心理难免会有落差或者逆反情绪。作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其正值人生美好的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其次其个性特征鲜明,具有明显的青春期特征,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激动的情情绪,再次中专生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儿童时期的特点,考虑问题有所欠缺,做事莽撞。因此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遵循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工作原则,尽量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抽时间与其谈话聊天,从而了解其特点。
2.2转变传统观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一个孩子的最大期待就是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因此中专生一般由于成绩较差才选择接受中专教育,无论是社会还是其自身,都有些许的轻视,尤其是自身可能存在较强的自卑因素,容易自我放弃。作为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一定要改變传统观念,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技能的专业人才,不一定只有读书一条出路,让学生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身本领学号,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有立足之地。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使其树立信息,努力发展。
3中专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提升策略
3.1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中专学生从年龄特点来看,既不是小学生的天真无知,也不是成年人的懂事成熟,其处于青春期,敏感脆弱,却又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中专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必须与其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塑造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其自身意识到他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者与主人翁。例如在班级开展活动时多采用民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独立自主性,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向心力,从而便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也要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精神,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这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endprint
3.2组建一支优秀得力的班干队伍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除了班主任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班级的班干部团体,一支优秀得力、令人信服的班干部团体是发挥班级管理的有力力量。中专生由于数量较多,班主任时间和精力有限,也很难守在学生身边时刻进行监督,更难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思想,那么班干部团体这时就发挥出巨大的力量。由于班干部团体是由民主推选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说服力,是学生选出的代表自身的民主代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班干团体,通过对班干队伍的培养,进而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中专学生的学习不用于初中,初中生主要学习分科课程,掌握文化知识,而中专生是以学习技能为主,主要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班干部座谈会的形式,交流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心得,使得班干部各司其职,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和范围,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
3.3充分调动班级积极因素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管理某个人,而要管理整个班级全部的学生,既有听话的学生,也有相对顽皮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个性和兴趣爱好都不一样,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个性发展的程度也不一样,中专生这一群体相对来说整体的学习水平不是很高,也会比同龄人更加顽皮,但是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重视学习差的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系,并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特点发掘其潜能,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在后进生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时,要更多的给予他们鼓励,使其逐步从思想上开始转变,要求先进,从而逐步成长,由班级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班级的积极因素,从而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3.4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形成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对于班级管理来说,一味的管理与说教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班级集体活动也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种有力手段,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对班级活动加以重视。开展班级活动也不是随意的任性的开展,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计划,首先是少而精,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班级活动不每学期两到三次足以,但是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计划,达到活动所要的效果,不要随便盲目的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
其次是班主任要全程关注,活动不能全部都交给学生,班主任置身事外,这样学生感受不到班主任的关心,缺少参与感,要通过指导关注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去。再次班主任通过活动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通过活动计划的撰写,使得学生学会有计划的做事,通过协调配合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最后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度开展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会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4结束语
中专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和特点,其次根据自身班级的学生特点和班级特点,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规划,不仅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指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日常中,注意学生心态,发现心理问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甚至去看心理医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运用管理技巧,使得班级成为优秀的班集体,创造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 夏垚.對新形势下提高中专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究[J].好家长,2015(47).
[2] 宋晓飞.中专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8).
[3] 郭晶.中专班主任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8).
[4] 宓荣三.班级管理工作创新模式的探索[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S1).
[5] 孟正文,刘芳.试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6] 彭月娥,孟艳.网络谈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05).endprint